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是穆青于六十年代初在新闻刊物上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发表的。它指的不是某一类报道,而是所有的新闻作品。进入八十年代后,他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应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穆青在新闻采写理论中的这一创见,推动了全国新闻写作的改革,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新风。他以自己的作品标新领先,催生出一篇篇佳作。  相似文献   

2.
古人曾论作文“能废前法者乃为雄”。现今,新闻界正在提倡新闻写作要向自由的、松散的,不那么规格的散文形式发展。这种采用散文式结构的新闻写作技法,为有志于革新的记者,从实际出发,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写出别具一格的好新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散文式新闻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运笔如风,不拘成法;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看起来变幻无定,其实有一根意脉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散文?这一话题,目前文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我只是根据我本人几十年来读散文、写散文、译散文、评散文、编散文获得的体会,说说自己的观点,说说我的散文观。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题材广阔,结构灵活,表现手法多样,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可以兼而有之。 散文有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的区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狭义散文。“五四”以来,对这种狭义散文,有不同的称谓,如散文小品、美文、絮语散文、文学散文、纯文学散文、艺术散文等。因为这种文学小品充溢着作者的情感,故我常…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它的特点是亲切随便,朴素自然。它像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我国古代名家谈到散文时,常用水来作比喻。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时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遇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用水来比喻散文的自由,真是再确切不过了。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就是笔法上的解放,不必那么严谨、拘束。鲁迅说:散文的写法“大可以随便”,有点“破绽”也不妨。这是很有独创的见地。 但文体无论…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散文尤其需要锤炼语言。最好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要反复掂量,仔细打磨,精心熔铸。要像老农挑选良种那样,小心选择。“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散文没有文采,不讲究语言,很难说它是艺术品。写作时切忌用熟语、套语、新闻语言。老套子、现成语言是散文创作的大敌。独特的感受要用独特的语言、独特的句式、独特的语势来表达,才能有独特的效果。我们看冰心九十岁以后的作品,于清新柔美之中增添了一股刚健方正之气。她的散文越来越短,用简约的语言表达精炼的思想,光芒四射。像她只有几百字的《我的家在哪里》、《霞…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9日,《皖江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用散文笔法采写的新闻《寻找李之仪》,打响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新闻由于事实的局限,和散文比起来,显得沉重和呆板,可读性差.那么可不可以借鉴散文笔法写新闻呢?穆青同志早在他的《新闻工作散记》中就要求新闻记者这样做.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  相似文献   

8.
散文要以极高的热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给予极大的关注。散文要有“我”,要独特写,要写“独特”。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读到刘白羽的名字,是在60年代初。《樱花》、《金黛莱》、《红玛瑙》、《长江三日》……喜欢散文的我,一下子被一种惊喜镇住了。尤其是《长江三日》,每一遍读下来,都有醍醐灌顶、大醉酩酊的感觉。高中的时候,它是我们的课文;大学的时候,又收入必修的现代文学教材,使我有着常饮甘醪的机会。那时,公认的散文三大家是:刘白  相似文献   

10.
写人要写心     
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但写人,更应多写人物的内心,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这一点,写出让读者喜欢的新闻作品?人民日报已离休的高级记者刘衡同志,用她亲身的经历和新闻采写实践,介绍了她的感悟。 我在新闻写作中,比较注意写“人”。在写工作通讯时是这样,在写人物通讯时更是如此。 记者所报道的任何一种工作,对读者来说,外行都占大多数。因此,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容易讨好,对大多数读者也没什么教育意义。但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在记事的同时,如果能写出人物的活动、思想、感情,情况就两样了。我写的一些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11.
这篇特写并不长,但是无论从写物——关帝庙,到写人——管理关帝庙的负责人,都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读了这篇特写后,人们眼前似乎流动着关帝庙的四时美景,又感受到关帝庙管理人员的亲切、热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此稿既写物,又写人。写人,烘托出关帝庙特有的价值和美;写物,又衬托出人的精神面貌。景美,人的心灵也美。有不少特写是正面叙述,也有的是正面叙述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而这篇特写纯粹是侧面  相似文献   

12.
拍照片:从记录孩子成长开始 27年前一个深秋的夜晚,"小王子"诞生. 我为他拍下第一幅照片,是裸照.这裸照不轻易示人,至今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我为"小王子"拍照,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孩子的脸是最天真的,他的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每次带"小王子"逛过公园,拍过照片,跨上自行车往回骑的时候,都要问问他的感受:今天玩得开心不开心啊?他有时说开心,有时直接就说:不开心!  相似文献   

13.
絮语     
正2010年,大学毕业的我考研失利,与一直向往的名校失之交臂。就这样,我抓住了当年安徽出版集团报名招考的尾巴。笔试,面试,一直到被分进安徽少儿社的对外合作部,面试我的女士保持着迷人的微笑向我介绍了我社对外合作部的人员构成:一位主任——她自己,一位前辈老师,一个新成员——我。这厢心里默默吐槽真是个微型部门啊,那边主任竖起一根纤细的手指: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我们部门的工作可不轻松哦。来不及细想她闪烁的镜片后  相似文献   

14.
絮语     
芮嘉 《出版参考》2014,(18):14-16
2010年,大学毕业的我考研失利,与一直向往的名校失之交臂.就这样,我抓住了当年安徽出版集团报名招考的尾巴.笔试,面试,一直到被分进安徽少儿社的对外合作部,面试我的女士保持着迷人的微笑向我介绍了我社对外合作部的人员构成:一位主任——她自己,一位前辈老师,一个新成员——我.这厢心里默默吐槽真是个微型部门啊,那边主任竖起一根纤细的手指: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我们部门的工作可不轻松哦.  相似文献   

15.
好的新闻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能给人以震撼、启迪、愉悦;呆板的新闻却让人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如何将新闻写“活”。特别是将一些题材重大的新闻或时政报道处理得生动活泼?在这方面.《南阳晚报》近年来作了有益的尝试,即将散文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中,使新闻语言富于文采,给人以美感,从而深深地打动读者,让读者可以饶有兴趣地持续阅读下去。  相似文献   

16.
写人八法     
年来采访和编辑《浙江儿女》专栏的文章多了些,因此对如何写好人物通讯有一些想法和体会。借用写毛笔字有“永字八法”之说,杜撰《写人八法》这样一个题目。写人手法可以有多种多样,不一定就是这里所讲的八法,也肯定不止这里所讲的八法。即兴所撰,正好八条,无非与同行切磋而已。 八法第一是“品”,说白了,就是写人物通讯,首要一条,是要采访思想政治品格高尚的人,并用我们的笔,把他们的崇高品德予以宣传弘扬。我省18家新闻单位联手开辟的《浙江儿女》专栏,是以宣传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弘扬“同心干九五,奔向新世纪”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18.
去年9月中旬,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新华社报道组由副总编闵凡路带领,同其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起,在张家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访问了工厂、农村、商场、学校、居民小区等20多个基层单位近百位干部、群众,采写了《文明旗飘张家港》、《张家港人的追求》、《新风新貌新港城》、《秦振华和他的内心世界》、《张家港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张家港的下一步棋》、《张家港,坦然面对非议》等十多篇文字稿,拍摄了几十张新闻图片,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张家港崭新的文明风貌。 写人写变写精神 我们把张家港的成绩进行历史纵向的比较,发现张家港的腾飞仅仅是1992年以来的事情。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这几年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原因是人的精神面貌变了。我们又把张家港的变化同周围县、市进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9.
舍哈拉查德每天都从一个人的生平开始讲起,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多舛,于是有了《一千零一夜》。记者写新闻.报道的是大千世界、世情百态.笔下同样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