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会得出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不会导电”、“碳棒及铜丝等金属会导电”,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导电”到“不容易导电”,从而得出“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这表面上看来是语言上的一种变化,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变化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铜丝、铝丝、碳棒等物体能导电,橡胶、塑料、玻璃棒物体不能导电”的结论,从而建立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当教师指出:描述“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时,要用“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来描述,而不能用“能导电”和“不能导电”来描述,许多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目的要求本课教学的目的要求是: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性能和它们的用途;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学生通过做课本中提供的“检验物体导电能力”的实验,比较容易建立“导体、绝缘体”的初步概念,但对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却不易理解。因此,设计一个“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的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从实验观察中认识到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第三节“导体与绝缘体”(p.126)中阐述了导体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好的绝缘体;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例如,如果用一根干木棒把图7—8中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会看到干木棒不导电。把这个木棒弄潮,会看到干木棒导电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 15章第 4节 .[教学目标 ]( 1)知道什么是导体或绝缘体 ,能说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 2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仅仅是导电能力的不同 ;(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 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得出结论”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 5)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教学器材 ]课本图 15- 2 0实验器具每桌一套 ;棉线…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以《导体与绝缘体》为例,“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笔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却鼓励学生发现,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新一轮的学习研究。碑文以《导体与绝缘体》为例,谈谈对科学课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导体和绝缘体》中,有“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一句话,这在教学中是个难点。通过多次教学,学生都是用几节干电池,几根导线和一只小电珠来做这个实验,可小电珠不亮,看不出它们有导电的现象。这是因为上述三种物体的电阻比金属大得多,通过灯泡的电流只有几十至几百微安,所以小灯泡不亮,从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上述三种物体不是导体,是绝缘体。可书上又明明写着它们都是导体。对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制作了检测装置,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8.
第六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说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而不是绝对不导电。比如,干木头一般是绝缘体,如果在空气中潮湿了就会变成导体。为使学生相信这一结论,我做了如下三次实验。 实验一,将正在生长发育的杨柳树枝条折下一小段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该节内容在向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明确指出了两点:一是“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二是“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点知识的理解,教材特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演示实验———玻璃在高温下也能导电。其实验演示电路如图1(甲)(乙)所示。甲: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小灯泡不亮。乙: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小灯泡发光。图11…  相似文献   

10.
右图是教材中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演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相似文献   

11.
何新胜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3):43-43,46
“玻璃导电”实验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二册第四章“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图4—12的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材《自然》教学大纲提出:《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在学生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后,教会学生辩认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用简单电路检验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教学目的。我在教该课时,修改了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把这堂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以...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93年第10期在“自然实验”中刊出了林春富老师的“《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教学建议”一文,我读后进行了反复斟酌和实验,但实验效果不明显,我是这样进行这个实验的。 1.用低压电源,演示大型电表的检流计,二个鱼夹组成检流器。将低压电源旋至8V档,先把两个鱼夹碰到一起,电流计指针偏转后,让一名学生两手捏住鱼夹金属部分,电流计指针也偏转,说明人体是导体。  相似文献   

14.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灵武市中北小学王文■灵武市教研室甘德家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以及它们的应用。2.使学生学会做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对...  相似文献   

15.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学指导—初三上分册》(99— 5 )第 6 8页有这样一道题目 :关于导体、绝缘体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凡是金属都是导体 ,凡是非金属都是绝缘体B、导体和绝缘体都是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不论什么条件 ,都不会发生相互转化C、空气是绝缘体 ,但潮湿的空气是导体D、因为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所以绝缘体不是重要的电工材料该书给出的参考答案是 (C)。据笔者了解 ,此题最早出现在辽宁教育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学习指导与测试》一书 ,书中该题的选项 (C)表达为“空气是绝缘…  相似文献   

16.
物质的导电性能是物质重要的特性之一,在初三物理《导体和绝缘体》中要求学生知道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并知道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我在几年的教学中自制了一种简单的物质导电性能测试仪。  相似文献   

17.
在四年级科学课《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教学时,我让同学们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周围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告诉同学们:能接亮小灯泡的物体,说明它容易导电,是导体;不能接亮小灯泡的物体,说明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同学们通过实验,很  相似文献   

18.
李建荣 《科学课》2008,(4):58-59
一、设计思路《导体和绝缘体》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对电及简单电路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导体、绝缘体的特性;难点是学生对大地、水、人体是导体的理解。教学中,重点容易把握。教师往往利用最简单的电路作鉴别物体是导体或绝缘体的测试器(如图1)。让学生对多种材料一一测试,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册《物理》第四章第四节“导体和绝缘体”中,图4-12的演示实验,如图1,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相似文献   

20.
我教《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有一教学环节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判断一些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第一班教学时,我按教材安排,课前为学生准备联接好的电路,学生实验时,只需将物体往检验座上一放,小电珠亮了,说明是导体,不亮则为绝缘体。学生按教师要求很快就完成了。实验记录表也准确地填好了。学生无需动多少脑筋,兴趣分明也不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