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大众》2010,(1):25-25
青蛙在深秋时节.会躲进土里去冬眠。那么.青蛙在冬季吃些什么食物呢?  相似文献   

2.
刘章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244-244,243
混凝土、钢筋砼工程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按冬季施工措施进行安排。当昼夜连续10天以上平均气温在-3℃以下,路基施工按冬季施工进行。当昼夜平均气温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按冬季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东西。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博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相似文献   

4.
暖冬是个气候概念,大庆市指的是冬季各个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平均状况而言,不是某一个月某一个10天;若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历年明显偏高2℃以上,就叫“暖冬”。1,大庆市冬季气候变暖趋势近些年,入冬以来,大庆市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同时频繁南下活动的几股冷空气强度都不大强,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减弱,持续明显的暖冬。分析评估表明,近50年来大庆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增长率为0.6℃/10年,冬季呈显著变暖趋势,自1988年以来,出现6个大范围的暖冬,线性拟合增长率为1.26℃/10年,目前暖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偏暖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  相似文献   

7.
    
1、生活习性 鳖是水陆两栖动物,以水栖为主。鳖是变温动物,活动能力和栖息场所受温度影响,在10℃~14℃以下时入冬眠,具有三喜三怕的特征,即喜阳怕光、喜静怕惊、喜净怕脏,天气睛朗时鳖喜欢上岸进行日光浴。  相似文献   

8.
牛蛙原产北美,是蛙类中仅次于非洲林溪蛙的大型食用蛙,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的营养非常丰富,味道鲜美,备受人们的喜爱。牛蛙养殖最早是19世纪末在美国东部及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的,目前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牛蛙养殖始于30年代。 1962年我国又从古巴引进一批牛蛙,分别放养于云南、广东、湖南、浙江、天津、上海等地,经过20~30年的繁殖与驯化,牛蛙已完  相似文献   

9.
潘毅  秦伟 《科技通报》1992,8(1):20-26
本文从传热学角度研究、分析幼蛇冬眠的热工环境,利用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将冬季室外气温较大幅度的波动衰减至波动平缓、符合幼蛇生理需要的室内温度.引用线性控制系统的空间状态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和优化设计,建立一个无能耗的人工模拟的最佳幼蛇越冬环境,最后用试验和实测的方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奉安 《百科知识》2011,(23):25-26
每当冬临大地,曾经喧闹的小河就会封冻,不少动物开始冬眠,鲜花也会枯萎,彩色的世界转眼一片沉寂。冬季没有其他季节的诱惑力大,浅薄的人觉得它冷面呆板、肃杀单调;冬季没有浮华的躁动,平庸的人悟不出它冰冷背后的深刻与激情。然而,腊梅在大雪纷飞、万簌俱寂中微笑粲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猪粪来养殖蝇蛆,不但减轻了猪粪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蝇蛆的干物质含蛋白质55%~62%,含脂肪10%~13%,并含有16种氨基酸,营养成分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秘鲁鱼粉,是一种高蛋白(含各种氨基酸,且比例适宜)的饲料。蝇蛆粉料不但可完全代替鱼粉,而且在混合饲料中掺进适量的活体饲料,喂养虾、塘虱、牛蛙、蛇等,生长明显加快,增产显著。蝇蛆也可烘干后作为饲料,蝇蛹羽化后脱下的外壳还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产奶量、乳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料饲养管理等抗热应激的措施。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遭受热应激的情况下,奶牛的产奶量常常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7~8月份分娩的奶牛产奶量要比12~1月低25~38%。冬季分娩的奶牛,80%的峰值产奶量的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而夏季只有64%峰值产奶量能持续6个月。高温高湿环境导致奶牛群生产水平大幅下滑。环境温度10.O℃,产奶量为100%,15.6℃时产奶量为98.4%,350c时,产奶量为42%。  相似文献   

13.
1.养殖池巴西翠龟养殖池建设与乌龟池建设相似,选择水源方便、光照条件好、安静的地方建造。面积因养殖规模而异,从一个平方米到几十个平方米。 2.放养体重50克以下的巴西翠龟,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体重50~200克的幼龟,可按每平方米10~30只放养;200克以上的个体,可按每平方米10~  相似文献   

14.
<正>青蛙在深秋时节,会躲进土里去冬眠。那么,青蛙在冬季吃些什么食物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 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8,(11):58-61
立冬与养生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的11月8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气象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养生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果农,发展油桃应注意以下5点: 一、气候条件要适宜油桃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一般来说,只要有桃树栽培的地区均可栽培。通常生长期平均气温在10~18℃,平均气温在 24~26℃,最有利于油桃生长结果,并且果实产量高,品质优良。油桃耐寒性较强,一般品种可耐冬季零下22℃低温。但是,耐冬季绝对低温的品种,不一定适应早春的变温。在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生长季节热量不足及早春变温, 限制着油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藏山南地区6个测站1980-2018年近40年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及日温差资料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40年山南地区6个测站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均呈线性上升趋势,但日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明显高于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趋势变化率为0.479℃/10a,日最低气温趋势变化率为0.334℃/10a;日最高气温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升幅不同,冬季日最高气温升幅最快为0.761℃/10a,其次是春季和夏季,而秋季日最高气温变化较缓慢为0.268℃/10a,日最低气温也是冬季升副最明显,为0.428℃/10a,其次是春季和夏季,而秋季日最低气温变化缓慢为0.239℃/10a;山南地区年平均日较差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即每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值越来越大;40年来日最高气温春夏秋冬四季均是南部地区的错那升温最显著,日最低气温西部浪卡子升温最显著,隆子站日最低气温升温缓慢,秋季和冬季还有些降温趋势,但不显著;山南地区日最高气温具有明显的8a振荡周期,日最低气温存在着准4a的振动周期。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1.树蛙之所以能营树栖生活.主要是因为其_。 ①指、趾末端有吸盘②腹部有吸盘③能分泌粘液 2.在下列几种蛇中._为无毒蛇 ①金环蛇②火赤链③腹蛇④竹叶青⑤青环海蛇 3.扬子鳄在鳄鱼中是比较耐寒的温带动物,有冬眠习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使扬子鳄能顺利度过冬眠期,除湿度要求外,主要还必需提供适宜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_, ①一5一0℃②O一5℃③5一10℃④1Q一15℃ 4,鸵鸟是鸟类中最大的鸟,它的卵重约比鸡蛋大.倍 ①10②20③30④60 5.鸵鸟每窝产卵通常为12~15枚,最多可达3。枚左右,孵卵主要是由_…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05,(7):57-57
此种方法可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将其唤醒,它表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学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