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民 《物理教师》2014,(10):65-66
本文分析了绳子绕在圆柱上,绳对圆柱的压力与绳自由端拉力、圆柱截面半径的关系;分析了绕绳对圆柱的摩擦力与绳两自由端拉力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3.
本刊1993年第12期刊登了《动滑轮的画法应符合实际》一文,这里,我想同作者商榷,以利共同提高. 原题如下:利用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将重物G匀速提升h高度,滑轮重力、摩擦力都不计,在提升重物过程中,第一次使绳夹角θ_1保持不变,第二次使绳夹角为θ_2,θ_2>θ_1,并且仍保持不变,则第二次拉力做的功: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2D..用运三动的根物轻体绳可将能质受到静摩擦力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23mg,21mgB.21mg,23mgC.43mg,21mgD.21mg,43mg有一3小.水滑平轮横B梁,一的轻一绳端的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m/s2)A.50NB.503N4…  相似文献   

5.
一、确定滑轮组绕绳股数的方法1.遮盖法如图1、2,按图示方法将方框中定滑轮部分全部遮盖,那么所有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头数就是绳的股数n(图1中n=2,图2中n=3).2.计算法a.重物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为h,绳端移动距离为s.则n=s/hb.设动滑轮承担绳子的股数是n,动滑轮总重为G动,被提升重物为G,绳端拉力为F,则:n=(G+G动)/F(n取只入不舍的整数值,不考虑摩擦)c.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被提升重物重为G,绳端拉力F,则:n=G/(Fη)d.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前进,重物前进时所受摩擦阻力为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绳端拉力为F,则:n=f/(Fη)二、滑轮组装…  相似文献   

6.
例1 如图1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绳长为OA的两倍.滑轮的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研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不计,求平衡时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相似文献   

7.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 ,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 ,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 ,组装滑轮组 ,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1、理想情况 (即不考虑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 ;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GF ,其中G为物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欧拉,确定了摩擦力跟绳索绕在桩子上的圈数之问的关系:F=fe^k2。在这个公式中,f代表我们所用的拉力,F代表我们所要对抗的力,e=2.718……,k代表绳和桩子之间的摩擦系数,2代表绕转角。摩擦力增长规律是:如果圈数按照算术级数加多,则摩擦力就按几何级数增长。这个公式被作为  相似文献   

9.
洪广民 《学子》2013,(4):33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摩擦力"这节内容时,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这节课我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人和马驹在冰面上滑倒的录像;然后在装满水的玻璃啤酒瓶外壁涂上肥皂水,让班上力气较大的学生用手握住瓶壁竖直提起酒瓶(学生不容易做到);再用细线拴住重物,让学生不打绳结,而将重物挂在木棍上。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在冰面上易滑倒?为什么涂上肥皂水的酒瓶不容易提起?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怎样判定提重物所用绳的段数? 一看绳绕过动滑轮的个数;二看绳的固定端连接方式. 1.若绳的固定端与动滑轮相连接,绕过N动个动滑轮,则提重物的绳段数为n=2N动 1段,是一奇数;反之,若提重物的绳段数为奇数,则绳固定端必与动滑轮相连接.  相似文献   

11.
八年级(理论部分) 1、半径为R的滑轮紧固在半径为r的圆柱体上,组成一个双层滑轮,安在轴O上(图1)。绳子的一端穿过滑轮系在墙壁上,绳子的另一端绕在圆柱上,垂下的绳子还绕过一只直径为D的滑轮,这个滑轮下面悬挂着质量为M的重物;由于D=R+r,因而下垂的那部分绳子在竖直方向。整个滑轮系统处于平衡,轴O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试求绳中A处的张力多大? 答:F_张=Mg/2(1-r/R)。  相似文献   

12.
吊车     
淀粉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的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升旗的时候利用滑轮把国旗升到旗杆顶部、我们上下楼乘坐的电梯、建筑工地上提升重物的吊车。今天我  相似文献   

13.
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图象的正确理解,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深入理解程度.由于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 s-t 图象和 v-t 图象,本文试图对其他图象所围面积进行讨论,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图象所围面积——功1.F-s 图象所围面积例1 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根伸长的均匀柔绳,绳的一端恰好位于桌面上的一小孔上,绳长为 l,质量为m.一根轻绳通过小孔与绳头连接,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开始时用手按着柔绳尾使它们保持静止,然后放开手让它们运动.设绳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绳尾滑到桌上的小孔时,绳和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解析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是线性变化的,如图1所示,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相似文献   

14.
本刊1993年第1期所刊《四川省第六届中学生力学竞赛(决赛)初中试题》中的第30题如下: 利用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将重物G匀速提升h高度,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都不计。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第一次使绳的夹角θ_1保持不变,第二次使绳的夹角为θ_2,θ_2>θ_1,并且仍保持不变,则第二次拉力所做的功: A.比第一次多。 B.比第一次少。 C.与第一次相同。 D.不能确定比第一次多还是少。  相似文献   

15.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组装滑轮组,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填空题1.5千克力=____牛顿;740毫米水银柱=____帕斯卡;54千米/小时=____米/秒;5马力=____千瓦=____瓦特。2.斜面长6米,高1.5米,不计摩擦力,沿斜面用____牛顿的拉力可将784牛顿的重物拉上去,但因有摩擦力存在,实际上需用245牛顿的拉力,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3.如图1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若不计滑轮重量与摩擦,在A端所用的拉力F是物体重量的____倍。如把重物提高2米,绳的自由端要拉过的距离为____米。4.如图2所示的管内装有水银,h为5厘米,在下列空格内填入各管内封闭端空气柱的压强(大气压强为76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7.
在简单机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问题.已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和机械效率,设计和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要解决这样的一类问题,关键是要会计算出绕过所需滑轮组动滑轮的绳子根数、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再按“偶定奇动”的绕绳方式,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具体的设计和绕制,可按以下的四个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验证了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大小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一上课,我就抛出了新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2004年下半年,湖南省部份省重点中学举行的联考中,有二道看似普通,却又渗透着命题者精心设置的陷井题,错误率奇高,值得人们品味深思,下面试举例说明之题1在水平天花板下可用绳AC和绳BC悬挂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是37°和53°,∠ACB=90°,如图1所示,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0N,重物质量过大时会使绳拉断.现挂上一个质量为14kg的重物后,(g=10m/s2,sin37°=0.6,cos37°=0.8)  相似文献   

20.
一说到科学,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数学、物理、天文等高科技。其实不然,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蕴藏着很多浅显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道理。别小看这些平凡的生活点滴,它们同样是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用聪慧的眼睛去发现科学,用灵巧的双手去触摸科学,用童贞的心灵去亲近科学。一、教学情境再现大胆猜想,作出假设:师: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有一块小木块,现在将它在桌面上移动,会产生摩擦力。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生:我觉得应该与木块的大小有关。木块与桌面接触的面积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木块与桌面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