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前我国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发展还刚起步,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十分缺乏。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实践,他们曾经遇到的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资金来源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诸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所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选择西方发达国家最有影响力的三座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案例,分析比较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运作手段,探索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之路,对我国的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建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工业遗址博物馆和工业企业博物馆两类博物馆为例,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博物馆的建设路径。在界定两类博物馆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在文化塑造方面的异同,讨论两类博物馆的工业文化塑造模式,以期为两类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北黄石市是解放后建立的新兴工业城市,现有城市人口475000人。1979至1984年,先后建立了“黄石市博物馆”、“大冶县博物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三座社会公共博物馆。这三个馆各具特色,黄石市博物馆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矿冶科技史专业博物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兴建的第三座古遗址博物馆,大冶县博物馆是地方志博物馆。这三座博物馆分别举办有“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文物陈列”、“铜  相似文献   

4.
遗址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学分类中的一个专业类型,在我国的历史还不算很长。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距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它象征着我国博物馆工作者在遗址博物馆这个专业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开始。我国三十多年的遗址博物馆工作实践证明,遗址博物馆不仅具有一般博物馆的某些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总结并研究这种个性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遗址博物馆的性质,弄清究竟什么是遗址物物馆,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建成后,我国遗址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究竟什么是遗址,什么是遗址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定义。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详细辨析了二者的异同,以期为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开展分类指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实践中,我国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应运而生。但对于这一类博物馆的筹建与运行,我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理论认识。如何提高工业遗产博物馆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质量,增加博物馆藏品数量,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我国工业遗产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工业遗产藏品的征集力度,设立全国指导工业遗产博物馆业务的专门机构,多渠道提高博物馆员工的专业能力,取消向企业征收工业遗产博物馆建筑房产税的不合理条款,并在财政上给予工业遗产博物馆适当的补贴,使我国工业遗产博物馆能稳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遗址博物馆区别于综合性博物馆和普通专题博物馆,有其独特的内涵属性与发展模式。虽然在我国出现较早,但对其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从我国历史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出发,通过案例对比与理论分析,探讨有关遗址博物馆的核心优势与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期我国遗址博物馆能尽快破解难题,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与近代天津口岸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华北地区出现两大类近代工业,即进口替代型工业与出口导向型工业。其中,地毯、榨油和制蛋等行业发展成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但近代华北地区出口导向型工业表现出相对发展迟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举世瞩目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上,划定了遗址保护区和兴建了我国第一座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这为我国博物馆的种类增添了新的内容。一、遗址的发现与发掘铜绿山座落在湖北省新兴工业城市黄石市境内的大冶湖畔。据县志记载铜绿山因“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而得名。古代曾为楚国辖区(熊渠王以后),北面和东面紧靠大冶湖,与长江水系相通,水陆交通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建立者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因传播教义所需,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亦随之而起。济南广智院是近代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其馆内的藏品与展览等让当时大批国人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新思想观念以及世界较为前沿性的新闻动向,为国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广智院针对不同群体施以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如此拓展了近代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为我国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博物馆萌芽于露天博物馆,并且和路旁博物馆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路旁博物馆的主要对象还是动物园、植物园等自然环境。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逐步重视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国家公园由原来以自然环境为中心转变为自然与历史环境为中心,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理念日益更新。20世纪50年代,遗址博物馆一词正式出现。我国也于1958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遗址博物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浅谈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专门以工业为主题、依托沈阳铁西区丰富的工业遗产而建立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保护与利用之间,其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明确的定位是关键。其次要加强工业遗产实体保护和保护性研究。可以从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编制保护规划、加强宣传工作、争取政府支持等方面开展保护工作,通过对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和再创造、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形成与工业遗址配套的体系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5.
徐玲 《中国博物馆》2011,(1):97-102
近代是西方博物馆观念在中国传播的一个特殊时期,传播者对西方博物馆公共、开放等核心观念的阐释,改变了中国古物的私有私藏模式,奠定了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引述国际博协2015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社会变革”,分析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变革社会表述的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勾勒出博物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四种模式,以补充国际博协概念之不足。综理归纳之后,文章强调之所以博物馆在中西方社会变革过程中会有不同作用,当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情境,作为他山之石的博物馆,实质上仍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整体性吸纳当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多年来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全面监测”共同作用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藏品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遗址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自然博物馆,能够真实地记录地球重大的生命演化事件。我国目前建立了很多以古生物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其重要的化石地点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对化石及其遗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化石的自然风化和有效保护等等。如何建设一个能展示地球生命辉煌历史、进行科普教育,又能有效地保护这些重大生命事件的化石记录的遗址博物馆,是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概念属于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元问题之一,关涉博物馆现象发生发展、博物馆形态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水平等诸多议题。近代国人博物馆概念的探讨,是在西方博物馆观念与中国收藏文化传统汇流、碰撞,在救亡图存的特殊时代主题下进行的。中西古今观念的杂糅在近代中国博物馆领域的表现就是博物馆形态的多样化。返回近代中国博物馆发生的历史语境,对多样化博物馆形态进行具体梳理,可以发现当时的博物馆概念具有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