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希腊"(Hellas)意即希腊人所居之地。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断无"希腊"之名。公元前3千纪末开始,一批批希腊人移居该地区并与此前定居此地的皮拉斯基人相互融合,开启了历经千余年希腊的扩大与皮拉斯基亚的缩小的进程。大约至古风时代之初,希腊的地理、语言、族群、文化内涵基本成型;此后数百年直至近代,虽然随着希腊人移居范围扩大,出现"大希腊"和"希腊世界"的说法,但作为文化、族群和地理意义上的"希腊",其内涵和范围已经不是问题。希腊被称为"格里西亚"(Graecia)源自于罗马人的讹误。历史上希腊地区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1822年希腊宣布独立之前确实不存在一个被称为"希腊"的国家,但不容否认的是,以希腊半岛为核心区域的"希腊"历史文化,始终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希腊文化滥觞于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希腊神话以其绚丽多姿、谱系分明的特点流传于世,并反映了希腊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在希腊人的精神信仰中,酒神“狄俄尼索斯”与日神“阿波罗”充分体现了希腊文化所包含的原欲与理性的精神以及两者的和谐统一。希腊精神的这种双重维度,既表达了希腊人的原始信仰与情怀,又孕育了希腊人积极入世、乐观向上的特点,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很久很久以前,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掀起了一场战争。战争持续了十年,希腊人多次攻打特洛伊城却始终没有攻占下来。希腊人既无法翻越城墙又不能击破城门。  相似文献   

4.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一个希腊的传说。它告诉我们,希腊人怎样攻陷特洛伊城。那是个古城,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境内。希腊士兵藏在一只大木马中。特洛伊人是希腊人的对手,他们以为木马是件礼物,把它拖进城里。由此,特洛伊城便落入希腊人手里。今天,如果某人被证实是敌国埋伏下来的间谍,我们就可以称他为特洛伊木马。  相似文献   

5.
罗马的起源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之中。起源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来源于希腊人的创造和罗马人自己的构建。希腊人把罗马的起源纳入希腊神话体系之中,虚构了罗马的希腊起源以及后来的特洛伊传奇;罗马人接受了希腊人的构建,但同时也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出发,对希腊人的创造进行了调整。通过把自己的起源纳入希腊神话体系,罗马确立了与希腊世界的联系;同时,通过强调属于特洛伊族裔,罗马保持了民族的独立性,确立了与罗马的政治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6.
木马屠城     
《现代语文》2004,(7):10-10
故事希腊企图攻下特洛伊城长达十年,然而特洛伊城坚固如昔,一点损伤也没有。希腊人明白必须想个秘密的方法进城,攻其不备,不然就必须承认失败。希腊将领奥德赛想出一计,他叫技术精良的木匠做了一匹大木马,木马是空心的,可以容纳很多人。接着,让其余的希腊军拔营开船,躲在附近特洛伊人看不到的岛外,让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放弃攻城,返乡去了。然后,奥德赛又安排一名口才极好、唱做俱佳的希腊人骗得特洛伊人不怀疑他,把女神雅典娜的礼物———大木马给拖进城里。一夜狂欢后,特洛伊城人人酣睡,木马的暗门悄悄打开,希腊军已经进入特洛伊城。他们开…  相似文献   

7.
城邦是希腊人的生活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希腊人依托城邦体制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且极富人性意味的文明。城邦的本质特征滋养着人文精神,城邦对公民的教化培育了公民的公共意识,城邦赋予了希腊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城邦制度是希腊人文精神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希腊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的战争,由于英国诗人拜伦的热心援助和亲临希腊,变成一个醒目的事件。事实上,希腊人寻求独立一事,恰恰抓住了奥斯曼帝国衰弱的大好时机;独立战争的胜利,并非由于希腊起义军的强大,而是欧洲大国直接干预的结果。英、法、俄三国派军打败奥斯曼政府和埃及的军队,其出发点是各自的利益盘算,而非"与希腊人的文化情感",更与拜伦之援助不是一回事。欧洲大国"帮助"希腊人脱离奥斯曼帝国一事,实质并不关乎"拯救文明"。  相似文献   

9.
何元国 《神州学人》2010,(10):36-36
希腊人的母语当然是希腊语,英语对他们也是外语。一般年轻人在学校都学过英语,所以许多希腊人会说一些英语。但是,希腊人说英语可不那么好懂。他们喜欢用希腊语的音来发英语的音。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6—前5世纪,希腊人多误用“米底”指称波斯,甚至将希波战争描述为“希腊-米底”战争。为与希腊的社会记忆相符,希罗多德采取朴素求真的史学方法,如实保留了希腊人的错误观念,现代学界才得以探析希腊社会对波斯认知的程度。这种原则和方法在史学理论上仍然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希腊奇迹以及希腊奇迹出现的原因,证明希腊精神在彰显与光大人性方面的巨大价值。阐明了希腊精神的传承是通过奥林匹克竞技会来实现的,故体育的本真要义中理应蕴含希腊精神,论证了体育是通过身体竞技游戏的方式来培养人自强精神的一种教育。最后从不同方面探讨了体育对人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希腊神话中死亡意识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人是热爱生命的民族,希腊神话对死亡的关注并不高,但生与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关死亡的神话故事也是能反映出希腊人的死亡意识和生活观念的.这一观念从黄金时代神话开始,到命运观念结束,展现了希腊人对死亡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也从侧面印证了希腊人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提要 奠立古希腊文明特征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希腊社会较早实现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希腊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希腊本土的农业以小园艺种植业为主体,这导致了手工业的独立,从而加强了平民阶层的势力,造成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倾向,并最终把希腊世界变成一个庞大的商品市场。一方面,随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壮大和内部奴役制的废除,希腊人不得不走上奴役外邦人的道路;另一方面,某些资源的过剩及另一些资源的匮乏,迫使希腊人开放自身市场并不断夺取海外市场。由于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被引入到城邦的政治生活,城邦国家又以分裂繁殖的方式不断兴起,城邦的公民便有机会成为建立法制社会和追求个人平等权利的先驱。奠立古希腊文明特征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希腊社会较早实现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希腊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希腊本土的农业以小园艺种植业为主体,这导致了手工业的独立,从而加强了平民阶层的势力,造成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倾向,并最终把希腊世界变成一个庞大的商品市场。一方面,随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壮大和内部奴役制的废除,希腊人不得不走上奴役外邦人的道路;另一方面,某些资源的过剩及另一些资源的匮乏,迫使希腊人开放自身市场并不断夺取海外市场。由于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被引入到城邦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人妇女观的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和中世纪,希腊人具有尊重妇女和歧视妇女两种不同的传统,但后一种传统占了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希腊人妇女观衍变的追溯,对希腊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出剖析。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一度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在希腊雅典大音乐厅如期进行。许多考生早早来到了考场,这些考生来自希腊全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为希腊人,也有在希腊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和中世纪,希腊人具有尊重妇女和歧视妇女两种不同的传统,但后一种传统占了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希腊人妇女观衍变的追溯,对希腊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出剖析。  相似文献   

17.
正奥赛德、埃克塔博和比奥斯三个人来自英国、希腊和丹麦三个国家。他们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中,来自英国的人会一直说真话,来自希腊的人会一直说谎话,而来自丹麦的人第一句说的是真话,第二句说的是谎话。奥赛德说:"比奥斯是丹麦人,我是英国人。"埃克塔博说:"奥赛德来自希腊。"比奥斯说:"埃克塔博来自希腊。"那么,这三个人分别来自哪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各别主义”界定为希腊人的各城邦、各部落彼此独立,各自为政和相互竞争的状态;将“泛希腊主义”界定为认为所有希腊人——无论来自哪个城邦或部落——彼此之间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和共同利益的观念、言论及与之相关的行动。各别主义和泛希腊主义分别构成古代希腊民族认同机制中的亚群体性和群体性内在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张力。这种张力遍及城邦利益、民族概念、血缘观念、语言及方言、宗教、生活方式和“希腊人—蛮族人两极对立”观念等诸多领域,贯穿于城邦、部落和民族等各种规模的共同体层次当中。希腊人在这种张力之中确认着自己的共同身份,划定着与外族人的界限,建构着自己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萨拉米斯海战在希波战争,乃至整个西方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此次海战以希腊的获胜而告终,而在萨拉米斯的失利,迫使薛西斯开始放弃对希腊的远征,这就使得西方文明得以独立的发展。希腊之所以能在此战中战胜波斯,原因主要在于其更加优秀的海军装备,更加优秀的人员素质,统一的指挥,同时自然因素也对希腊人有着明显的偏爱,如大大削弱了波斯舰队实力的两次风暴,战斗发生时帮助希腊人获得优势的大风,和狭窄逼仄的战场环境。而影响了整个希波战争结果的政治制度因素,则对本次海战影响不大。总之,萨拉米斯海战希腊人战胜波斯人,是一系列偶然和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前苏格拉底时期是古希腊哲学的起源时期,其中,在米利都学派形成以前,希腊人是"热情"还是"审慎"的论争,也成了众多研究古希腊哲学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罗素认为,从当时希腊社会整体上看,希腊人则一直是"热情"多于"审慎"。罗素甚至用了一句近似尖刻的话说认为希腊人"静穆"是"拾人牙慧"。通过梳理罗素关于西方哲学发展的著名论著《西方哲学史》这一著作中的有关线索,可以从米利都学派之前希腊文明的兴起过程中窥探出希腊文明兴起源头上"狂热"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