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早教博览     
孩子慎玩电脑游戏在哈尔滨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暑假除了吃饭时间外,几乎整天都在玩电脑游戏,结果患上了抽动症和电脑孤独症。沉迷电脑游戏、缺少交流是小孩患上抽动症和电脑孤独症的主要原因。据医生介绍,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多数是长期心理压力大、紧张、恐惧造成的,不过只要治疗及时,这些症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发现先天性孤独症和一种叫作HOXAI的基因变异有关。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57位孤独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40% 的病人身上携带着变异的HOXAI基因。儿童只须从父母任何一方遗传这种变异基因就会轻易患上孤独症。 但为何具有这样变异基因的父母自己却可能没有患上孤独症,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可能其他类型的基因抑制住了这种与孤独症有关的变异基因,从而使该病没能发作。 HOXAI是在人类胚胎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基因,之所以重要是它能关闭或开启其他基因。这类基因对脑部的发育尤为重要。 美国健康协会称这一发现对研究和治疗孤独症具有重大意义。在美国大约有40万人患有孤独症,具体的症状表现为社交恐惧、强迫性行为和交流障碍。 (《人民政协报》2000年12月6日)  相似文献   

3.
据《深圳青少年报》报道,人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然而由于频繁使用电脑,不少人患上了“电脑失写症”──逐渐丧失书写的本领。在电脑和网络普及最广的美国,人们开始为学生们一塌糊涂的书写感到担扰和恐慌。由于从小就使用电脑,美国青少年习惯了发电子邮件和在电脑上写作业、写论文。他们的字变得难以阅读,错别字、语法错误比比皆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电脑失写症”。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形成良好行为方式十分关键,电脑无法取代。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形成特殊印记。而在…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2004,(10):52-52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手腕生疼、肩膀发麻、手指的关节不灵活……其实,这些伤害我们的“杀手”就在身边——鼠标。如果鼠标使用不当,可以使你患上很严重的指关节疾病,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被称为“鼠标手”。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最为困扰、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为解决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进入难、参与少、支持弱”的现实困境,本研究借鉴已有的融合教育质量理论框架,立足北京市融合教育实践,以“能进入、深参与、强支持”为核心构建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框架,提出孤独症儿童优质融合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即:多级一体化制度实现“能进入”,多层一体化课程实施促进“深参与”,多方一体化支持保障“强支持”。这一模式积极改善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切实解决了普通学校现实难题,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答案。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严重影响患病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其检出率不断增长,成为目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2013年以来我国的孤独症研究情况,结果表明,孤独症相关研究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儿童”“影响因素”“康复”“融合教育”“干预”“睡眠障碍”“共同注意”是研究的热点;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建议今后进一步规范“Autism”中文译名的统一使用,加强孤独症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以推动孤独症儿童干预康复实践发展,持续促进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由于忙于工作,或对孩子所渴望的亲情的忽略,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患上了孤独症。在广州医学院儿童训练基地的接待统计中,约80%患孤独症孩子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人士。训练基地的负责人李幸民副教授介绍说,孤独症的孩子多在3岁以下发病,虽然发病早,但恢复起来却有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孩子一般智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神经发育性疾病,传统视角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孤独症儿童的生理缺陷和治疗矫正,忽视了其为“人”、为“童”的本质特征。基于儿童本位视角重构孤独症儿童发展,需要兼顾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解读孤独症的起源、评估和诊断工具、症状,欣赏孤独症儿童的天性、潜能和价值。扬弃传统救助模式,重塑发展性取向的教育援助,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6,(3X):7-7
过去认为儿童孤独症的发生是由于脑部机能障碍及后天教育方式不当所致,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与过理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关,食用高脂肪,高糖分和动物性食物会在人体内形成酸性物质,故把这类食物统称为“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杂粮等食物则是“碱性食物”。维持膳食的“酸碱平衡”,能使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协调,身心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孤独症学生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文章从跨学科视角下,分析了孤独症学生绘本教学的特点,梳理了绘本教学与跨学科视角在主题、主体与形式上的契合性。文章结合孤独症学生跨学科绘本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具体阐述了“以‘生’为本,选择绘本”“生活导向,解构绘本”“情景教学,重构绘本”等跨学科绘本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并对未来孤独症课程体系构建和孤独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构化教学是一项对孤独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本文主要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结构化教学”在孤独症儿童“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学生面临的众多挑战严重影响其学业发展,其学业质量普遍不高。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普通学校应将孤独症儿童学业水平的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为其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文章对国内外近十年来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学科教学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讨论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并提出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的学科教学应:从“基于缺陷”走向“立足优势”,从“千篇一律”走向“因学制宜”,从“外界支架”走向“独立自主”,从“教室角落”走向“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过分依赖电脑,越来越多处于二三十岁的电脑一族患上了严重的记忆力丧失症。 医生们指责说,年轻人患上记忆力丧失的罪魁祸首就是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电脑。科学研究表明,这个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东西会让大脑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退化,这样大脑就由于容量缩小而不能与常人一样接纳信息。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大脑分辨不出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而痛苦万分。研究人员在对150名20-30岁之间的电脑迷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人中的10%在记忆力上出现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4.
近来,许多家长发现原本一切正常的孩子频繁出现“挤眉弄眼”的坏毛病。家长认为采取打吓的方式会纠正过来,结果适得其反,这种“坏毛病”反而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呢?殊不知,你的孩子已被一种称为“抽动症”的病症所侵袭。那什么是抽动症呢?我们请烟台市最早开展多动症、抽动症研究与治疗工作的东方医院儿保科医生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孤独症教育康复过程中,关于提醒方法的合理运用对于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的发展,建立自信,加速“泛化”进程的研究入手,阐述了提醒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所具有的预见性、警示性和提示性的特点,提醒在孤独症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提醒运用的时机、场合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对只有充分准备做父母而绝没想到要做“孤独症儿童”父母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到了入学年龄后,孩子的入学问题、教育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会使家长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家长必须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能力来面对现实、面对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孤独症谱系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围绕着孤独症谱系障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假设。大多数理论假设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神经中心主义特点,即所有影响因素最终都被归结为大脑神经功能的障碍或紊乱,孤独症谱系障碍被认为是一种“脑的疾病”。生成论从“意义建构”的视角看待孤独症症状,主张孤独症或者是意义建构方式的扭曲,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意义建构模式。这既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治疗和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初,美国一所大学有近100名学生患上了红眼病,由于病情爆发来势凶猛,研究人员认为是病菌发作所致,而结膜炎病菌无法在物体的表面上生存,所以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个人接触和个人卫生习惯上。然而,很快又有500名学生(占该校人数的10%)被感染上红眼病。最终,研究人员发现,患有“红眼病”的人在接触电脑键盘后将病菌存在键盘上,而且红眼病菌可以在电脑键盘上存活一定的时间,从而成为感染源。原来,由于电脑键盘、鼠标与用户接触最多,电脑键盘除输入功能外,已经成为许多污物、细菌的“寄居场所”!而许多电脑用户数年也不清理显示屏,不擦洗键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脑、网络、电子游戏、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居家增多,社会接触减少,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时代课题。从关注孤独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孤独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典型表现和诱因、孤独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方法和策略三方面,研究最新进展并做系统探讨,以期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2005,(4):64-64
近日.张女士说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好动许多,而且容易兴奋和冲动,行为不能自控,上课时喜欢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张女士担心,长此下去孩子不但不能跟班学习.更怕受不良影响,以至于孩子不能健康成长。请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动症或抽动症?带着家长们望子成龙而又焦虑的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健德医院小儿科专家张子铭、周培儒等教授为广大家长全面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