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瑜 《现代语文》2007,(5):83-84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现存诗歌218首,风格雄漳秀丽,声律与风骨兼备。其诗歌艺术已初具盛唐气象,是盛唐前期的一名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2.
李松永 《现代语文》2006,(11):18-20
一、盛唐余韵 韦庄诗有盛唐余韵。《唐诗广选》:“韦庄离别诸篇,尚有盛唐余韵。”①《唐人百首绝句选评》:“觉字字有情有味,得盛唐余韵。”②先看两首离别诗:  相似文献   

3.
在盛唐化的建设上,张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张说本门第寒微,在初、盛唐社会化的转型时期,以其杰出才能,得预“近代新门”。又辅佐玄宗,共同营造了崇尚学的、宽松的社会氛围,为盛唐学的到来作了人才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他以一代宗的身份,事实上成为盛唐学的开路人。  相似文献   

4.
邢平 《现代语文》2005,(3):26-27
李白诗歌的雄浑开阔、意气风发、壮思逸飞、浪漫飘逸,一直被认为是盛唐精神的文学再现,李白是盛唐诗坛合唱队的领唱者。他的诗歌是“盛唐时代的最强音”,盛唐国力强盛,必发雄壮之音,当时文人士子因时代之昂扬向上精神,跃跃欲试,企图一展“经邦济国”之雄志。李白青年时代即怀有“吕尚、贾谊”之志,国师自视,孤芳自赏,高洁自诩,  相似文献   

5.
由太宗开启的贞观之治奠定了盛唐的基础,而太宗作为一代领袖,更是盛唐精神的灵魂。盛唐气象的本质特征是开放的心态和奔放的气势,而这点正是太宗对唐帝国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盛唐边塞诗是盛唐诗坛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一颗明珠。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向我们展示了无比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和多采多姿的民俗风情,也不仅在于反映了边塞生活中的一些深刻的矛盾。盛唐边塞诗的价值更在于它堪为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本就此略述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健康昂扬的盛唐之音,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作为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的内容和方面,盛极一时的边塞诗同样是前无古人的,而王昌龄又是边塞诗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对盛唐之音与王昌龄边塞诗关系的论述,揭示出王昌龄边塞诗在盛唐之音中的位置并探讨时代氛围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学都带有某一时代特定的烙印。盛唐是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解放了诗人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尊自强、自由自在的“盛唐气象”。王昌龄的边塞诗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奏响了“盛唐气象”的强音。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来,唐诗学界多以杜诗为盛唐变体,故将杜甫别出于盛唐而归人中唐的见解,执此论大都提到学史的发展规律下予以说明。本以为:杜甫集大成的诗歌,在诗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功绩,是盛唐所以为盛的最重要标志;杜甫底蕴厚重,气势磅礴的诗风,是盛唐诗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杜诗虽开启了中唐以下诗歌的新路,其诗风则与中唐,宋诗迥然有别,强将杜甫划入中唐有悖常理。  相似文献   

10.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也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然而,孟浩然并非无意入仕之人,他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世的强烈愿望。其诗作《望桐庭湖赠张丞相》就表现了他的入仕之心和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  相似文献   

11.
初唐诗如何走向盛唐诗是研究盛唐气象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文学繁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忽视了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江南文化的价值。江南文化在初盛唐之际从隐没走向复兴预示着唐代文学观念的本体回归,而吴中四士以淡泊旷达之人格境界、放浪自由的行为姿态进入北方社会而自觉接受北方文化的熏染,其江南水性的诗风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学交融,成为初盛唐诗歌嬗变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说是唐诗由初入盛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诗人之一。一方面,他是初盛唐之际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以文坛领袖的远见卓识预示出盛唐诗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以诗歌创作实践沾溉、影响唐人,对盛唐诗歌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同时,他延纳文学新人,对唐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文林 《阅读与鉴赏》2009,(3):27-28,22
盛唐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那些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边塞诗。以其高远雄浑的意境,悲壮高昂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其中以高适、岑参的作品成就尤为突出,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盛唐边塞诗主要表现边塞的战争生活及风土人情,讴歌盛唐的强盛与统一,描写田园山水的秀美和边塞风光的雄奇,真实地再现了盛唐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边塞诗人结合壮丽、辽阔的边地的景色,写出了表现将士们骣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他们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揭示了统治与被统的矛盾,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深刻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情感。盛唐边塞诗人虽没有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明确的创作主张和理论,但是却有关共同的取材内容和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边塞诗源远流长。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各部落间军事冲突为题材的歌谣;秦汉帝国建立后,边塞诗得到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边塞诗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盛唐,可谓“高潮中的高潮,巅峰上的巅峰”(黄刚师《边塞诗论稿》)。盛唐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多而复杂,尤与当时诗人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边塞诗人的心态,对盛唐边塞诗的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七言古诗在盛唐走向全面繁荣,其诗歌形式较之初唐有了很大发展。盛唐七古的体制呈现整体收缩趋势,内容节制收敛,章法精宕,句式与声律的运用有了更多的自由,也更注重骨力和气势,对七言古诗走向完善与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浅谈盛唐宫廷女性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宫廷女性诗歌多为寄夫、宫怨、乐舞类,其诗歌成就不及初唐女诗人,但这些诗歌表达了她们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记录了她们的心路历程,电是盛唐气象的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严羽在《沦浪诗话》中,反复强调以盛唐为师,标举盛唐诗为第一义,以盛唐诗为评价诗歌的标准,高度推崇盛唐诗人,“盛唐诗”成为严羽论诗的核心.然而,严羽眼中的“盛唐诗”深深地带有其个人诗论色彩,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严羽的盛唐诗歌观与其诗学旨趣密不可分,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活动的整体构成上看,因受时代现实,思想化、士人心态及艺术趣味等因素的影响,隋唐前期的美学思想在其逻辑展开中呈现出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隋及初唐阶段,带着新旧转换和时代过渡的鲜明特色,一方面在浓重的复古主义思潮的掩映下重弹儒学政教一伦理的诗学老调,另一方面在多元融合的时代潮流的影响不确立着新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想;而到盛唐时期,则在此基础上逐渐走向偏于风神气骨,又不失蕴籍秀丽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气韵雄浑,兴象玲珑的艺术趣味,从而把隋唐前期美思想推向了高潮。可以说,盛唐时期的美学思想及理论,标志着整个隋唐美学思想的初步兴盛和繁荣,然而,从审美现象和美学思想的内在递嬗进程中考察,揭开盛唐审美理想帷幕,奠定盛唐美学思想基础的,则是对于复变浑融,新旧交织,以及多元并济的“风骨”、“兴寄”与“气韵”等美学思想和观念的倡导,强调与高扬。在此意义上说,综们内在地构成了走向盛唐的前奏曲,成为初、盛唐之际美学思想转型的重要枢纽及关捩点。  相似文献   

20.
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群落是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总体中最为重要的支系。雅正是以拥护意识形态权威为原则的艺术创作之垂范风格,力图用华丽的文体来颂美开国气象,四杰恪守儒家传统诗教观念,继续以陈腐的话语方式诠释雅正的艺术乌托邦。风骨以风为内核,指称一种艺术品中特有的与审美主体互鉴的生命充盈感。陈子昂在复古的名义下,以兴寄为艺术创作主体在艺术品中表达浓郁而劲健刚直的生命意义之途径。盛唐诗坛标举“古风”,融江左文风与汉魏风骨于一体,在时代精神、生活世界、艺术世界、真理世界中自由开张,乃整个盛唐时代中无数生命共同分享的韵律和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