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比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  相似文献   

2.
《春雨》教学设计文毛雪琴摄影\邱林儿童诗《春雨》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内容丰富且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摹声句的使用增添了话的韵味。全诗结构紧凑,用“春雨沙沙”...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1)《春雨》主旨的理解。(2)理解呈现主旨的表达技巧。 说明:《春雨》是梁遇春先生《春雨》集子中的一篇赞咏春雨的文章。被选编在高中第三册《语文读本》里。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说“语言不错但不太好懂;要表达什么不太清楚”。对于学生的疑惑,笔者确定上述两个教学重点,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形象地描写了在春雨的滋润下,桃红了,山青了,草绿了,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备课伊始,对于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我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读到这样的教学建议:不能把获得这个  相似文献   

5.
《春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本第四册中的一首诗歌,主要讲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以及春雨对人的益处,表达了人们特别是孩子喜爱春雨的感情。诗歌开始描述春雨的声音和样子;接着讲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最后再次描述春雨的声音,与开头相呼应,唤起读者遐想。全诗文字  相似文献   

6.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作文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采取步步引导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一次我教完《秋色赋》等几篇散文,想以《春雨赋》为题,练写抒情性散文,但感到难度大些,怕学生不易完成.于是我采用先易后难的做法,先以《春雨》为题,只要求学生对春雨描绘形容,写出春雨的特点及作用就行.学生写起来比较顺手.请看下面一篇:  相似文献   

7.
明确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李莉这组教材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个基础训练和说话、写话教材组成,讲读课文中有一篇古诗《春晓》,一篇新课文《丑小鸭》。阅读课文《春雨》是一首儿童诗歌。《春晓》是一首古诗,作...  相似文献   

8.
说“情思”     
有篇作文叫《春雨情思》,写得很漂亮,先抄几段在下边我们一起赏读,然后再说说"情思"。走进春雨霏霏的天地,仰面感受那点点春雨的爱抚,你会觉得脸上清凉凉、痒酥酥,你会体味出春雨的婉约、温柔、清逸、浪漫。注目近处,你会发现春雨如丝如缕,丝丝缕缕在编  相似文献   

9.
这学期的教研课,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春雨》这首古诗,它节选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春夜喜雨》,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在备课、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诸多问题,通过思考、研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21,(6):101-104
<正>《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782页:细乳:茶中的精品。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大约是根据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其解释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细乳"云:"茶中的精品。宋北苑茶有白乳头、石乳、滴乳等(参看《谈苑》)。"[1]然而,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首先,笔者遍翻唐宋文献,没有发现"细乳"这一茶名。其次,《汉语大词典》对"乳"字的释义,也说明这样解释不妥,请看第1卷第778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关于吟咏春雨主题作品丰富多彩,有人因春雨细伤花而怜花惜春,有人因春雨绵绵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有人也借描绘春雨表达苦闷之情,而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不仅借着赞美春雨来抒发自己喜悦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作者爱民情怀,成为吟诵春雨作品的绝妙佳作。  相似文献   

1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自居易《忆江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似文献   

13.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深入生活,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捷径。  一、深入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知识眼界,获取丰富的知识。”在指导学生写《春雨》这篇作文时,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陶先生这段话的指导作用。在写《春雨》这篇作文时,班上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像瓢泼似的,哗哗地下个不停。”春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雨声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让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通过三只小鸟围绕“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勾画出一幅春雨滋润大地,万物竞相生长的美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  相似文献   

15.
王德敏 《河南教育》2005,(10):38-3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为幼儿园整合课程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我就如何进行综合艺术教育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综合艺术教育与主题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即围绕特定的主题,沟通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些主题可以从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中选取。如“春雨”这个主题:1.让孩子们学唱《春雨沙沙沙》这首歌之前,可以让他们聆听下雨的声音,观看下雨的自然景观;2.合唱之后,根据兴趣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6.
春天     
立春过后,《春天》就将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吹着和煦的《春风》,沐着柔柔的《春雨》,让我们漫步田间尽赏迷人的《春色》。  相似文献   

17.
一、品味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相似文献   

18.
《阳光搜索》2005,(7):62-62
《地狱的第十九层》是蔡骏的一本心理悬念小说,曾经作为《萌芽》的增刊登载了上半部分。故事是从女主人公春雨的离奇经历展开的。大四女生春雨从荒村死里逃生,精神崩裂又奇违般康复,但一切并没有结束。春雨回到学校后又陷入了另一场恐怖的地狱游戏(通过手机短信进行)。  相似文献   

19.
初读(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一·诵读与欣赏》)中的《丝丝春雨》之后,和学生聊春雨,从"好雨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到"春雨贵如油",再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学生写的春雨和文中那诗意的语言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诵中,突然有学生发言——生:"春雨是香甜的,你可闻到稻麦瓜果成熟的气息?"作者是不是搞错了,春天只能闻到花香,怎么会闻到稻麦瓜果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出句易解,对句难笺。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注“分茶”曰:“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诗文笔记里常常说起,如王明清《挥尘余话》卷一载蔡京《延福宫曲宴记》、杨万里《诚斋集》卷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也有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