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钟菱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54-156,162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张爱玲小说的悲剧大多是凡人悲剧,而非英雄悲剧。二、注重表现主人公身上的欲望即物欲、情欲是张爱玲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三、善于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强调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四、善于利用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烘托悲剧色彩。张爱玲创作悲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跟她生活的时代密不可分;二是跟她自身不幸的遭遇有关。  相似文献   

2.
老舍作为一位悲剧大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明显的类型性特点。依其悲剧因素、人物特点、艺术风格等诸多因素大体有双重结构型、喜剧味很浓的悲剧人物、彷徨动摇型、处在社会最底层悲剧人物四类悲剧。老舍悲剧观的两大基石是: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二者又常常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中国悲剧具有与西方悲剧不同的审美特征,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不但是历史正义的化身,而且在道德上比较完美。西方悲剧冲突就不在悲剧人物身上展开,而是正义力量和邪恶势力之间展开,悲剧人物在不懈的斗争中达到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统一。中国悲剧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这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主要区别在于悲剧中的悲剧人物、悲剧冲突。  相似文献   

4.
老舍作为一位悲剧大家,创作了许多悲剧作品,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这些悲剧人物根据其人生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挣扎求生的悲剧人物,因循守旧的悲剧人物,动摇彷徨的悲剧人物和孤独抗争的悲剧人物。每一类型的悲剧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而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老舍作为一位悲剧大家,创作了许多悲剧作品,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这些悲剧人物根据其人生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挣扎求生的悲剧人物,因循守旧的悲剧人物,动摇彷徨的悲剧人物和孤独抗争的悲剧人物。每一类型的悲剧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而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从悲剧美学角度看,新时期八年(1976—1984)悲剧人物可分为二类:承验型悲剧人物和超越型悲剧人物。承验型悲剧人物有的缺乏悲剧眼光,有的几无悲剧性格,有的二者兼备,但都具有悲剧命运;超越型悲剧人物具有完备的悲剧形象,其中的知识分子有明显的自主意识,国家干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农村青年妇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青年,老年农民则表现得最有力度。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欧洲悲剧人物相比,麦克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而是一个从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但是麦克白弑君、篡位、被杀的命运,却同样引起了强烈的怜悯与恐惧,并非恶人受惩罚引起的大快人心。麦克白作为悲剧主人公,其独特的审美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具有伟大的品质;第二,他在犯罪之后饱受痛苦的良心谴责和精神折磨,是一个具有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第三,他具有一种诗人的想象力,这更加剧了其内心冲突。  相似文献   

8.
中西古典悲剧在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结局、悲剧精神四个方面均呈现出参差不同的美学风格,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要追溯到各自迥异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9.
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首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社会人物,其个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只有充分认可这个悲剧人物的人生价值所在,才能正确评价小说的悲剧艺术价值所在.从悲剧审美评价,<祝福>是一篇创造性实践悲剧艺术法则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把中国悲剧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以题材为划分标准:二是以悲剧的存在形态为划分标准;三是以文化的观照方式为划分标准;四是以悲剧冲突的表现形式为划分标准。又以中国悲剧人物的不同抗争形式划分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伯夷不食周栗。  相似文献   

11.
曲巍 《华章》2013,(20)
《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小说的背景首先奠定了作品的悲剧性;小说的主要人物汪文宣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性格主要体现为情与理的冲突和希望与现实的落差;而汪母和曾树生的婆媳矛盾,其根源在于新旧文化的冲突,属于文化悲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周妮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111-114
《青衣》是毕飞宇创作的一个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完成了他艺术上的自我突破,在创作上再次出现一个新的标高。本文试图通过对《青衣》中三代青衣人各自的悲剧命运分析,对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进行阐释,以期对小说的悲剧艺术进行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表达了他对现代人内在世界、复杂心理和悲剧命运的探索.奥尼尔认为命运的神秘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属性,莱维尼亚可以说是现代人悲剧命运的抽象化身.其悲剧源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两种纯粹价值的矛盾,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4.
亚里斯多德的“错误说”首次从人物自身寻找悲剧根源,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内在因素。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将悲剧原因深化为人物自身的性格冲突。“错误说”为性格悲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琨是一个时代英雄,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生不逢时,又志大才疏,时代的客观原因和自身的性格因素共同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6.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通过对巴金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命运进行探究,探讨塑造悲剧人物的艺术手法,解析巴金笔下悲剧人物层出不穷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透析巴金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从题材处理,布局谋篇、人物设置、情调氛围四个方面进行悲剧运作,形成了强烈的悲剧态势.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9.
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 ,首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社会人物 ,其个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只有充分认可这个悲剧人物的人生价值所在 ,才能正确评价小说的悲剧艺术价值所在。从悲剧审美评价 ,《祝福》是一篇创造性实践悲剧艺术法则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0.
《诗学》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根源的见解:悲剧人物有善良的一面但并不善良到极点,具有美学上的“崇高”特征:最好的悲剧冲突是内部冲突:悲剧效果的终极根源在于它让人在面对悲剧人物时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与长期以来文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倾向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见解更值得肯定,因为它更符合文学作品实际;理论视角更加恰当;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与经典作家的悲剧思想更为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