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对人格问题十分看重,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中,他是将作家人格的特质视为作品意境之深浅有无,他所谓的人格是和他的意境说完全一致的.他也十分重视人格审美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人培养成完全之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建构理论出发,结合作品反映出来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成因,并指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即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人格论对“文如其人”的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文艺批评实践,关于艺术家和其作品关系的研究往往重“文”轻“人”。本文着重用艺术人格论重新阐释“文如其人”的观点,通过对经典理论的证明和质疑,用艺术人格在作品中的丰富性即“人格认同”、“人格差异”和“人格互补”来说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角度看,善良是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体现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等诸方面。古今中外很多哲人都有过对于善的研究与论述,但对于善的含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善往往成为文章中的字眼,善良往往成为评价人的品格的具体字眼。善良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善良是不可以悬置的;善良是社会和谐的原动力。国家和政府对某种道德的肯定与倡导,是道德实施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我们国家也应该把自己国家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理念概括性地提出来,大力提倡。这种概括性的提法可以是:"善良的民族、和谐的社会、富饶的国家、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游历在作者和文本之间的精灵。把握好人格是解读一部作品的关键。罗杰斯的现象学自我表现观、韦格纳关于思想压制效应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将这种心理学理论用于解读简.奥斯汀的作品有助于从更深层次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6.
论周立波小说的审美情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波的小说具有明丽乐观的审美情调,既是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作者的人格心理、审美认识、审美情趣融汇的结晶。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作品离不开这种审美因子。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民族精神的审美方式的体现。悲剧作品是民族悲剧精神的体现。所谓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的强热的自我保存的生存欲望,敢于同毁灭必然性进行殊死抗争的勇气;在这种表现中,人的价值和人格力量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显示出超常性与崇高性。因此可以说,凡是拥有悲剧艺术创作的民族,往往具有悲剧精神;凡是产生悲剧作品的时代,往往是人格价值受到珍惜、人的自我意识得以张扬的时代。纵观中外古今的悲剧创作状况,这是产生悲剧作品所必需的民族、时代的基本条件,具有规律的普遍性。反之,一个民族的精神陷于宗教与蒙昧主义之中,处于封闭、僵化、保守的境地,就绝不会拥有悲剧精神,也绝不会出现真正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深刻。中国旧知识分子深受儒学正统、家本位、重和谐怕冲突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在部分知识分子心理上的积淀就形成其病态人格。现代文学中涉及探讨知识分子人格的重要作品,艺术地展示了这种病态的成因,表现了作家对知识分子劣根性的揭露、对旧传统文化的批判、为重构新文化开拓道路。把握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对我们解读探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实现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向现代转化,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丝帕意象与黛玉等人的人格、命运息息相关,见证了宝黛的生死恋情,在作品中有多重美学功能:它是作品至美人格的象征,主人公传情达意的桥梁,人物悲剧命运的缩影,主人公爱情幻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分别是中日文坛上举足轻重的文学巨匠,中日近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鲁迅曾在日本留过学,阅读和翻译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他们都热衷于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剖析,文章结合二人作品分析集体无意识下人们的冷漠及这种冷漠对心灵所造成的危害:人性的沦落、人格的丧失、阴暗利己主义的盛行,以及二者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文气说浅析     
传统的文气说认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风格高度同构。这种界定认为文气是作者的人生人格在作品的美学呈现,人品即文品。关于文气的具体内涵存在作者人格形成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争论。传统文气说混淆了作家人生人格和创作人格的界限。章学诚的文气说发现了创作人格的层面,从而弥补了传统文气说的重大理论缺陷。他所谓"临文主敬",不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具体的创作时人格状态的控制和调整。这说明他认识到创作人格的存在,而且还主张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创作时的在场性。其缺陷在于未进一步揭示创作人格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双重层面。  相似文献   

12.
汉赋作品体现了汉代作家对人格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主要表现在:忠君爱国,关爱民生;指陈时弊,拾遗补阙;洁身自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评论界总爱给一些小说授与“诗化”的勋章;一些小说家也常为自己的作品套上诗的灵光圈而殚精竭虑。小说中有诗无诗,那是检验作品的艺术质量的一个高层次的美学标准——类似这样的话绝不止出自少数人之口。这种提法比较笼统。我认为,小说诗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者说存在三种基本形态。它们的美学价值并不等同,对小说艺术的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阮籍常人人格的过渡性特征及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日常行为及诗文创作的研究,揭示阮籍极富个性的人格特征。与邺下文人的英雄人格和陶渊明的至人人格相比较,阮籍的人格属于常人人格。在将这种常人人格置于阮籍个人的人格发展和魏晋文学演进的整体中进行考察时,发现这种人格构筑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并由此而显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评论界总爱给一些小说授与“诗化”的勋章;一些小说家也常为自己的作品套上诗的灵光圈而殚精竭虑。小说中有诗无诗,那是检验作品的艺术质量的一个高层次的美学标准——类似这样的话绝不止出自少数人之口。这种提法比较笼统。我认为,小说诗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者说存在三种基本形态。它们的美学价值并不等同,对小说艺术的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一个诙谐的人,诙谐早已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了他的整个文学生命。苏轼的诗词作品有极大一部分充满着谐趣,这种谐趣大致可分为两类:单纯的诙谐和寓庄于谐,而且,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体现的这种诙谐是有它自身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的,是在他的生平经历、性格气质、才气学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出他的谐趣,而且“蚀刻”了他的谐趣的发展历程;苏轼的诗词作品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和乐观的精神,是他一生人格的结晶,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感性作品,最具形象性和情感性,一贯以陶冶人的性情,完善人的道德见长。文学作品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的最生动最直观的立体教材,似乎与科学技术这种理性化的东西毫无关联。其实不然,世界万物,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作品与科学知识也“剪不断,理还乱”。文学作品中亦蕴含着许多科学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分裂人格"指人格的善恶二重性.文艺复兴以来,不少作家一反中世纪不是将人视作天使就是视作魔鬼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分裂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其中充满辩证法的杰作.本文从<浮士德>中两个贯穿始终、对立统一的人物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旨在说明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与恶是人性的一分为二,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由此构成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本文还以歌德为例,说明这种"分裂人格"即使是在这些伟人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试图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析美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中男主人公迪克与好莱坞女演员罗斯玛丽的婚外情,探寻迪克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迪克人生悲剧的影响。《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揭露了爵士乐时代人内心的脆弱迷茫和精神上的空虚。笔者希望该文对迪克婚外情的分析将有助于精神分析学对菲氏作品的研究。该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作者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以及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运用人格分析理论分析迪克对待婚外情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诗经》中的人格美理想。《诗经》中不少作品,其内容讴歌、颂赞先公先王,反映了周人对其祖先及君王的敬重、褒扬和歌颂,展示了周代所崇尚的人格美理想。这种人格美理想在诗歌中主要通过外在威仪和内在品质来表现,并对中国古代伦理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