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长青 《学语文》2012,(4):14-16
所谓“句子创意解读”,指的是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句子进行不同形式的拆解、变换、仿写、缩写、扩写等.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深层次地品味句子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在教《她是我的朋友》时。首先要学生找出描写主人公阮恒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地分析品味。例如对下面这个句子的品味——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近两年来经常考查这一类题目:品味文中句子,谈谈它好在哪里。命题者的意图往往不但要考生挖出句子的意义,而且要品出句子的特色。这些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时让考生难以下手。现根据教学中的点滴积累浅谈解答句子“好在哪里”入手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品味到语言本身的魅力相当重要。一篇好的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因此,我们品文章要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子、段落开始品,运用各种方法,从各种角度多方面地去品。本文将具体分析相关方法,希望能为初中语文在这一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句式理解法     
句式理解法着眼于对句子的结构模式进行研究 ,或从语法的角度 ,或从修辞的角度 ,或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提炼句子的组合及表达规律。句式理解对语言教学极有好处。如果说“句义理解”重在品味句子内容的“妙处”的话 ,那么“句式理解”则重在探求句子模式的“用处”。把握了句子的模式 ,既可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又可训练学生仿写句子。“句式理解法”讲求对句子模式进行理性的分析 ,讲求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进行牵联 ,在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准确的概括。如下面这个句子 :我掀开帘子 ,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在教<她是我的朋友>时,首先要学生找出描写主人公阮恒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地分析品味.例如对下面这个句子的品味--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应重视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句子特点出发,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然后聚焦一词,展开师生对话,并在链接生活中找到句子之间的联系,展开群句联动式的学习。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理解句子的难度,提升句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说法或写法不一样的词语或句子),在具体操作中,品味语言可从寻找“非常态”的词语和“非常态”的句子入手。  相似文献   

9.
讨论句子的合格度应当注意语法的句法规则、语义规则和语用规则三个方面.对具体句子而言,有的句子只符合一项规则,有的句子只违反一项规则.在评判句子的合格度时,要区别抽象句和具体句、孤立句和语境句,从不同角度分析句子的合格度,同时还要确定评判句子合格度的标准.如果说句法标准、语义标准是句子成立的基本标准,那么语用标准是句子成立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课一开始,我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救车夫…  相似文献   

11.
沈志媚 《江西教育》2004,(15):68-69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  相似文献   

12.
在记叙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语言赏析题,有的是让分析某个词语运用之妙,有的是让品味修辞之形象,有的是从给出的几个句子中选择一个句子,进行赏析……许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其实,只要找准角度,就会顺利攻下难关。1.抓关键词(1)关键词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3.
张文 《海外英语》2012,(6):273-274,277
句子的语义结构是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句子的语义整体进行分析性的描写,确定各语义成分之间的联系。动词在许多语法理论里被看成句子结构最重要的成分,决定句子的基本结构是句子的核心。该文试图从"界态"理论重新阐释著名语言学家Langacker的认知空间位移理论,从另一种角度尝试研究运动型句子的语义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降格代换,品味语言的生动性。这种方法,就是把作品中某些生动形象的典型句子抽出来,要学生按自己的说法,写出相应的句子,再放到作品中去,进行比较品味,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变作品语言为自己语言。这种代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句含意题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文中选出很重要的句子,请说说它的含意(或问作者有什么用意,或说说你对它的理解);二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意。高考所选的句子一定是在"体会""品味"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即有"可考性"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表达较为突出的句子。句子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表层含意)、...  相似文献   

16.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诵读,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诗中写景的句子有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阅读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阅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其方法是先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脉络、主旨等,然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从不同角度理解词语的浅表含义、指代内容及特殊含义、比较意义等;从不同角度理解句子的一般含义、比喻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言外之意及关键性语句的含义,以培养学生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读懂考点 “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或是结构上的.或是表情达意上的,或是二者兼有——的关键性语句,准确、全面地解读这些句子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下面介绍几种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这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一、斟酌字句,揣摩语言的情韵。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字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  相似文献   

20.
一 记叙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是所有的文体阅读题中使用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其考点主要包括 :1 文体知识的理解。如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结构方式、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文句的理解和品味。如①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 ;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含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 ,明确段的中心意思 ;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