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会考容易。没有认识到生物学在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方而的作用。不懂得生物学的特点和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把“生物”学成“死物”。除认识不足,目的不明,受应试教育影响外,还有学习不得法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生物?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介绍方果子 一般的果子都是圆的,他叫方果子,说明他有些与众不同。他喜欢叫爸爸“老方”,他爸爸也让他这样叫。他自己功课很好,却愿意跟一个留了好几级的瓜哥做朋友。他喜欢把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怪事跟自己的平凡生活联系起来。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别的孩子会逐渐长大,但方果子和他的同学们在“方果子的快乐伏击”系列故事中却永远都读五年级。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有效诱导?他认为一重提问,二重指点。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压抑课堂气氛;提问得法,则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指点表现在答学生问的“导”,即释疑解惑的过程。对学生所问,无论是否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的“法”是指教学的一般法则、规律,教无定法的“法”是指某种特殊方法,贵在得法的“法”是指最能体现规律,最优化的方法,我们探究教学模式结构,就是格贵在得法的法。在研究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种“乐学’做学课堂教学结构。此结构是在乐学教育思想指导下,注重激发学生乐学情绪,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的操作样式。一、“乐学”教学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回.价值性理论。“乐…  相似文献   

5.
名人书趣     
王夫之以书为女儿的“嫁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在猜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李时珍“啃书”李时珍从小跟父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经方、时方、单方、验方,外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36页叙述七年战争期间:“在北美,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及新法兰西,殖民势力荡然无存。”从这段文字表述看来,在七年战争之前,法国已经占有整个加拿大。在第37页的《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和《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这两幅图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事实上法国并没有占有全部加拿大,而只占有现在加拿大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因此,课文中的表述用“在北美,法国丧失了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和新法兰西,殖民势力荡然无存”比较妥当。法国丧失的是加拿大的“殖民地”$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方道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将军,更有趣的是,两位将军还曾在一个大军区共事过,他们就是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和副司令员钱钧中将。世友名出“少林”许世友将军出生在河南、湖北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因父母养活不了他们兄妹7人,才在逃荒的路上把他送进了少林寺做杂役,得法名“永祥”。进寺之后,让他最高兴的事就是每天能学拳练武,所以日子虽然苦些,但也觉得很有盼头儿。许世友功底深厚,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寺内3米多高的围墙,他跑几步就可攀上;9间9檩的千佛大殿,他手抓屋檐的椽头,一口气可顺转3…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说他读书不得法的短处有二:第一是不能专心,第二是不能动笔。不能专心说的是因为“读书有偏好”,就“总有不大热心的书”。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生吞活剥地看书”,“因而都没有读通”。  相似文献   

9.
冯小琼 《中国德育》2010,(11):48-5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由于工作不得法或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能把德育“做到家”的的确不多。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如何把这壶水烧开、烧透、烧到学生心里,真正去引领他们的人生,这是顺江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不对,重做!”正在打字的我看也没看一眼,就把本子扔回到了书桌上。儿子拿起笔,重新开始做那道题。“又错了,重做!”我随意瞥了一眼,又把本子扔给了他。儿子又重新演算,查公式,认真检查每一个步骤。“还是错的,再做!”我象征性地看了一下,又将本子塞给了他。儿子眉头紧锁,咬着钢笔……电脑前的我看着儿子苦思冥想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儿子,其实这道题你根本没有做错,妈妈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刁难”你,只是想让你学会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学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儿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来自方多——他已经决定坚持下去了!“你本来就没错,”我…  相似文献   

11.
孟静 《山东教育》2003,(13):40-40
学生阅读课文是走近、感受作者心灵的过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得法?针对《匆匆》一课的表述特点,我在教学中做了几点探索。一、品味新意,引发沟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人们经常挂在嘴头上的话,只给大家一种急急匆匆的压迫感。可到了作者的笔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谁读起来都会感到“太阳他有脚啊”!他轻轻悄悄地挪移着,走过从早上到夜里的一分一秒,走过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走过每个人茫然旋转的举手投足。字里行间,笼统的变得细腻起来,平板的有了灵性,零…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读书人,包括我们的教师们,都不大注意一个“抄”书。其实,抄书是我国的传统学习方法中的好东西,只要“抄”之得法,“抄”之得体,“抄”又何妨呢? 这里有一则古人的故事。张溥,是明清之际的一代名家。可有人问他那么多学问哪里来时,他直言不讳:抄来的。他读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抄”,他的书房名称也很别致,叫“七录斋”,  相似文献   

13.
利用商品学、法律解释学、逻辑学等方法与理论,对《进出口税则》中关于“北美硬阔叶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与研究,认为“北美硬阔叶木”可以理解为树种发源于北美洲的闹叶木,其具体树种可参照《木材科技词典》里对上述树种的归纳。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发生的程度有所缓和,生产下降的幅度也较战前发生危机时为小。在本世纪第三个二十五年期间,西欧、北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曾出现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这种“奇迹”的出现。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这是由于实行了所谓“混合经济”制度所带来的结果。他说,当代西欧,北美等许多国家“从混合经济制度中找到一条能迅速而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宣称,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范梅南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开拓并之一。在其所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里.他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教育机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砝码     
编辑方竹玲与往常一样,每次数学测验卷收上来后,初二年级的方老师总要仔细地查看一遍。看看学生有没有订正过,家长有没有签名,有没有对学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当方老师翻到学生成庆的成绩时,方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成绩还不错的成庆,不仅签名是他自己伪造的,而且那些分数也被改头换面,“65”改为“85”,“60”改为“80”。方老师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无名之火,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冒出了要向其家长告状的想法。但稍作思考后,又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于是,方老师重新拿起了成庆的考卷,仔细地审视着这些被改动的数据,认真地研究着。他…  相似文献   

17.
在这篇讲演中,麦克莱伦考察了过去九十多年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往往通过自己时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范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这是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的一种有益方式。他重点考察了当前的三个主题:全球化、帝国主义和生态问题。尤其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源。最后,他再次提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拥有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尊严不是来自契约,或者个人所有的或所做的,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人。”  相似文献   

18.
严伯霓 《教师》2011,(31):18-19
“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治学最高境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博大精深而又奥妙无比。巧教乐学、少教多学、不教而学是我们应追求的高境界。 一、巧教乐学 思想政治教学贵在得法,得法之妙在于巧。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同理,无巧调动不起学生乐学的兴趣。曾国藩曾说:“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藏书甚丰,据说,各种书籍总数在万卷以上。他读书甚勤,但这些书仍簇新如故。原米,司马光对书非常爱惜,他每次看书之前,一定要把几案擦拭干净,把书放得端端正正的,然后坐下看书。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木制方板,每当他要一边踱步一边看书时,他就将书放在这个方板上,用手捧着方板看,惟恐手上的汗渍会沾到书上。他曾多次教导儿子:“做生意的人聚集钱财,有学问的人则收集图书……”  相似文献   

20.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法的优化上,要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突出“主体性、活动性、愉悦性”。化学教学中,在灵活应用各种方法上,应将“读、议、做、练、讲”五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