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曹禺的话剧《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初载于1934年7月1目《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原作包括序幕、第一至四幕主剧、尾声六个部分。但在东京首次公演时,因“原剧太长,‘序幕’和‘尾声’不得已删去了”。自此,“序幕”和“尾声”就因自身以及外在的原因而被长期忽略,  相似文献   

2.
话剧《雷雨》从一诞生,就被删掉了首尾,对此,曹禺先生曾深感惋惜.作为一种“欣赏的距离”,“序幕”和“尾声”的设置可以达到对观众心灵的安抚和灵魂的净化.删掉首尾,既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又破坏了剧作的戏剧结构,更不能表现它的悲剧审美意义,同时,观众对周朴园的认识也会缺乏客观的分析与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文化观照下的《雷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文教资料》2007,(34):89-90
本文以完整的《雷雨》版本为考察对象,用基督教文化的眼光来观照剧本,发现了序幕和尾声的重要价值,论述了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原罪—忏悔"主题,并在对曹禺先生的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在‘尾声’和‘序幕’之间” 近几年来,“80年代”俨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80年代的亲历者纷纷重返、重访、重读80年代。在这些80年代的回忆、访谈和记述中,充满了怀旧的底色。8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段,与50—70年代以及90年代都不一样,仿佛80年代是前一个时代的尾声,同时又是后一个时代的前奏。  相似文献   

5.
鲁迅著名小说《祝福》,在情节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增加了序幕和尾声,使小说呈现出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独特结构,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祥林嫂之死也没有被简单化地归结为阶级压迫或这人那人之过,而是通过暗示、隐喻和象征将其放在当时广阔的时代背景里,进一步促成了主题的深刻与多元,同样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这都是从宏观上说的,在小说的微  相似文献   

6.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逐渐败落的封建家庭里,父亲曾在日本(?)官学校学习,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但是个失意军人,很早退休在家,经常骂人,对子女颇为严厉和专横。还经常聚集一些同样不得志的清客、幕僚,在家里吟诗赋词。“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曹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不愉快”的环境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曹禺自己说:“《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这些,为他以后创作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个家庭,同时又很有文化味,父亲爱舞文弄墨,继母酷爱戏剧,常带了曹禺去看各类戏。京戏、昆腔、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各种曲艺和“文明戏”(即早期的话剧),都使曹禺入迷,“看了戏后就和书房的小朋友们咿  相似文献   

7.
曹禺以巴赫的作为贯穿<雷雨>序幕和尾声的背景音乐,是别有深意和匠心的.但是几乎没有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音乐语言与文本的深层结构、精神内涵之间的深刻联系.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其的复调、和声、对位等多种手法的高超运用所营造出的极为复杂的音乐结构和相当深刻的思想情感,对曹禺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雷雨>有着明显的宗教氛围,突出了神秘与救赎的宗教精神.在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的设置上,曹禺犹如一位交响乐指挥,以丰富复杂的复调结构把冲突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8.
吴霞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1):81-84,99
《雷雨》自出版以来,其文本中的序幕与尾声被一再地删除。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干预下,《雷雨》文本原有的“忏悔”叙事语言、“罪恶与救赎”创作主题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分析了曹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画灵魂”的艺术手法。并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说明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厉史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一)曹禺“画灵魂”的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周朴园、繁漪、陈白露为例进行了分析。(二)谈曹禺如何吸收了外国戏剧艺术家的技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造中来的。(三)从中国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发展演变以及与同时代作家的比较中,论证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曹禺早期的创作实践出发,论述曹禺早期作品中“狭之笼”的总体意象,从场景和冲突揭示“狭之笼”对人的压制,并从“门”和“窗”的意象解释人物的精神突围。最后着重阐述剧作家的审美感受与“狭之笼”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这一意象在曹禺创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品要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揭示深刻丰富的社会人生世相,就须使剧场小舞台演绎为人生大舞台。因此,剧作家对“人”与“戏”关系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曹禺早期戏剧能够依据角色性格发言行动,突出合乎角色情感逻辑的细节,展示角色间互为作用力的关系,这是剧作家依托“人”“戏”关系成功营造“剧场性”的关键。曹禺后期的剧作,在人物塑造以及剧情建构方面与前期相比则呈弱化之状,由此造成的审美萎缩,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曹禺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化”的中国式创新;认为曹禺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复杂性丰富性上;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曹禺剧作的情节结构特征和人物形象特征,深化了对曹禺剧作的美学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接受视野中的曹禺剧作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曹禺剧作如何被“误读” ,二是造成这种“误读”的主客观原因。文章认为 ,对曹禺剧作的误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即来自内容方面的误读 ,来自表现技巧方面的误读 ,和来自剧场效果方面的误读。而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 ,时代的期待视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看来 ,对曹禺剧作的“误读”虽然迎合了时代期待视野 ,有利于当时观众的接受 ,但同时也将剧本所包孕的丰富内涵简单化了 ,而且导致了主题的单一和人物性格的扁平 ,甚至扭曲  相似文献   

14.
去了一趟天津,看到很多计划中想看的东西:梁启超的“饮冰室”、顾维钧故居、曹禺故居、曹禺当年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当教师时住的宿舍楼、1935年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南开中学首演《雷雨》时用的瑞廷礼堂……  相似文献   

15.
周万来 《新疆教育》2013,(7):105-105
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教学亦然。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堂课如果在尾声处敷衍了事,则可能会冲淡已收到的文本.1肯感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师生、同事的情感,有损自身的师德形象。但是,日常工作中许多老师人为的让充满博爱的语文课堂尾声、充满灵气的语文课堂尾声、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尾声,失去应有的情感,破坏应有的和谐。笔者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情”断尾声。课堂尾声断“情”的现象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学指导》2010,(5):117-117
为纪念曹禺诞辰一百周年,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等主办,巴金研究会、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协办的“经典与当代——纪念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于2010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7.
作品是作家灵魂高度自由,精神高度释放的心理活动产物。作家主体精神、心理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作品的产生,“原始情绪”是《雷雨》的一个不可否定的客观存在,是促使曹禺从事戏剧创作最深刻、最稳定、最强大的“原动力”。本文试图探析“原始情绪”的成因、内涵和表现以及与曹禺创作生命流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倾心于人物”——谈曹禺剧作中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那末,曹禺作为二位戏剧大师,他在刻划人物时用了些什么“心思”呢?他那些不  相似文献   

19.
王峰 《考试周刊》2010,(25):37-37
一、“序幕”设计类型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如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设计,是以学生为“演员”的一场“话剧”,作为“导演”的老师,如何拉开课堂的“序幕”对上好“话剧”的精彩上映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状态、个性体验等。  相似文献   

20.
曹禺剧作从《雷雨》到《原野》,始终表现了一种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在对人类命运的探幽与把握之间显示了其独特的追求。命运对人的主宰和人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曹禺剧作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而这正是曹禺剧作“说不尽”的魅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