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钊  刘宝  张继超 《收藏》2013,(8):82-87
中国金银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每一时期的金银器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徐州出土的汉代金银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金银器的发展轨迹。这些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鎏、错等方法用于装饰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重要的是,汉代金细工艺本身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尹钊  刘宝  张继超 《收藏》2013,(15):82-87
中国金银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每一时期的金银器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徐州出土的汉代金银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金银器的发展轨迹。这些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鎏、错等方法用于装饰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重要的是,汉代金细工艺本身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金银器制作始于商周,但在唐代以前金银器皿是很少的。唐代开始金银器兴盛起来。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金银器显示了唐王朝富丽堂皇、灿烂夺目的文化艺术,而金银器又代表了唐代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就目前来说国家发现的唐代金银器就有600多件,北方南方都有。  相似文献   

4.
西夏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项贵族奢华生活,也反映出西夏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西夏金银器在继承唐代传统工艺的同时,又受到宋、辽、金及回鹘文化的影响,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金银器制品。西夏金银器的生产,主要出现在西夏建国以后。随着党项人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党项贵族们对各种奢侈品的欲望也日趋强烈起来,特别是金银器。由  相似文献   

5.
蔡国声 《收藏界》2010,(10):109-110
金银器作为独立的器皿.此类工艺美术品在唐以前是比较少的,到了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开始辨盛起来,其制作精美且品种纹饰繁多,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它代表了我国历史上金银器制作水平的最高端。  相似文献   

6.
宋笑飞  张敏 《收藏界》2011,(5):111-114
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是甘肃玉门夏代古墓出土的金耳环,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金和银以其独特的材质美,被人们视为珍宝,成为财富的象征,历来被皇家权贵制成精美的器物、饰品。金银器又因其材料的特殊性,稳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之能够加工改制、花样翻新。因此,我国古代金银器传世的不多,主要来自考古发现,多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金银器达万余件。这些出土的金银器数量大,种类多,年代明确,省  相似文献   

7.
正宋明两代,商品经济发展带动了金银器制造业的兴盛。宋代金银器一改唐代雍容华贵之风,器形趋于精致小巧,显得典雅秀丽。随着金银器大量流入民间,其类型及装饰摆脱了域外文化影响,更具生活气息,呈现出本土化风格。明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造型美观,制作精细,装饰繁复。此时流行在金银器上镶嵌珍珠、宝石,产生了一系列的合璧产品,表现出浓艳华丽、富丽堂皇的特点。南京作为两宋时期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明初京师所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我国金  相似文献   

8.
刘丽文 《收藏》2013,(2):106-110
我国古代金银器以其材质贵重、纹饰华美、工艺精湛而深受人们的珍爱。唐代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金银器是富丽堂皇的唐代宫廷艺术的标志之一。1982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埋藏深约1.3米,出土银质酒瓮一口,瓮内装有各类银器,另有大银盒、盆、钗等堆放在银瓮的西侧。该窖藏出土银器共计950余件,有酒瓮、盆、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简、鎏金酒令筹、托、碗、盒、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中旬,上海豫园连续多日举办了南京博物馆馆藏的100多件金银器珍品展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并引发了沪上一阵金银器收藏热。金银器一直是收藏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门类。金与银都属于稀有的贵金属,它们具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柔软,易于加工,因而深受人们欢迎。金银器又具有不易氧化和耐腐蚀的特性,历经千年,仍新亮如初,因此不少金银制品代代相传,成为传世之宝。虽然目前一些造型和品质俱佳的金银器在收藏市场上不易觅  相似文献   

10.
王永彪 《收藏》2006,(10):90-93
建国以来,常德境内先后发现了一批元代窖藏和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元代金银器。金银器多为杯,碗等器具和饰件,其中22件(套)颜具特色,出土地点明确,并于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组确认定级,现与藏友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