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根华 《教师》2012,(9):64-64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说过“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人手,从基本训练人手。”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课文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学子》2012,(4):22-24
语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学科,有人曾说过,在优质课中展示最好的是语文课,展示最差的也是语文课。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就犹如那一枝独秀,花样翻新不断,各类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教学状况可谓甚为状观。当大家都在揣摩如何教语文时,我们是否能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真实成长?  相似文献   

3.
齐丽娜 《现代语文》2008,(1):105-106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写了这么多的作文,其写作能力还并没有得到普遍提高?一遇作文学生仍然一筹莫展呢?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语文教育“高效低耗”的现象:“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4.
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育的价值也要通过培养的人的价值来衡量。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原点。因此有利于学生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生正面影响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当下语文教育必须进行深度反思,搞题海战役,加班加点,最后给学生留下的是语文知识、语文素养,还是解题规律?我们不得而知。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是把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忘光了之后还留下来的东西。当学生把语文知识解题技巧等忘光了之后,他们还剩下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的出路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作了明确回答。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它的名字就叫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书名可以看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预期,新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之下,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确实有必要“审视”一下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并从这种“审视”中找出改革与发展的出路。从1949年到…  相似文献   

6.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这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  相似文献   

7.
现在谁都会说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语文阅读课究竟要学生获得什么、发展学生的哪一“面”?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是语文阅读课内容选择的根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假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何以谈得上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也就更加谈不上语文教育的成功。对于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让学生多学一些语文知识,才能自如地应对考试,才能看到教师的业绩,才能让学校放心、  相似文献   

9.
常听见有人评课说某人的这节课很有语文味。语文是什么味道的呢?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说语文味就是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得到很好提高的课堂渗透出来的气氛。语文教师应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简简单单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怎样衡量一节课是否有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0.
王娟 《现代语文》2007,(1):72-72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随着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应从那些办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如今.许多小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和语文教师对此也忧虑重重。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有人说,素质教育时,有些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有人说,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在给人们及时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其不好的一面影响了孩子们:有人说……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切归结为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及少得可怜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2.
拷问之一:真语文?假语文? 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你会发现,学生的分数确乎在不断地提高,而我们的教师却越教越累。学生越来越厌学,语文甚至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人文性最强、内容最丰富、最有光彩的学科。静下心来,痛定思痛,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哪里是在教语文。我们只不过是领着学生日复一日地在做题罢了,即使在说。也是在说着应对试题的话。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语文课如何上?如何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个性美?如何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何处理好传统与改革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我们在教学实际中作艰辛的探索。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法,让人鼓舞。《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突出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了语文教材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出时代特征与现代意识,注重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原以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语文教育可以从此摆脱困境、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14.
姚雅丽 《广西教育》2006,(3A):19-19
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情感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唤醒学生心灵,让学生体味生命关怀、感受生命的最佳途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生命的价值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好多年了,全国上下也搞得轰轰烈烈,可谓甚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为什么至今还是成效甚微,问题多多?为什么我们想方设法教来教去,而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很难提高?为什么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国民的语文素养及道德水准竟是如此低劣?在各科教育中,为什么受指责最多最严重的就是语文?为什么人们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无奈感叹?为什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工作了几十年,却没有打造出大师级的人物?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是语文教育使命的迷失。课堂教学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感受生命价值的过程。为此,应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快乐与感动,每一次的创造与成功。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精神的源泉流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焕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蒋毅 《现代语文》2011,(12):89-8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向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可以说,创新能力就是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无疑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假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又何谈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和语文的成功呢?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使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综观目前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并不令人乐现。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的出路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作了明确回答。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它的名字就叫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书名可以看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预期,新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落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呢?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投入呢?首先,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不爱孩子,那就去另找一个工作,决不要去当教师。可见,爱学生这对一个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20.
郭洪芝  单寿波 《时代教育》2006,(12):128-12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把“语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首要的地位。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