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学伊始,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三(5)班 的班主任。此班的情况我早有耳闻,学生人 数全校最多,班级纪律、学习情况非常糟 糕。为了尽快扭转班级的落后面貌,我灵机 一动,何不尝试以“循环日记”为突破口建 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放飞学生的心灵,进 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为了激励学生写好日记,我在“循环日 记”本的封面上题写了“从生活处学习,在 日记中成长”;为了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 作用,我还亲自在“循环日记”本的第一页 写好卷首语。经过充分的宣传发动,我班的 “循环日记”新鲜“出笼”了。  相似文献   

2.
一、做一个好榜样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让学生读我前一天写的日记。于是,日记也成了我每天的作业,而且我的每一篇日记都精心选材,因为我担负着“改变日记现状”的重任。我的日记有时是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精彩的回答;有时是上学路上的一道风景;有时是家里饭桌上的一次闲聊;有时是看书后的一些体会等等。我的日记彻底改变了学生对日记的看法,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日记内容。父母的叮咛,一张照片,一个眼神,一次活动,一个想法……嬉笑怒骂都被学生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我告诉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经历、想法,任凭挥洒,日记就这么简单。“原来,这就是…  相似文献   

3.
一、“数学日记”之旅一: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从一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开始写数学日记,回顾这六年的数学日记之旅,真是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对于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指导我从“盲目”的试验到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形式也渐渐由“单一”到“丰富”,在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宛海社 《辅导员》2009,(19):50-50
为了把“三省教育”开展得更加深入,“三省”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巩固“三省”教育的成果,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写“三省”日记(有时是写周记)。作为学生日记的第一读者,也从中分享着学生在践行“三省”中的苦与乐。那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日记,让我欣喜,让我惭愧,让我感动,让我思索……  相似文献   

5.
李朝嵘 《广东教育》2009,(10):56-57
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日记是一个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教师们对日记“情有独钟”,但相当多的学生却“胃口全无”。每教一届学生,我都要求他们写日记,通常要求两天一篇。但是每次面对交上来的日记,自己都会觉得苦恼:字迹潦草不堪,难以辨认;内容空洞无物,似“流水帐”;语言干瘪苍白,读着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6.
日记是写作的基础,写好日记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所在.通过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日记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日记魅力,唤发他们想写日记的欲望;教授学生写作方法,掌握写好日记的窍门;善于正面评价激励,使学生养成写好日记的习惯,做到“我手写我心”,爱上写作文,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记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获取知识,而且能锻炼他们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大有裨益。可事实上,学生对日记的看法大相径庭:有的学生认为日记可以展示自己的文采;有的学生认为日记不过是任务而已;也有学生认为写日记简直就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一天,我批到这么一篇日记:“日记就相我的父亲你为什么这么冷库令我害怕不我不是胆小鬼中有一天我会和你成为好朋友”。看着这篇无标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日记,我哭笑不得。我想,如果该学生站在面前说不定日…  相似文献   

8.
走进新课程后的今天.“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我欣喜地发现,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数学日记”中的内容,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教育目的也自然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我校“数学小课题研究”的特色活动之一,学校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写。我任教二年级(1)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按理说,还没有教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义务”。但为了及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我从二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开始了写“数学日记”的尝试与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是语文。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我一直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学生却常常“偷工减料”,写上几行就一交了之,甚至连回过头来看一眼都不看;如果有一次日记老师没来得及批阅,下次日记就会有个别学生不交……学生明显缺乏写作动力。为什么会这样?我反思良久,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互动评价机制”,缺少一个学生晾晒日记和心灵成长的平台。于是,本学期我改为让学生写循环日记,让一本本日记在各小组的学生间流转起来,使之成为汇集学生真情和智慧的小河,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两篇学生日记,都是写“青春痘”问题的,可两篇日记的主题完全不同。一篇姬逍熙的,标题是《我的感激》;一篇李小欣的,标题是《我的烦恼》。两篇日记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日记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轨迹,学生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言所行所思所感——一写进日记。由于每天写日记,“吾日三省吾身”,提笔时就会自问;今天做了什么?是错是对7为什么会错?这样天天写,日日思,学生的思想就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由困惑逐渐变为清醒。有个刚从农村转学来的学生参加了朋友生日后,触景生情,在日记中写道:“我真为秋菊有这样的家庭而羡慕,我妈没有让我吹过一次生日蜡烛,没有许我吃过一口生日蛋糕,我没有妈妈,就像一个孤儿……”第_二学期,这个学生在日记里说:“活动课时,木小心把妈妈亲手给我做的衬…  相似文献   

13.
“今天晚上写一篇日记。”通常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布置日记作业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时常会叹口气:“哎!又是日记。”日记属自由习作,指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爱写的。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可为什么学生们却不感兴趣呢?我想,原因出在老师设置日记的漫无目的和缺乏技巧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爱写日记,会写日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两史一情”教育,去年寒假后,我在三年级开始指导学生记《新闻日记》。一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坚持记《新闻日记》,既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经常看报纸,收看收听新闻节目的好习惯,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既使学生受到先进事迹的熏陶,又增强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既练习了书写、记录,又提高了写作水平。这确实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收看半小时“新闻节目”,记一条《新闻日记》。开始,有的学生掌握不了“看”“听”的时间,往往计划落空。我就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日记,每个小学生都会写,但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写着写着,渐渐地失去了兴趣,慢慢地成了一种“有点讨厌”的负担,应付了事!这是因为他们写日记的种类很单一,总停留在写“一天中有意义的事”上。又因为身边不可能天天发生“有意义的事”,就理所当然“没的写”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写“花样日记”,不但能激发兴趣,处处逢源有材料可写,还能写出数量多、质量好的日记来。我常常引导学生写下面的“花样日记”。  相似文献   

16.
我以“系列日记”这种方式进行习作教学研究已经好几个年头了。起初,我把着力点放在激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观察、想像、探究、创新和交流能力上,先后有十几篇专题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后来,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问题上,我觉得“系列日记”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于是,“感恩日记”、“日行一善”等活动形式先后被我引入课堂,以此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学生一人写教师一人看”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我在近几年来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实施了“分组合本”式作文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合本”作文训练方式,是受学生轮流记载班级日记一事的启迪而采取的。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把语文教学和班务工作结合起来,从1984年起我把由学生干部记录的条文式班级日记改为由全班同学轮流执笔的散文式班级日记。过去条文式班级日记只记录一些“迟到缺席”、“课堂纪律”、“表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打下一个很好的写作基础,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我决定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想只有平时注重“量”的积累,有一天才会有“质”的飞跃。可是,当我有一天,在浏览学生的日记发现“我讨厌语文老师布置的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作业”时,我惊呆了,原来我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经过反思和与学生交心,我恍然大悟:原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才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我“悬崖勒马”,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不受欢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班级日记》是“遥控班主任”的第一手材料,是班委带领班级成员搞好自主管理的重要依据。“班级日记”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先要求班干部轮流记录,然后由学生根据学号顺序轮流写作。班级日记内容除保留值日班长对日常生活情况的记录外逐渐转向“对违纪事件的评述”。对“良好班风的渴求与颂扬”,对“班级活动的安排与设想”,对“同学及记录人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的介绍评价”。对“身边同学闪光点的挖掘”,等等。有了这第一手材料便能针对班级情况,对症下药及时教育指导。根据《班级日记》,开展主题班会;根据《班级日记》,了解学生动态;利用《班级日记》,促使学生自省;根据《班级日记》,巧设角色,根据《班级日记》,妙用惩罚;根据《班级日记》,引导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班级日记》,与家长交流,达成教育共识,等等。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写日记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条件。近几年来,我努力在“培养学生写日记兴趣”上下工夫,对所教班级的日记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激励 教师不断给予学生激励,实行“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能消除学生对日记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日记氛围”。在我们班,每周都有结合日记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