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缪荃孙在金石学上的成就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自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生。早年随侍其父缪焕章游宦四川,于同治六年(1867)考中四川乡试举人。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入翰林院。历官顺天乡试分校、国史馆纂修、总纂。后因遭人排挤,愤而辞官。自此以教读为业,先后主讲梁溪南菁书院、济南泺源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常州龙城书院。晚年曾东渡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主持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馆务。辛亥革命后,长期寓居上海。民国3年(1914)开清史馆,担任总纂,条举大纲,创设新例,并亲手撰定了六类传稿,…  相似文献   

2.
洪亮吉(1746—1809),清中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曾任编修、贵州学政等职。嘉庆四年(1799年),因抨击时政,被遣戍伊犁,次年赦归,归里后,曾主讲于旌德洋川书院和扬州梅花书院。  相似文献   

3.
汪汉溪(1874-1924年),字龙标,浙江温州人.早年毕业于梅溪书院,曾应试考中秀才.后在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任庶务。1899年,南洋公学监院、美国牧师福开森买下惨淡经营的《新闻报》不久,委任汪汉溪为总经理。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清著名的民间报人,汪康年先后创立过6家报刊,撰写并刊登大量文章,阐明其改革救国的思想,向当政者建言献策。他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晚清时期政治改革思潮的启蒙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汪康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向读者完整展现了汪康年的人生轨迹、思想历程和政治影响。该书的出版是汪康年研究领域的新贡献,为晚清思想、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5.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09,(10):3-3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一名庆同,又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幼年人私塾,十七岁中秀才。一八九七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后因参加反清革命活动遭缉捕,东渡日本留学。一九零三年回国,在安徽组织爱国会,被清政府强行解散。  相似文献   

6.
东吴大学的起源──上海中西书院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中西书院(TheAnjo—ChineseMetho山stCollege,Shan@ai)与苏州博习书院和宫巷中西书院共同构成了东吴大学的三个源头。有关中西书院的历史.学界已作过一些研究。①这些研究当然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其所本之资料多取自《万国公报》,而该报在隶属广学会后对中西书院甚少报道。这样,人们对中西书院整个发展过程仍不免有难窥全豹之感。本文力图在较为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历史作进一步的探索。(-)上海中西书院由美国监理会(hi山Mt山*1StEPiscopalChurch)传教士林乐知创办。林乐知(YoungJohnAlien),1836年1月3日出…  相似文献   

7.
蒙古肇基朔漠,文教不兴,在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后,因受汉文化的影响,文教才得到长足发展,但科举制却长期处于停废状态,故元代的教育(特别是儒学教育)常被人诟病为一团糟。其实,并不尽然,如元代的书院就极为繁荣,甚至大大超过了唐宋时代。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其名始见于唐代。唐玄宗于开元六年( 718)设立丽正殿书院,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但这是设于朝省的藏书与修书的机构,与汉代的东观、兰台,清代的文渊阁相同,并非士人肄业的地方。唐代也有一些私人读书处称书院,见于唐人诗篇…  相似文献   

8.
《北山独游记》是体现张裕钊散文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张裕钊(公元1823年-1894年),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等地书院。他是桐城派后期的一位重要作家,长于文章,精于书法,为文主张以意为主,辞副其意,气举其辞,文笔雅洁逸美,每有议论则温敦涵远、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出版溯源——纪念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盛宣怀上奏清政府,动议成立译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聘请张元济为主任。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经费紧张,译书院停办。(一)南洋公学译书?..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全集》(十卷本)出版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史料》2007,(4):80-81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清政府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维新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并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变法失败,被革职,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主事,主持出版严复译《原富》等一批学术名著和教学用书。在此期间,曾兼任公学代总理职。  相似文献   

11.
清代起居注官与钱大昕的《讲筵日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辛楣,又字及之,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广东学政等。四十八岁归里,历主钟山、娄东、紫阳诸书院。是清中叶与惠栋、戴震鼎足而立的一代儒宗。代表作有《廿二史考异》、《声类》、《疑年录》、《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及《潜研堂集》等,一生著述丰硕,生前即有刻本多种行世。钱氏殁后,其次子东塾于嘉庆十一、二年(1806—1807)间,汇集其父著述共17种250余卷,刻成《潜研堂全书》行世;光绪十年(1…  相似文献   

12.
据1986年版《崂山县志》记载:(青岛市)崂山地区共有康成书院、华阳书院、下书院、(三树堂)书院、石屋书院、青峪书院六处书院。康成书院在不其山东麓,为东汉经学家郑玄所建,现属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华阳书院位于华楼山南麓,据明崇祯年间黄宗昌所著的《崂山志》载:“华阳书院据山之半,  相似文献   

13.
张国淦先生祖籍湖北蒲圻,字乾若、仲嘉,号石公,生于清光绪二年,即丙子年(公元1876年)闰五月十六日。父学诚公曾在湘军充营文书,举县主薄,转皖南牙厘总局及芜湖分局任职。先生自幼随父侨居安徽,及长游学于豫燕。1902年先生26岁,中光绪壬寅科省乡试举人。1904年考取内阁中书,因母病退芜湖,任教燕山书院,时为沪报撰文。1906年授礼部礼学馆纂修,同年清政府设考察政治馆(后改名宪政编查论),其师宝熙主之,召先生为馆员。先生撰辽吉政务言论在沪报发表。又上书督抚程德全论述黑龙江政务兴革,深受赞赏。1907年招任黑龙江抚院文案…  相似文献   

14.
焦山书藏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之藏书机构,除官方和私家藏书外,尚有书院与寺院藏书。藏书于名山古刹者,可谓代有。其人。唐白居易分藏其集于庐山东林寺,孙珠得(古文苑)于佛龛等等,此之谓也。然向来研究官方藏书和私家藏书者多,而探讨寺院与书院藏书者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焦山藏书的考述,以求抛砖引玉。1焦山书藏之缘起焦山书藏乃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所创建。他在嘉庆10年(1810年)于杭州灵隐寺设立灵隐书藏后,就设想在镇江焦山再建焦山书藏,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嘉庆18年(181年),阮元任漕运总督,在瓜洲与焦山诗僧借庵、翠屏洲诗人王柳村“论诗之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图书馆》2001,(1):70-75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建筑之后,充分肯字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6):30-36
文章对比了史学和新闻学对汪康年的研究,认为汪康年是一位被新闻史误读的报人。史学研究认为,汪康年是一名维新派人士,汪梁之争是学术之争、管理权之争,汪康年是张之洞的代理人的说法不正确;新闻史研究认为,汪康年是洋务派人士,汪梁之争是维新派和洋务派之争,汪康年是张之洞的代理人。文章重点探讨了汪康年被误读的的深层次原因:即研究范式、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汪康年的被误读。学科的差异性和评价主体的差异性并不能成为误读汪康年的借口,新闻史研究要遵守史学研究的规范,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上,曾有许多新闻机构、编辑、记者走出国门。与国外新闻界交流、访问的事例,这种活动扩大了自己的认识,又可取得先进的经验。然而,这种活动究竟肇始于何时?几乎没有新闻史的论著提及。笔者在检阅近代报业名人汪康年交往的书信集《汪康年师友书札》,并参照其他资料后认为:1898年1月《时务报》总理汪康年,翻译曾广铨的访日应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对外新闻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县城北2500米,与河南睢阳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的白鹿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背靠巍峨秀丽的中岳嵩山,前有山溪汇流,东西则峦峰环拱,千年古柏郁荫,唐代巨碑挺峙,环境古幽,景色宜人。书院前身是北魏孝帝太和八年(484)建立的嵩阳寺,隋帝时改作嵩阳观,为佛、道二教活动的地方。五代时期,战乱叠起,不少学士人在此隐居,他们深感教育乏传,遂把办学校、授儒教视为己任。到后周时正式建立太乙书院,收徒讲学,此即嵩阳书院的起始。  相似文献   

19.
陈尚敏 《档案》2023,(2):22-29
光绪九年(1883年),陕甘总督谭钟麟、甘肃学政陆廷黻在省会兰州创立求古书院,以“专课经解、诗赋”。两年后,在甘州府附郭张掖县置分院,亦即河西讲舍。求古书院为甘肃省省级书院,其招生面向全省。“河西五郡”距离省城较远,影响了上述地区士子到求古书院肄业,因而在其适中之地张掖创建河西讲舍。“河西五郡”是指凉州、甘州、西宁三府和肃州、安西两直隶州。求古书院的创建本就在晚清急剧变革的时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求古书院就被改制了。作为传统教育机构,求古书院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作为省级书院,它在甘肃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自然其历史需要追溯、史实亦需重建。文章就求古书院创建缘起、置立分院以及招生、考课、日常教学与山长选聘诸问题予以考述。  相似文献   

20.
杨娟 《新闻记者》2006,(5):71-73
1898年3月,《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写信给报纸总理汪康年,口气绝然:“非兄辞,则弟辞;非弟辞,则兄辞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