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够红  徐国根 《精武》2012,(32):3-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浪费严重与群众锻炼场所缺乏”这一主要矛盾以及高校体育场馆在营销中出现的问题;从关系营销视角去探寻高校体育场馆营销策略以期为高校体育场馆发挥作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8,(2):64-66
基于4R营销理论下,探讨高校体育场馆关系营销对于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体验升华的营销策略,探索适应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有效路径。结论如下:构建动态市场反应系统和推动员工忠诚度来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反应;优化服务产品和提高场馆品牌效应来建立高校体育场馆与顾客的关联;通过CRM系统和互联网+场馆的平台来构建扁平化的营销体系,增强高校体育场馆与顾客的关系;提高让渡价值和社会效益来促使回报的最优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基本情况及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体验经济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营销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以消费者体验为基点,对高校体育场馆产业"产品"进行设计;以消费者体验为基点,对高校体育场馆产业"产品"的信息传递渠道进行创新。从消费者、信息渠道、体验氛围等方面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指出:大型体育场馆应引进BOT融资模式、无形资产融资模式、体育彩票融资模式及其他等多种融资模式;积极探索法人公司治理模式、物业管理模式和托管模式等管理模式;更新营销理念,树立服务营销意识,改革营销组织,创新营销组合策略,以及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等,以促进营销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服务内容日渐丰富,与顾客间接触的范围不断扩大。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面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复杂的新需求,在服务营销的理念下,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的内涵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推出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营销之5PS策略。  相似文献   

6.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就自媒体时代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微博营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微博营销存在缺乏互动性、营销信息扩散度低、营销手段创新不够等问题。提出建立官方网站、坚持及时更新、提高微博关注度、微上和微外营销相结合、采用社会化整合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广东省大型体育场馆的主要营销活动现状,选取广东3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6场不同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参加不同活动的观众进行调查,获悉观众在参与体育场馆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场馆营销的影响有性别因素、年龄因素、观众月收入情况因素、个人兴趣爱好因素;体育场馆活动本身产生的具体影响有票价、活动影响力及规模、活动时间的安排、用餐便利性、住宿便利性,并形成最终结论与建议,旨在为推动体育场馆的现实运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体育场馆多元化改革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发展的态势.论文采用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场馆的基本定位,从目标定位、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投资主体、经营方式、服务质量、营销手段、服务定价与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为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提出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实施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的设想,并进一步对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行论证,构建出管理体制科学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经营方式灵活化、开放安排信息化、收费标准适度化、宣传营销多元化的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以期为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的有效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以及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断提高,针对此种发展现状,对于高校体育场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需求。为了推进高校体育场馆在新的消费模式下更合理地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现状,并充分结合消费升级的背景,进一步总结出新时期下高校体育场馆的营销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