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寻烦恼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几乎所有俗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段佛家偈文。大概意思可能是说,人世间的烦恼都是由心而生吧?如果经过锻炼,人的心念能做到不起分别之心,对外界的表象不起幻念,做到不取不舍不染,这个人就算是摆脱烦恼了。现代人常常遇事时,多喜欢用自己的立场,对某事乱加判断,明明是一件很简单明了的事,却非要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使事情变得复杂不堪。去年笔者和朋友到黄山旅游。走到山顶处,几人兴致很高,便席地而坐,把带来的果酒、罐头、吃食拿出,就地开了个野餐会。这时其中一人忽然看见对面山顶上站…  相似文献   

2.
快乐是什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快乐是财富?是欲望的满足这都不能算确切,财富和欲望的满足只能算作是快乐的一丝曙光,却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快乐本身都不具有任何的意义。而且欲望更是快乐的大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快乐恰恰就是认识你自己的过程。就拿佛家的一个故事说来:慧能大师听众僧讲法辩“风”与“幡”的关系,有的说是“风”动,有的说是“幡”动,相持不下,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心不动,念不生,意不动,欲不生。…  相似文献   

3.
前臂伸肌劳损或称肱骨外上髁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又有“网球肘”之称,在我国运动员中是常见的症候。本病主要临床特点是肘部疼痛,“反拍”时动度受限、疼痛、伸肌痉挛。起病多为隐袭性,疼痛强度不一,且多是恒定的,作拧毛巾动作时常失控性丢落物品。多年来对该病无准确可靠的治疗方法。本人自一九七六年——一九八三年对这一疾患开  相似文献   

4.
佛家在学术界也称释家,“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觉悟了“道”的智慧的人。佛家着重于人的心灵活动,探索和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去认识和运用“空”的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空”与道家的“无”虽在名词上各异,  相似文献   

5.
自古佛、道都重视意念和内气的修炼,佛家追求“成佛”,道家追求“修仙”,佛道寻找经络、穴位畅通的功法,使人体经络通畅而益寿延年。佛家脉轮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三十六轮,如顶轮、眉轮、颈轮、心轮、脐轮等等,佛家修炼“法轮常转”。道家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气是通过任督二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运行的,道家修炼“内丹术”。  相似文献   

6.
清浊动静图9.清浊动静图大道生一气,一气中分阴阳。阴浊而阳清,雌黑而雄白。知其自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乃为内外兼备、性命双修。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则无滞无碍,气息归根。10.涵养本源图千圣一心,万古一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本原即真心,心为君,君安则形体平和,疾患不生,故气功修持的源头在于修心,老子曰:"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儒、释、道三家也共同将修心视为根本。涵养本源有多法:其一为观窍:儒家称"灵台"窍,道家言"灵关"窍,佛家讲"灵山"窍,皆指同一心源。眼要常观,耳要常听此窍.舌要常…  相似文献   

7.
烦恼即菩提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很多人不断争取,与人竞争、计较,顺利成功了,便会感到快乐、骄傲;不幸碰到挫折和失败,烦'IN便会立刻产生。这时,如何面对烦恼,解决烦恼,便因个人的智慧而有种种不同的结局。年轻的时候曾去过一座寺庙,发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五个红字:烦恼即菩提。当时觉得这五个字说得真好,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烦恼不如意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烦恼也能让人增长智慧。只有经历过苦恼和磨难,我们才能对人生获得启发、有所顿悟(在佛经中,“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正>王宗岳《太极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意思是说,有人习练太极拳多年,已然具备纯熟功夫,但和人推手、技击时化不掉对方的劲,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是未能体悟和解决“双重”问题的缘故。推手技击时“双重”会导致“自为人制”。不能运化,“双重”是因,“自为人制”和“不能运化”是果。对“双重”问题,很多人都有所论述,对“双重”的理解也因功夫深浅、体悟不同、角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结果为导向,对“自为人制”的阐释鲜有所闻。  相似文献   

9.
大智大勇     
正佛法是修习人生的智慧。当年释迦摩尼由人而至佛陀之境,就是因为拥有了这种智慧。有了智慧,人生就圆满了。智慧的产生,是人人可以修佛的基础,它源于人人先天具备的思考能力,佛家称之为"心"。所以,佛家有云,"直指人心"。修行的法门简单到了最基本的层面,无需任何外求。既然如此简单世人为什么还不能看破放下,回归自心呢?第一种情况,世人皆迷于五欲六尘之中,于纷繁的世相中不辨方向,是以不得解脱。第二种情况,虽读佛家经典,皆因不能深信而不能了悟,是以不能明心见性。祖师大德云:"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于佛法中明师的指引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棋禅一味     
禅宗把人生的烦恼与解悟,都放在一个“心”字上,以平常之心,看世事纷纭。人生如此,棋何尝不是这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宋翱南 《武当》2005,(10):57-58
和尚头顶上如同黄豆大的烧点,是寺院长老用燃着的香烙在信徒头顶上的印记,俗称香疤,佛家叫“爇(ruo)顶”。其出处于《大佛顶首楞严经》:“若我灭后,共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梵语指修禅定),能于如来形象  相似文献   

12.
游玄德  黄建军 《武当》2009,(8):46-47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是老子在经中提出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指无形无质的虚无。老子之言无而非无,犹佛家之言空而不空。无之为用,在于由无生有,“无”为万物之始,首先它是“道”的先天之体。其次它还是道生运衍化后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与“有”互依互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由“无”有了“有”,之后,“有”继生“有”,有有相生,曰为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13.
张美芳 《收藏》2009,(1):45-46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焚香是佛事活动中必有的内容。佛家有一种修持为“经行”,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谓之“行香”。那么,什么样的香炉更方便随时手执行走,从而达到“无处不生香”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6,(3):6-6
出现在这期封面上的三个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三个人事业上,生活上的难题和烦恼都因此而生。  相似文献   

15.
睡仙功     
一、简介 佛家以“坐功”见长,少数高僧大德,可以数十年不卧倒在床上,称之“不倒单”(俗称不倒丹有误)。在“未到地定”以前,可以一坐数小时、数天,“未到地定”以后,可以一坐数天甚至数十天。昔日,禅门大德虚云老和尚在泰国化缘,一坐十几天,轰动泰国。其高足沩仰宗祖师宣化上人一坐少则几天,长则数十天不动。  相似文献   

16.
两飞一托     
棋上的品味,确实不易。别的不说,单说这品味的必备条件之一“能够静得下心来”,这就不是谁都具备的功夫。今天,信息太多,一会儿美国人斯诺登一石激起干层浪,一会儿埃及因“总统”而致全国大乱,如果您每天都要浏览新闻甚至是关心时事的话,那么,静下心来在盘上品品棋味,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17.
规则杂谈     
信任制记分 一般的业余和专业的网球比赛中,在没有裁判员的情况下,常会因双方记分不统一而出现争执。这在信任制比赛中,是常见的问题。欧洲一些国家经常用简单的“球算”,或者用一张纸等方法来让信任制比赛中的双方队员记住比分。但我国还未意识到在场地设备上要适应各种比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归性地。即意念情志的纷杂为顺,净化返朴为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所谓“顺去生人生物”,为顺三关;由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此所谓“逆来成佛成仙”,为...  相似文献   

19.
快乐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良好的心态在生活中的体现,是实现快乐的生活境界,也是生活的一种感受。我曾在烦恼里生活过一阵子。当时一位朋友问我:“烦恼会不会因为你烦恼而使你变成快乐?”我摇了摇头。朋友说:“其实烦恼是生活,快乐也是生活,为什么不快乐起来生活呢?”我听了若有所悟。朋友进一步说:“到底是谁在不快乐呢?”我说是我。朋友微微一笑,“平日里总说放下放下,其实就是放不下这个我。想一想,若心上没有这个我,你还会不快乐吗?”如今的生活里,人们的快乐似乎越来越少。不止一次地听人这么说:“生活很累很疲惫,怎么活也活…  相似文献   

20.
迷途英雄     
凉雨 《当代体育》2008,(7):22-25
自从1998年之后,总决赛上第一次没有“鲨鱼”或者是“石佛”的身影,这两个人轮番把总冠军奖杯当作私家品收藏的时代结束之后,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在总决赛上出现由两个高中直接进入NBA的球员担任各自球队领袖。去年一个身穿23号的高中跳级生被一个上了四年大学的球员好好羞辱了一把,但今年不一样,这两个人中间肯定会有一个胜利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