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甘膦在纳米TiO2-CNT/Pt复合膜电极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nanoTiO2/CNT复合膜和电化学扫描电沉积法制备在Ti基体上的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nanoTiO2-CNT/Pt)复合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均为5-10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表明,常温常压下nanoTiO2-CNT/Pt复合膜电极对双甘膦的电化学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复合催化剂对双甘膦的电氧化的高催化活性可归因于nanoTiO2、CNT和Pt纳米粒子的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CuSO4.5H2O和NH3.H2O为反应物,利用室温液相法可控合成出CuO纳米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的形貌和尺寸可以通过NH3.H2O浓度的变化来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FeCl2·4H2O为原料,水合肼为沉淀剂和形貌控制剂,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出Fe3O4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并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FeCl2·4H2O]:[N2H4·H2O]、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Zn(Ac)2·2H2O和NH3·H2O为原料,以Zn(NH3)4(Ac)2为前驱体,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多柱氧化锌。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形成氧化锌微晶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5.
在水热条件下,用CoCl2·6H2O、对氨基苯磺酸和4,4’-联吡啶自组装合成了三维配位聚合物{[Co(4,4’-bipy)(H2O)4](4-abs)2·2H2O}n(4,4’-bipy=4,4’-Bipyridine,4-abs=4-Aminobenzene—sulfonate)1,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362(9)A,b=8.007(6)A,c=15.639(12)A,β=92.797(11),V=1421(2)A^3,Z=2,Mr=687.47,Dc=1.607g/cm^3,F(000)=702,μ=0.827mm^-1,R1=0.0574,wR2=0.0876.  相似文献   

6.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Pd/Al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Pd在载体Al2O3中的分布状态和价态.结果表明纳米尺寸的Pd颗粒主要以单质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Al2O3上,部分呈氧化态.  相似文献   

7.
在乙醇水溶液中以4-氯苯氧乙酸、邻菲啉、Cu(NO3)2.3H2O为反应物合成了配合物[Cu(phen)2(H2O)](NO3)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264 2(5)nm,b=0.728 10(15)nm,c=1.661 4(3)...  相似文献   

8.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金属/半导体FeX(In2O3)1-X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衍射(ED),透过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微结构;用能散X射线谱(EDAX)分析样品成份。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尺度的Fe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非晶态In2O3中,退火可使In2O3晶化。其晶格常数与Fe的体积份数有关;退火可使Fe颗粒长大,晶格完整度有所提高,由超顺磁性变为铁磁性。  相似文献   

9.
以Zn Cl2、Na HCO3和Na Y沸石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等工序制备出Zn O/Na Y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发现20-30 nm氧化锌粒子负载在Na Y沸石表面。制备的材料具有抗大肠杆菌功能,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将大肠杆菌完全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0.
Fe3O4/PPy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兼有无机纳米磁性材料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优异性能于一体且极具应用潜力的新材料,在传感器、电磁屏蔽、生物医药、离子交换树脂等领域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Fe3O4与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电化学合成法、自组装法以及超声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并指出了Fe3O4/PPy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还原固定铬对Cr(VI)污染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筛选获得一株Cr(VI)还原菌株XMCr-6,并对其生物还原固定Cr(VI)进行了研究。动力学实验显示Cr(VI)是先还原,然后吸附固定在细胞表面。XPS分析表明铬在细胞表面主要是以三价的形式存在,高分辨透射电镜结合能谱分析进一步证实是形成Cr2O3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2.
以Keggin型杂多酸(α-SiW12O404)-和咪唑镍配离子[Ni(im6)]2+为结构基元,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i(im)62](α-SiW12O40).3H2O(1),并用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用热重分析法和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性质.阳离子[Ni(im)62]+和阴离子(α-SiW12O404)-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等超分子作用力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N2物理吸附、XRD和空气热重对Cu-ZnO/Al2O3甘油加氢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后催化剂主要由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物相组成,经过600℃焙烧4 h后,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生成的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全部分解为CuO.在500℃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79 m^2/g)和孔容(0.36 cm^3/g).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与钐(Ⅲ)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链状配合物[Sm2(tsglyO)6(H2O)4]·3H2O(tsglyO=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两个Sm(Ⅲ)原子[Sm1、Sm2]分别与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的羧基氧原子及水分子配位,形成双核单元结构.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采用双单齿和双齿鳌合桥联配位模式将双核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维聚合链.链间通过氢键作用力组装为3D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季铵盐羧酸配体HCbpBr(Cbp=N-(4-羧苄基)吡啶盐)与CuCl2·2H2O反应,合成了化合物[CuCl2(H2O)2][(Cbp)2]·H2O(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2537(19),b=14.750(3),c=22.046(4),V=3009.0(10)3,Z=4,μ=0.946mm-1,Dc=1.357Mg/m3,T=291(2)K,分子式:C26H28Cl2CuN2O7,Mr=614.95,F(000)=1268,S=1.046,R=0.0854,wR=0.1369在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Cu2+与两个Cl-离子和两个H2O分子进行配位,形成四面体配位构型,羧酸配体以内盐的形式游离存在,配位的H2O分子与客体H2O分子及羧酸上的O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经典O-H···O氢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u2(phen)(ipt)2]2n.nH2O(ipt=isophthalate,phen=1,10-phenanthro-lin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2.338(3),b=12.167(3),c=18.167(4),β=111.686(14)°,V=2534.1(10)3,C28H18Cu2N2O9,Mr=653.52,Dc=1.712g/cm3,F(000)=1320,Z=4,R1=0.0443,wR2=0.0853.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含能配合物Ni3(3-atrz)6]Ni(pda)2]3·12H2O(1)(3-atrz=3-氨-1,2,4-三唑。pda=吡啶-2,6-二甲酸),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中性结构单元:[Nia(3-atrz)6(H2O)d和[Ni(pda)2],其中配体3-arrz-采取μ-N1,N2配位模式,配体pda^2+采用三齿螯合配位模式。借助DSC实验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对推进剂主要组份黑索金(RDX)、奥克托金(HMX)、吸收药(NC/NG)和高氯酸铵(AP)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吡嗪2,3-二羧酸为配体制备得到了两个新型氢键组装的异核金属化合物{[Mg(H2O)6][Cu2(Pzdc)2]·4H2O}n(1)和{[Mg(H2O)6][Co2(HPzdc)6]}n(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聚合物,化合物(2)则为独立分子。通过水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间大量的氢键作用进而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连接成为三维和二维的超分子化合物。另外,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在微波辅助技术的前提下32Fe +/Fe +摩尔比、氨水用量和微波功率变量因素对制备34Fe O 纳米材料的影响,并筛选出较优的制备条件。同时,对该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扫描分析。其结果表明:(1)32Fe +/Fe +摩尔比1:1、氨水用量15mL、油酸钠1.00g、微波辐射功率200W 和反应30min 为制备34Fe O 纳米材料的最优条件;(2)根据Scherer公式计算,该样品的平均粒径为10nm~20nm,且样品微粒形状规则,近似球形,晶体形状较好,粒径大小较为均一;(3)通过对比研究制备34Fe O 纳米微粒的微波辅助合成法、共沉淀法和沉淀氧化法,从XRD谱图分析可知,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得的34Fe O 纳米微粒的特征衍射峰明显,分散性好,且强度较高,说明该法所制得的34Fe O 微粒晶化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