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读者》2010,(12):48-49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热议的话题。英国科学家宣称.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人类将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地球。科学家们设想出了许多“怪招”.快来看看这些让人啧啧称奇的招数吧。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采取相应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自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为了拯救地球和人类自己,各国的科学家们已经想出了大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难题,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威胁着地球的未来。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各样的变暖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其中一些可谓怪招迭起。怪招一抹"防晒霜"为地球降温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爆发,共造成2000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地  相似文献   

4.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人类因此受到的灾难性影响将无法估量。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拯救地球”的惊人构想。“太空盾”抵挡阳光辐射这种想象实在有些疯狂  相似文献   

5.
引言 全球污染日益加剧,地球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如果人们再不关注污染问题,没有拯救地球的意识及拿出具体的措施来减少污染,21世纪人类可能被开除地球的“球籍”。本篇文章借高中英语课程《savingtheearth》之机,在学生学习完这节课后,设计了基于GoogleEarth的以“拯救地球”为主题的研究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今天,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正日益明显。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更是作出了“可怕”的预测: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将上升3.5摄氏度。为了拯救地球,也就是为了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减缓和抑制气候变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3年幻想小小说风暴强势来袭,请看一等奖作品——《让爱拯救地球》! 科技高速发展,是幸福还是灾难?对于未来,谁也没有办法现在就去把握。但爱,却能从今日开始。雨果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熄灭。”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也能欣欣向荣。”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未来,也许只能依靠爱。  相似文献   

8.
欧阳自远 《大学生》2013,(Z1):108-109
正我们找到规避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办法研究小天体关键的问题是(它)以后还撞不撞(地球)?我的回答是一定会撞,因为这是自然现象。那么人类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大家提出来很多方案,我参加了一个叫人类紧急状态会议的国际会议。大家讨论了四个紧急状态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小天体撞地球,科学家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规避小天体、拯救人类?会上提出的有些对策毫无根  相似文献   

9.
拯救地球     
“地球太危险,你快回火星吧!”周星驰这句无厘头的语录曾红遍大江南北。今天,人类却真正希望还有一个适合生存的外太空,因为,地球,实在太危险了。20年前,迈克尔&#183;杰克逊声嘶力竭地呐喊“拯救地球”,在今天听来更加震撼更为急促。  相似文献   

10.
兰西 《初中生》2010,(3):72-75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生产的化学物质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自己的摇篮——地球的认识,自古以来,既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也有不少迷茫的误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地球逐渐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日益精深,又有许多新发现,所以人类必须不断地重新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质量在增加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类将它应用于天文学上,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4)千克,其实这个数据除了“粗略”之外,还具有“瞬时”性。据有关科学家研究测算,每年约有千万吨“宇宙灰尘”落在地球上(当然包括各种陨石之类),这些“灰尘”除了部分可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5,(19):28-29
目前,地球拥有7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美国科学家艾伦·韦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出现哪些戏剧性的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3.
古夫 《今日中学生》2006,(30):22-23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常被人们称为“地球母亲”。“地球母亲”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46亿岁。这是怎样得来的?从很早开始,许多勤于思考的科学家就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推算地球的“年龄”。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有人试图通过测算海洋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假定在地球形成之初,海洋中的水全部是淡水,经过后来漫长的演变,陆地上的河流携带盐分流入海洋,从而逐渐形成含有盐分的海水。如此一来,只要知道了海洋中盐分的总量和河流每年能把多少盐分带入海洋,就能估算…  相似文献   

14.
1991年9月26日,来自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的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进入美国的“生物圈二号”进行科学研究。两年之后的1993年9月26日这8名科学家走出了这个微型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科学家们将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物圈内动植物日趋减少,酸雨危害,臭  相似文献   

15.
孙忠民: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然而,地球上急需拯救的岂止是海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植被遭破坏、土地沙化、河流干涸、环境污染、酸雨、厄尔尼诺……人类可以说承受了有史以来最严...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现了“另—个地球”,它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吗? 另一个地球 早在2006年,英国科学家霍金就曾警告说,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去其他的星球,因为地球迟早会灭亡.2015年7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了首颗太阳系外位于恒星“宜居带”的体积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这一代号为“开普勒-452b”行星的发现,使已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增加到了1030颗.对人类未来多少有点担忧的人们,因此兴奋了起来,人类找到了“第二家园”?  相似文献   

17.
一个月光温柔的夜晚,我来到了公元2107年。这个时候,人类已经发明了长生不老的超神奇药丸,地球上的居民越来越多,于是,科学家克隆了“地球二号”、“地球三号”和“地球四号”。有一天,我乘飞船去了“地球二号”,那里青草依依,白云朵朵,美极了。可就在当天晚上,  相似文献   

18.
今天,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正日益明显。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更是作出了"可怕"的预测: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将上升3.5摄氏度。为了拯救地球,也就是为了拯救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世界真奇妙     
读了这篇短文,你也一定会感叹咱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可惜其中的许许多多在我们还没来得及了解它们时,就已经因人类的活动而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们再三呼吁,赶快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相似文献   

20.
兰西 《广西教育》2007,(9C):40-4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感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交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