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鲠生(1889-1971).原名览,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学界公认的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英国与法国,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和法国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和校长.解放后,他继续担任武汉大学校长.1950年,任外交部顾问,兼外交学会副会长.此后当选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本文拟从国际法学家、教育活动和外交活动三方面对周鲠生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前记】吴于廑先生(1913~1993)是我国著名世界史学家。原名吴保安,以字行。安徽休宁人。1935年东吴大学毕业,1946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次年回国任教,任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先后兼系主任、副校长。他分别与周一良、齐世荣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六卷本《世界通史》,从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高等院校首选的世界史教材。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任图书馆馆长的是李大钊同志,他于1918——1922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说图书部馆主任),兼经济系教授。1918年12月,李大  相似文献   

4.
1988年,陈新先生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退休。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随即慕名聘请陈先生任兼职教授、研究员。也正在这时,《全宋诗》主编之一、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邀请他参加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主持的《全宋诗》的编纂工作,陈先生很了解这项工作的艰巨程度,但他还是选择了《全宋诗》,因为他更了解编纂《全宋诗》的重要意义。五年来,陈先生与大家精诚合作,并以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广博的学识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修养给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1954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我1950年11月从上海联合出版社调北京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筹建工作,不久就任社长室秘书,1954年10月起任教育部叶圣陶副部长秘书,一直在叶先生身边。  相似文献   

6.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文学院于1994年3月作出决定,自1994年起,每年10月在中美两国范围内邀请一位著名学者到密执安州立大学文学院作一次学术演讲,以纪念于1993年去世的该院的资深教授李珍华博士。1994年10月的首次学术演讲人选,经文学院Eadie院长、Linda教授和李珍华先生的夫人Lucy教授的联名推荐,密执安州立大学文学院决定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高校古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安平秋先生担任。考虑到李珍华教授生于秋天、逝于秋天,他作为学者留下有研究中国唐代诗歌的论著,而他还是一位诗人,讲演的时间又是密执安州的秋天,所以讲演的题目,在安平秋先生提供的三个题目中,密执安州立大学文学院选择了《中国唐代诗人与秋天》。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收藏·拍卖》杂志,刊载彭长卿先生撰写的《熊克武致臧伯庸一札》的文章。其中所刊登该信札之复印件,是彭先生在二十余年前从老报人兼作家郑逸梅先生处所得到,而郑老却得自于我们兄弟处。熊克武,四川井研人,生于1881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1913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袁军总司令,1918年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并兼摄四川军民两政。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熊克武于抗战前,回四川定居重庆,与笔者祖父臧伯庸保持密切的书信来往。他的每封来信,祖父阅后均妥加保存,惜除该信外,其他在"文革"中均遭遗失。从仅存的那封他定居北京后的来信,以其内容来看,可能鉴于当时的政治气氛,或顾及到他自身所处的政治地  相似文献   

8.
毛坤(1899--1960),四川宜宾人,早期文华图专任教(从助教做到教授、教务长),并担任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监委、监委书记等职。自1947年又任四川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直至逝世。一生著述甚丰,为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档案学家。本世纪初,我曾与毛坤之子毛向骞先生有一面之缘,蒙他相赠《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一册,收有毛坤一生著作八十余种中之四十一篇,可见毛坤治学精神和问学领域之一斑。毛氏学贯中西,涉猎中西目录学、档案学和图书馆学诸多方面,且理论与实践并重,如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即有对四川省内图书馆的调查报告发表,虽为学术文章,却至今令川籍同人读来仍然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9.
洪范五,原名洪有丰,一八九五年十月十五日生,安徽休宁人。一九一○年七月,考入南京金陵大学;一九一六年夏毕业留校,旋任图书馆副馆长。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学院攻读,一九二一年六月回国,被聘为南京东南大学图书部主任兼教育科图书馆学术集要课程教授。洪先生是当时“新图书馆运动”的主要活动家之一。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宣传现代图书馆的作用。他任东南大学图书部  相似文献   

10.
姜亮夫先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人。1914年入昭通高等小学,1916年入云南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以本省官费生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得林思进、龚道耕二先生指授,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诸先生问学,毕业后在南通、无锡中学任教。1928年至上海,先后任任大夏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教授及北新书局编辑。其间拜识了章太炎先生,章氏指导他从杜佑《通内》入手读史,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接触了多  相似文献   

11.
毛坤(1899-1960),四川宜宾人,早期文华图专任教(从助教做到教授、教务长),并担任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监委、监委书记等职.自1947年又任四川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直至逝世.一生著述甚丰,为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档案学家.本世纪初,我曾与毛坤之子毛向骞先生有一面之缘,蒙他相赠<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一册,收有毛坤一生著作八十余种中之四十一篇,可见毛坤治学精神和问学领域之一斑.毛氏学贯中西,涉猎中西目录学、档案学和图书馆学诸多方面,且理论与实践并重,如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即有对四川省内图书馆的调查报告发表,虽为学术文章,却至今令川籍同人读来仍然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2.
沈宝环先生(1919.6.17—2004.9.9),字培基,英文名Harris B.H.Seng,湖北武昌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沈祖荣先生之公子。上海复旦大学本科毕业。抗战时在四川重庆加八中华图书馆协会,并辅助其父沈祖荣先生办理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48年,遵从父命赴美国丹佛大学图书馆学与教育学研究生院留学,先后获得图书馆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其问曾任丹佛大学图书馆一级馆员。1955年赴台湾任中央图书馆阅览部主任,同年担任东海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亲手创办东海大学图书馆,并在14年的馆长任期内,竭力倡导图书馆开架制,图书馆自动…  相似文献   

13.
石宗源,1946年7月生,河北省保定市人,大学毕业。1968年起在甘肃省和政县政府、县委工作,1981—1984年任甘肃省和政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兼县长。1984—1988年任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州委副书记。1988—1993年任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中共甘肃省委委员、省委常委。1993—1998年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1998—2000年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省委党校副校长。2000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党校副校长。2000年10月任新闻出版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他是中…  相似文献   

14.
清华四大导师 一生任教63年 1919年,28岁的赵元任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转年,作为清华学校优秀生,赵元任应聘回校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1921年,赴美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1925年,清华学校增办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33岁的赵元任被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并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研究院"四大导师".1929年,清华国学院结束,赵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1年梅贻琦卸任清华留美监督,回国接任清华大学校长,赵元任受命接替清华留美监督一职,一年后回国.  相似文献   

15.
1931年秋,28岁的梁宗岱结束在法国的7年留学生涯回国。不久,他到北京大学任法文系主任兼教授。他的聘书照例由校长蒋梦麟签发,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没有文学院院长胡适点头同意,他就不可能进北大,更不可能一去便坐上系主任的交椅。梁宗岱自己也承认,刚进北大时,“胡适之对我很客气,把法文系交给我”。  相似文献   

16.
杜定友先生(1898-1967),广东南海人,早年留学菲律宾大学(1918年),主修图书馆学,其终生从事图书馆事业。回国后主持广东省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一九二六年在沪创办上海国民大学并创设图书馆学系,不久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旋任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等,一九三六年受聘复回中山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解放后一直主持广东图书馆事业。一生著述等身,著书八十余种,论文四百余篇六百余万字。先生博学强闻,学识广博,尤精于图书分类法、文献学等,并深通中国文字学,为祖国的图书馆事业不慕虚荣,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期发表钱亚新先生等整理的杜先生遗稿《著书生活》之二,文笔流畅、朴实,语言恢谐机智,足见杜老风范,值得一读。本文稿第一部分发于上海《图书馆杂志》,三、四将发《黑龙江图书馆》,五发吉林《图书馆学研究》,六膷辽宁《图书馆学刊》,本刊编发第二部分,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采访:黎信(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受访:约翰·哈特利(Prof.JolmHartley)(院长)时间:1997年10月20日编者按本文为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黎信与英国著名学者、威尔士大学新闻、传媒与文化学院院长约翰·哈特利教授的对话录.这是一篇极富创见性的对话,它涉及到现代传媒的功能、属性、内容、方式等许多方面,对我们认识、把握现代传媒或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本文受访者哈特利先生有着从戏剧─—电视剧─—现代流行艺术─—大众文化─—大众新闻的独特的学术经历与学术背景,他所提出的现代传播的…  相似文献   

18.
在葛剑雄先生2007年三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前,我知道他是一位知名学者。我有个朋友听说我要采访他,说一定要让我向他问好,因为受他的思想影响很大。我看过葛先生的著作,后来现场听过他的讲座,也从中获益匪浅。在他诸多的社会角色中,最吸引我的是历史地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9.
王驾吾(1900~1982年)先生是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浙江省政协委员.他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1929年至1936年,曾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工作;1962年在杭州大学工作时又兼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198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聘其为文史研究馆馆长,还任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理事,关怀和指导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20.
胡汉民,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成为国民党内重要的人物。1927年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立法院院长等职。1931年2月因与蒋介石发生矛盾,被囚禁于南京。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在香港创办《三民主义》月刊,宣传抗日、反蒋、反共,并试图重新整顿国民党组织。1936年在广州病逝。对胡汉民的研究,向来是近代史研究中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我们有幸得到曾任胡汉民先生秘书的王养冲教授的慨允,对他进行了访谈。王养冲,生于1907年9月,上海市南汇县人。1941年获巴黎大学文科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任复旦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1928-1936年间长期担任胡汉民先生的贴身秘书,亲身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回忆将有助于后人揭开某些历史谜团,深化研究。由于王养冲教授年事已高,每次访谈的时间有限,我们仅能提出一些主要问题,承蒙王养冲教授的儿子王令谕先生的大力协助,使访谈得以顺利进行。访谈者庄志龄、何品,录音整理徐碧薇、庄志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