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就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现德育功能。其转化作用就是传授知识,将社会积累转化为个体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将前人的智力转化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寓德育于知识传授中。  相似文献   

2.
根据学生心理组织教学活动的探讨□周惠英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教师的责任是把前人的知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智力、能力和觉悟,这一过程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从...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把学生智力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挑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应对学生智力进行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校的短短几年内,学校不可能给予学生适应多交的复杂生产力的全部现成知识和经验,但必须使学生具有为适应新科技革命而所需的高度发展的智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育必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或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意志,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因而,大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教师成为点燃火把的火种,才能让外界的教育影响成为学生自觉接受并为之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不同程度的基础教育上,给予学生从事生产劳动所需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她是近代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是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起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是单纯传授知识,不可能使学生智力很好地发展起来。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力,这就成为教师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肖建华 《培训与研究》2001,18(3):142-145
本文认为作为一个素质健全的人必须具备智力认识结构、伦理意志结构和情感审美结构三种素质。审美素质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识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关健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加强艺术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上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意义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我们需认真探讨的问题.知识不等于智力,但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可以促进知识增长.那么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由知识转化为智  相似文献   

9.
一、智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智能,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智能”,是智力能力的合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智力,是指一个人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聪明才智,属于认识的范畴;能力,则是智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量,或者说是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领,属于实践的范畴。“学史使人明智”。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受到历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长聪明才智,然后借鉴这些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一反三,转化为能力,继续扩大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知识和智力的内化与数学思维定势的固化。以内化理论为指导实行MM教育方式,表象上可变课堂为学堂提高教学效率,本质上则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于动态失衡与平衡的转化之中。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在内化理论与教育方式上的研究成果颇多,为了更具示范性,本探讨了内化理论与MM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方式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学习知识和智力活动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原料。一般的说,知识愈丰富,用以发展智力的原料也就愈丰富,智力也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知识并不等于智力,知识转化为智力,需要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过程。学习知识只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外因,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学习知识也必须通过内部矛盾运动——智力活动,才能推动智  相似文献   

12.
谢顺莲 《陕西教育》2001,(12):25-26
老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获得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的信息,把这些信息经过教师的评价再反馈给学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情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基本要求的学生。那么.怎样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使他们迅速转化呢?  相似文献   

14.
“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大部分是通过习题训练完成的。它一方面促使学生获得新的技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它是实现“知能”转化,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必须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能力欧阳立群毕淑英朱志生教学能力是教师渊博的知识,执教的热忱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开发学生智能的实际工作本领。阴着现代化的科学迅猛发展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教育正从知识储备式向智力开发式转化。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这一转变中...  相似文献   

17.
教师除“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主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知识应用的教学中,既要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  相似文献   

18.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成功的教育,应该培养出“高分高能”、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在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方面做文章。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云...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当前广大教师所十分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学习知识和运用智力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因为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原料。一般地说,学生的知识愈丰富,用以发展智力的原料也就愈多,智力便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这不能说知识便是智力。知识转化为智力,需要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过程。所以,学习知识只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外因。“事物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保留在儿童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与教材知识结构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很好地进行这一转化,促使学生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呢我是这样做的:根据教材的需要,巧用活动投影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促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主动地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一、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愿学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学生愿不愿用他们的智力去从事活动,制约着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