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理论发展,研究视角从一维走向多维,研究方式从单调走向多样,研究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通过对比主客体关系主流观点的优点与不足,从动态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学生工作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归宿等问题,阐明了主客体关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反映的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意识的转变,是教育者结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的科学总结。主客体转化对应对网络时代开启的教育视野转变,促进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对价值观教育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主客体相互转化是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教育知行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吸收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教育阶段、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评估阶段,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形成和谐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和谐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应是伦理关系、责任关系和回应关系。当前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理论主要有以主体为中心、以客体为中心、双主体三种理论模式。这三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主客体关系紧张的状况仍未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主体性的过度推崇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着深深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使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如何生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须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各种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持续面临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赋予教育主体多元化责任和客体个性化需求。从网络运行的特点出发,教育主客体身份互认、互动模式和相互转化发生重要变化。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理论和主客体哲学追问透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主体主导地位和客体主体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在变与不变中科学认知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要求教育主体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中,准确掌握主客体政治性与发展性、能动性与受动性、主导性与主体性共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创制和探索互动转化机制,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加强隐性教育,激发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同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服务性,教育主体不仅需要主动深入网络而且能够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开展抛题式教育实践,将学生有效引向思政教育网站,达到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它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以培训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为其活动指向的人;必须以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作  相似文献   

11.
刘金帅 《文教资料》2013,(26):59-60,1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并运用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和谐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辩证梳理,辨析了界定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的运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元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学界的争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但也存在着主客体界限划分不清、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倾向。在充分肯定"主客二分"前提下,以马克思交往实践观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能够基本解决"主体间性"理论忽视社会实践的缺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生产实践)与"主体——主体"(交往实践)关系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大数据等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涵及其关系产生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以虚拟数字的形式呈现,表现为图像符号和文本信息,呈现由现实人物向符号人、虚拟人和赛博人转变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智媒时代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在智媒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产生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在离散中不断减弱,客体的主体性在不断增强中走向湮没,进一步导致主客体在虚拟空间中不断分离,主客体关系逐渐走向异化。在智媒时代破解主客体困境需要正确把握三重维度,加强主体建设和客体建设,实现主客体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有效教育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差异性的特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应然状态,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互动对话的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功能而言,相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方面具有新的内涵。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大要素而言,相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四大要素也产生了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网络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种网络世界下全新的价值教育形态。只有认真研究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积极探索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构建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能继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启迪教育客体的思想,感化他们的心灵,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体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契机,利用网络时代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从着眼于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入手,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及特点,探讨目前我国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并分析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越性,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对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要有利于全面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也要有效运用新兴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要切实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使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成为大学生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主客体研究意义重大,但分歧也很大,主要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相对主体说"和不使用主客体几种主要观点。研究这一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困扰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的几个典型问题,即哲学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学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等,进而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有着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