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对待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如何看待这个冲击?或者说,如何看待商品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关系?现在大家议论纷纷,主要是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是积极的,是好的。因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就要引进竞争机制,而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比如说,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产品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高等教育,同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些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者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是改革高等教育的巨大推动力。分析研究这一冲击,对加快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起新的、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待征之一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商品经济的开放型,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本身素质的高要求,都对高等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等教育要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高等院校之间和高等院校内部的系、部、教研室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都要展开充分的竞争,让学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让教师在竞争中比能力、比贡献;让学生在竞争中求知识、求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都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这一传播商品信息的媒介大量地进入了人们的视听领域。易于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首当其冲地要受到其影响。面对商品广告的冲击,我们的语文课该怎么办?回答是:正确引导。一.用优秀的广告词,培养学生准确、简练使用语言的能力。广告的目的是向消费者介绍自家的产品,刺激消费者购买,所以优秀的广告词首先应具备准确明了的特点。比如: ①神州热水器,安全又省气。(广东神州燃气联合公司的一则广告) ②活力二八,沙市日化。(沙市日化总厂的广告词) ③中意冰箱,人人中意。第一则广告词仅用了简短的  相似文献   

5.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把计划工作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全球化已初见端倪。由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客观上为发达国家所倡导和主导,因而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冲击突出表现为国家的教育主权面临新的挑战、发展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性质的嬗变与矛盾的滋生。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全球化已初见端倪。由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客观上为发达国家所倡导和主导,因而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冲击突出表现为国家的教育主权面临新的挑战、发展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性质的嬗变与矛盾的滋生。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十年来改革的实践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诸如高等教育要不要引入、如何引入竞争机制问题;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如何评价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某些商品化因素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探索。本文拟就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与影响问题,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相互关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冲击着人们旧有的心理平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在商品经济的转轨变型中,迎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 (一)教育产品的社会交换问题在产品经济发展时期,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却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招生、分配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完全遵循高度集中化的管理体制,与整个社会的联系十分松散而微弱。高等教育很难从社会大系统中吸取前进的动力。目前,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进入全面改革阶段,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也是当前教育界和理论界正在展开讨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为了能对进一步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起到一点促进作用,本刊编辑部于1988年9月27、28日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教师、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座谈。两次座谈会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本刊主编顾明远同志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张兰生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十分热烈。现将9月28日座谈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欢迎广大读者撰文参加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高等教育未来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广西高教学会、桂林地质冶金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共同发起的《高教研究青年学者理论研讨会》,于1988年7月6日至10日在桂林市召开。本刊从本期起,将提交这次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观点摘要陆续刊出。为了鼓励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我们在摘编时尽量如实反映作者的观点。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能就这些观点发表意见,开展讨论,以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观点上与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相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不少方面都与商品经济的波及有关。然而,目前对这些变化的看法,无论在学校里,社会上,众说纷云,有褒有贬,看法不一。我认为应该把他们放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首先要研究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宗教知识或宗教问题等因素。宗教因素异常复杂,敏感且关涉甚广,但不可回避,必须勇于面对,正确面对,善于面对。处理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宗教因素,是民族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观念的发展和逐步为人们所接受,社会在确定价值评价的标准上,变得更接近实际。人们对人才的评价,不再是简单地依据一张铅印的文凭,而更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已获得的实际成果。同时,受商品经济中物质利益原则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也简单地接受了“市场调节”的观念。表现在衡量人才价值的标准上,社会似乎更注重那些“已经成功者”,个体户、万元户、“承包经理”等成为了社会关注的新的热点,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几十年艰难和曲折探索之后,我们党终于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①,从而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②的新理论。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历史早已证实,一项重大的理论突破,必将会给实践以千百倍的推动力。“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理论一经问世,就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有力地冲击并革新了旧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代之以“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③,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生气勃勃的新的经济运行构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人们往往比较直观地看到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高教战线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如:领导和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创收、开发上,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少学生中产生“厌学”情绪,弃学从商的问题日趋严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某种“滑坡”的表现,等等。这些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它们是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带来的冲击波中具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呢?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就本质上说,不仅是积极的,而且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给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我国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本身固有规律的制约,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较之其他行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与冲击。迎接挑战,高等教育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教育体制,调整教育重心和人才培养结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增强我国教育的竞争力,并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促进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1989年3月11日,本刊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再次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应邀参加会议的有首都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研究人员近30人。讨论分两组进行,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本刊主编顾明远同志和前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王振稼同志主持。现将这次座谈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按各组内部发言先后顺序交叉排列)。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撰文参加这一讨论。在这次座谈会上,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邵金荣、雷克啸,北京化工学院的刘树明,北京医科大学的郑鸿模,北京师范大学的孙喜亭、成有信、靳希斌、胡祖莹、苏民等同志都作了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发表,敬希鉴谅。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而制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两年多来,高等学校坚决贯彻执行《决定》精神,开始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增强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许多措施还不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如在办学方面,学校缺乏适应商品经济机制要求的应变能力;在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方面,没有摆脱“供给制”和“吃大锅饭”的局面,不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