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张树虎 《中学生物学》2012,28(4):58-59,6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生物科学史“解读”科学方法;通过知识的教学“渗透”科学方法;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方法;通过解题“理解”科学方法等途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2.
落实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4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要论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 2 0 0 2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教参中 ,“耳廓”一词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耳郭” ,那么耳郭和耳廓有何区别 ?为什么把沿用多年的“耳廓”改为“耳郭”呢 ?据《辞海》的解释 :“物体周围的外壳或外框为郭 ;物体的外缘为廓” ;“外耳由耳郭和一略呈弯曲的外耳道组成 ,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根据外耳的结构特征及《辞海》的解释 ,“耳廓”的易名 ,“耳郭”的正名在情理之中。“耳郭”正名在情理之中@李成广$山东省邹县实验中学!256200 @张玲$山东省邹县黄山初级中学!256200…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转型,必然要求并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转型。根据新课标对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要有以下六大教学转向:教学立意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教学目标从“旨在育分”转向“重在育人”;教学设计从“课时设计”转向“大单元设计”;教学活动从“碎片化学习”转向“整体化学习”;教学策略从“讲授灌输”转向“探究实践”;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5.
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一样,课堂教学也有“活”与“实”两个方面。“活”与“实”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活”,也要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实”;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气氛的“活”,也要兼顾课堂的高效,做到教学效果的“实”。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切不可把缜密探讨的一堂课演成一幕闹剧。这就要求教师兼顾“活”与“实”,要求教师在把握活跃的课堂气氛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到有“活”有“实”,活而不乱,动而有序。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普通生物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高等教育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以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高等学校生物学科普通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观点包括:由“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转变;由专业基础课向学科基础课转变;由生物学概论向生物学导论转变;由经典生物学向“大生物学”转变。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听一教师教“尿的形成”一节内容时 ,教师在点明最后一个知识点“泌尿系统的卫生”后 ,提问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思考 ,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提法欠科学 ?”学生通过讨论 ,有一名学生答到 :“我们在幼儿园时老师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完整”。教师追问“为什么 ?”一学生答“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认为‘便前更应洗手’ ,这样才能保证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另一学生补充讲 :“我爸爸是医院泌尿科医生 ,他讲 ,得泌尿疾病的病人中 ,有三分之一是不注意个人卫生造成的 ,他们上厕所前有不洗手的坏习惯。”教师没估计到学生答得这么…  相似文献   

8.
“科学界的奥斯卡奖”——《科学》杂志评选的2002年度世界科学十大科技突破正式揭晓。这十项科学突破依次是:“小核糖核酸”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太阳中微子的“失踪”之谜揭开;基因组学研究开始为全球谋福利;科学家观测到“婴儿期”的宇宙;研究者利用阿秒激光成功观测到电子运动;科学家找到对“温度”和“化合物”都敏感的蛋白质;首次获得完整细胞器的三维照片;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天文学家获得更为清晰的宇宙图像;在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中发现全新感光细胞;  相似文献   

9.
教学回归生活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需要在明确如下问题的前提下,把握其真实本义:(1)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性质上属于科学课程;(2)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不同于STS教育;(3)正确区分“生活化教学”和“教学生活化”;(4)“回归”的目的不是“降到”而是“升到”。  相似文献   

10.
大型生物学考试是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的?通过归纳分析近两年部分省市中考生物学试题发现,试题中“五育并举”的呈现方式主要有:结合学科知识,突出德育实效;注重科学思维,提升智育水平;描述运动过程,强化体育锻炼;展示图形图表,增强美育熏陶;创设劳动情境,加强劳动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五育并举”可采用:以观念统整、跨学科实践和围绕核心问题探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英文中“living beings、organism”意为“生物”,“biolo-gy”意为“生物学”。 很显然,“生物”和“生物学”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指的是一类物体,后者指的是一门学科,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生物”和“生物学”之间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物学”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生物”,若没有“生物”的存在,就没有“生物学”可言。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导致在日常用语中,把“生物学”用成“生物”。如”生物学世纪”说成“生物世纪”、“生物学教学”用成“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教材对“骡子”内容的介绍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生物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会围绕“骡子”这一主题提出许多有深度和有价值的问题。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并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三生物(选修本)“细胞工程简介”一节中,介绍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在课后习题中问道:“植物细胞杂交中能形成多少种融合细胞?”答案是:“三种,分别是AA型、BB型、AB型。”此时,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提出疑问:“有没有三个甚至三个以上的细胞融合在一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经常能够听到类似“鸟为了飞翔而长有翅膀”的说法,“鸟”真的能够“为了飞翔而长有翅膀”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教学中,这是一种思想性错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性错误?1生物学教学中的思想性错误及其根本原因教学的思想性是指在教学中要用正确的观点阐述教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安,食以安为先。校门口的食品安全关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从结合教材讲授“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设置“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探究“食品安全”切身影响等方面入手,可以在生物学课堂上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对于老师来说,高度的语言修养是搞好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正如数学有“数学语言”一样,生物学也有自己的“生物学语言”。生物学语言就是用来描述、阐释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各种符号,如生物学概念、术语、图表等。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 高考即将来临,2005年考纲有哪些变化?这是广大读者所关注的。下面以理科综合考纲中生物学内容为例作以简要的分析。1 遵循教纲,保持稳定——考纲的重要特征保持稳定是高考改革的要求,也是与考生实际相符合的。2005年的考纲是在“统一考试,分省命题”背景下进行修订的,其中“统一考纲”是“统一考试”的最基本体现之一。2005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部是在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线上教学带来的巨大挑战,借助丰富的实践案例梳理了生物学线上教学的一些做法和研究,包括问题设计、情境教学、家庭探究活动在新授课中的实践研究;利用“每日交作业”“问卷星”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评价;开展基于学情的复习课教学;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提供可探究的真实问题,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形成兴趣小组,开展个性化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在练习中编排有许多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的“实验型练习”。对于这类练习,大多数教师常常以“讲”代“做”、“光说不练”,没有充分发挥此类练习的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切实地开展“实验型练习”的教学工作,发挥和拓展“实验型练习”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服务,这是摆在每一个生物学教师面前必须考虑的一个新的课题。笔者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收茧趣事     
钟诚 《科学课》2009,(5):27-27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