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着眼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工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整体推进、高位均衡”为目标,以“三建(建网、建库、建队伍)”、“三服务(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习)”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1999年温州市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网平台,开始了教育网、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几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温州紧紧围绕“建网、建库、建队、建模”为中心开展教育教育化实践与理论创新,实现了全市“校校通”,建成了共建共享的大型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队伍,全市大部分教师通过了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三级考试,大部分老师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以其沿海开放城市得天独厚的优惠政策和经济实力,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市”、“学在温州”战略,凭着温州人敏锐的思想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1999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网平台。开始了我市教育城域网规划和建设,拉开了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市教育局提出了“建设硬件、强化培训、开发资源、服务教育”十六字教育信息化总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建网、建库、建队、建模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朱虹 《教育现代化》2006,(6):113-113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地普遍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如地处温州郊区和农村的龙湾区(户籍人口仅30万)近4年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高达3000多万元,并由教育局局长主持进行了《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与学的实践与研究》(温州市2005年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通过“建网、建库、建队”,目前已全面实现了“校校通”、小平台进教室率达40%(其中三个乡镇已达100%),大多数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并从各自特点出发进行了“建模”的研究。该区作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先行区,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网络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农村地区与该区一样,正是认识到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纷纷投入巨额资金配置现代化网络教学设备,鼓励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时代教育观”提出的背景 回顾我国前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教育网络、校园网及网校的建设,多功能计算机教室、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及信息化行政管理系统的建设等。(2)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或积件)、PPT课堂“板书”、学科网站等。  相似文献   

6.
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模式,而课程整合也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本人对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使用作了一些探索。我校校园网以建网、建队、建制、建库为四条主线,“四线并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使用与管理新模式,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奈件。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成本就是信息化项目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而忽视了大量的后续投入。这种观念在校园网建设上表现为:一次性投入建设校园网之后,由于缺乏后期的维护、升级和更新,并缺乏人员培训的费用,导致校园网利用效率不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重硬偏软,只建不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2005,(8):1-1
各相关教育信息化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厂商: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其中政府采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加大。从已建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多媒体教室等项目的验收、评估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用户(需求方)与企业(供应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时代教育观”提出的背景 回顾我国前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教育网络、校园网及网校的建设,多功能计算机教室、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及信息化行政管理系统的建设等。(2)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或秘件)、PPT课堂“板书”、学科网站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学校为单位的校园网成为许多地区重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志。但是,价值不菲的校园网建起来后如何使之有效运作,如何扎实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成为学校一个新的问题。唯一数码“校校通”智能软件系统校园网版的问世,为您的校园网提供了性价比优的网络课堂教学、教务管理、资源建设、远程教  相似文献   

11.
南海市现有电视大学(成人学院)1所,中学(含中专、中技)75所,小学261所,在校中小学生约25万人。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子———先建队、建库、建制,然后建网。2000年3月中旬,我市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县级市参加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粤港计算机教育成果展”;下旬,我市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广东省教育厅初定为“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03,(6):62-62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那时提出了一个标志性的口号“建网、建库、建队伍”。五六年过去了,这些年,“校校通”工程使我们的“建网”有了质的飞跃。如今,我们的校园装配了完善的设施,畅通的网络,这给我们现在的“建库、建队伍”工作打好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利用这个好时机,将“建库、建队伍”这一口号更好地去落实呢?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邹城市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邹城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及全国、省、市农村教育工作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网、建库、建队伍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努力营造数字化教育环境,以市教育主干网建设为中心,加快校园网建设步伐,使邹城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1999年温州市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网平台,开始了教育网、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几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温州紧紧围绕“建网、建库、建队、建模”为中心开展教育教育化实践与理论创新,实现了全市“校校通”,建成了共建共享的大型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队伍,全市大部分教师通过了浙江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三级考试,大部分老师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思想已深深根植于全市每个师生心中,为温州市教育跨…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地区实现了“校校通”后.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和关注的重心就从初期的“建网”、“建库”,转向“建队伍”,即培训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的新型教师。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的实施、素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在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我们要真正面对深水区的滔天海浪,要真正去接受挑战和检验。要直面教育的主流业务,融合创新。过去十年,我们说“路、车、货、人”“建网、建库、建队、建制”,这没有错,但在新的十年,我们不能在这样提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小学学校信息化指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科学的中小学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科学的中小学信息化评价体系是信息技术教育疾病的重要诊断工具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发展失衡是信息技术教育患病现象中流行的病症之一。单就此疾病而言就包括了多种病因,主要有发展过度、发展滞后或者发展缺失。现在“校校建校园网”、“学生人人建个人网站”等贪大求全行动 ,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了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教育教学功能低下的现状,影响丁校园网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校园网在应用建设上水平不高,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原因:中小学校园网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网管人员”)的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校园网建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强大动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依据教育发展的趋势,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所承担的主要任务。针对校园网建没教学功能不突出、资源的重复建没、维护更新困难等现状,笔者提出了利用城域网优势,加强城区学校联合,共建课程教学资源的构想,并对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