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在五十年代末期,上海市召开文教群英会的时候,我们就听说《新闻日报》有个编辑很有本事。1960年,《新闻日报》与《解放日报》合并,当时的市委领导就指定,合并后的《解放日报》第一版,由原《新闻日报》的第一版编辑来编,并且捎话给这个编辑:叫他放心大胆地干。这个编辑就是陆炳麟。他从1960年以来,一直是《解放日报》夜班编辑组组长、夜班编辑部主任,1982年开始担任副总编辑。他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连续做了30多年夜班,在《解  相似文献   

2.
悼廖伯     
解放日报编辑司徒伟智刚过不惑,却同耄耋之年的廖沫沙结成忘年交。廖公逝世,他专程飞京,参加廖的追悼会,归来挥泪写成《悼廖伯》一文,记述了他与廖沫沙之间时间不长然而十分真挚的友谊,表达了一个晚辈的诚挚哀悼。  相似文献   

3.
书讯     
《新闻新探》解放日报顾问、原副总编辑陆炳麟著的《新闻新探》,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3.90元。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所写的关于新闻理论和实践的20篇文章,其中包括《新闻三言》《新闻和想象》《新闻改革和改革新闻》《论新闻真实性的层次》等。作者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若干新兴学科观点  相似文献   

4.
书讯     
解放日报顾问、原副总编辑陆炳麟著的《新闻新探》,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3.90元。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所写的关于新闻理论和实践的20篇文章,其中包括《新闻三言》《新闻和想象》《新闻改革和改革新闻》《论新闻真实性的层次》等。作者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若干新兴学科观点的结合上,探索新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新闻界,有这样一个人: 25年,8000多个不眠之夜,他伏案灯下。每晚,仅过目的文稿就达10万字之多。那红笔勾划过的稿件,那精心推敲的标题,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25年,他致力于新闻编辑事业的开拓与探索。无论是稿件的处理还是版面的编排,他都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为同行瞩目的编辑风格; 25年,他似红烛,像园丁,脚踏实地,甘为人梯,致力于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和扶掖了一批中青年编辑。 他,就是我国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 一 1978年12月23日晚上,解放日报社夜班编辑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6.
墨水瓶还留着,工作服还挂着,他走了解放日报顶楼那层拥挤、凌乱、破烂的夜班编辑部,灯火依然,夜声依旧;临窗的那张陈旧的写字台,从1960年到现在,一直没有挪动过;不论如何物换星移,写字台的主人也从来没有变换;墨水瓶还留着,工作服还挂着,那能够使蹩脚楼板震动的沉重的脚步声,那从狭窄的过道里传来的“呃很呃很”的咳嗽声还留在我的耳边。可是写字台的主人再也不会回来了,解放日报夜班编辑部的一根顶梁柱折断了,老编的一面旗帜倒下了,陆炳麟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2008,(5):46
陈振平是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新闻研究中心硕士。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论文奖、中国新闻版面奖多项奖项,出版《报纸设计新概念》等专著,曾获上海市韬奋新闻奖称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8.
25年:与灯相伴精作嫁衣─—记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陈忠标,夏定先,吕学东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25个春夏秋冬,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如今,他第一次从幕后到台前亮相。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中国新闻事业贡献青春的编辑,给了他中国新闻界...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是王揖同志8月末交本刊的。当这期刊物即将付印的时候,突然传来他于9月22日晚八时三十分不幸逝世的噩耗。此文竟成了他的遗作。王揖同志系四川阆中人,终年六十七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编辑,东北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全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揖同志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揖同志是我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对于他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解放日报》改版置于党报传统中进行研究,通过考察《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的所有版面,本文发现:无论是《解放日报》改版前"以外为主"的版面安排,还是它从"以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版面调整,都与《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存在或多或少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讲台上,一位50多岁、带着浓重的沪郊口音的人正在讲授着报纸版面编辑的知识。他从标题的排列和组合到文章的编排和装饰,娓娓道来,有板有眼。台下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和教师全神贯注,被他的精彩讲授吸引住了。待他讲完后,一个新闻系的副教授立刻迎上前去,握着他的手欣喜地说:“你讲课的内容实在,是我们一般专业理论教师所欠缺的。太感谢你了。”他是大学新闻系的教师吗?不是。是报社的编辑、记者吗?也不是。他是解放日报印刷厂排字车间辛勤工作了39年的老工人孙文祥。孙文祥今年56岁。近些年来,他结合本职工作,写出了许多篇有关报纸编辑学方面的论文,其中《略谈印刷字体的改革创造》《巧用组合花边,美化报纸版面》《见报差错和提高排字质量》《排版工人怎样美化报纸版面》等文章,先后被《新闻战线》《印刷技术》等杂志刊用。《见报差错和提高排字质  相似文献   

13.
巍巍清凉山,矗立延河边。山不算高,但爬到山顶,也要出一身汗。解放日报编辑部、新华社和中央印刷厂就设在半山的窑洞里。解放日报前任总编辑杨松,就长眠在山顶上的一棵松树下。我到延安后,还没有爬过这座山。当我爬上半山腰,在一个窑洞里,首先见到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余光生。余光生同志很热情,也很健谈。他向我介绍了解放日报的情况,说明了要我来报社的意图。他说:“整风以后,解放日报不但要很好地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加强指导作用。现在报社对根据地的工作写不出文章来,根据地的新闻很多,  相似文献   

14.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制作的《解放日报1999年全文和版面数据库光盘》正式出版。这是继解放日报1998年光盘问世之后,解放日报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品的第二套光盘。年内,解放日报其他年度的光盘仍将继续推出。  相似文献   

15.
何涛 《新闻通讯》2008,(11):61-61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是一张报纸的门面,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先导。一张报纸是否有可读性、能否引人入胜,内容精湛固然是根本,但读者最先接触的却是版面,因此,报纸版面是新闻内容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反映的是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英国有位叫北岩的报人,总觉得他报馆的一位编辑对版面处理不当,于是,他请这位编辑去采访一位水果店的老板,  相似文献   

16.
三月间,我有机会访问了上海四个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日报、新民晚报)的编辑部.这里,把上海同志对版面工作的意见和经验,向大家作些介绍.为了叙述的方便,文中省去了谈话者的姓名.我在回忆谈说时引起的一些感触,也一起写在里面."把编辑轰出办公室!"做好版面工作的原则是什么?一个同志的答复是:要在每天的版面上突出高潮中最新鲜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张燕 《新闻世界》2010,(12):24-25
丰富版面表情,打造抢眼版面,是每一个编辑致力所为。本文通过对版面元素、版面语言与编辑间关系的剖析,阐述了编辑在编排、调动版面元素、激活版面语言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结合版面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对编辑实务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魂兮,归来!     
最近,一位老报人作客寒舍,谈起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编辑如能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如能与作者建立真诚,深厚的情谊;那么,报纸也罢,出版社也罢,都会兴旺发达起来。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引起一番回忆。 50年代中期,我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就同解放日报、文汇报建立联系,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同后者的联系尤为密切。报社经常我去开座谈会,约写稿子;我们也乐于为报社反映情况,出点于。逢年过节,编辑还上门探望、拜年,一杯清茶,一点糖果,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从报纸版面、写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11):86-87
<正>毛泽东关于动员全党和群众参与党报工作的思想形成于40年代延安时期。当时毛泽东对1941年创刊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批评要点之一,是空谈理论或所谈内容远离当前的现实。因此,"联系群众"成为当时改版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1942年初他为《解放日报》改版确定的两条基本点,即增强党性与联系群众。《解放日报》自1942年4月1日起改版,版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版是以各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的要闻版,第二版是以根据地为主的国内新  相似文献   

20.
贺娟 《传媒》2022,(19):37-39
2020年9月9日,《解放日报》全国抗疫表彰大会1版与4版打通制作的通版版面,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本文通过平面媒体立体化表达、聚焦“人和事”,让事实说话、从大处着眼,讲好家国故事等三个方面的解读,阐述《解放日报》如何在版面创新创优领域持续发力,运用新理念新手段充实版面语言,取得突出成绩,这有助于平面媒体丰富话语体系,提升新闻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