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让支教变了“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学年的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活动又开始了。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问题,如今许多地方在实行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的支教由于变“位”而变“味”。一、变“味”的表现1.名单到位,人员不到位。每学年初,各支教学校按照当地教育局支教工作整体安排,上报支教教师名单,但出现了支教教师名单到达受援学校,教师本人却不到位的现象。原因有三:一是支教教师本人与受援学校协商,每人出不等的请人代教费。这完全违背了下乡支教工作的初衷。二是支教学校不合理的安排。个别支教学校把即将调…  相似文献   

2.
2月初 ,津市市教育局组织了近100名教师分赴市郊各中小学校支教 ,这是该市继去年清退全部代课教师后推出的又一改革举措。此次支教教师全部是从城区和近郊超编学校中抽调产生的 ,支教时间为一年半至两年。为鼓励教师支教 ,该市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如支教教师编制、工资关系留原单位不变 ,福利待遇在原单位享受 ,并且根据路途的远近 ,适当给予他们往来路费补贴。为加强支教教师的管理 ,该市教育局又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 ,由教育局人事股牵头 ,各乡镇教育办参与 ,每期对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实绩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津市:近100名教…  相似文献   

3.
平遥县结合晋中市开展的教师交流工作,组织200余名城区教师支教农村中小学。为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针对近年来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突出对支教工作的统筹管理。以县制定了支教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县中小学整体统筹考虑,以县对支教教师比例和受援助学校需求等均做了安排部署。二是突出对支教教师的质量把关。以县严格把握支教教师的标准,从全县报名的400余名城区教师中遴选212名确定为首轮支援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4.
前几日读到一篇文章《农村教师话支教》,在文中,农村教师肯定了支教给偏远的农村学校带来的益处。但也提到,由于支教时间短等种种原因,支教教师对支教学校无法产生长久的影响,支教教师走后不久,许多偏远学校又恢复了原样。部分支教教师到当地学校后,把自己当成了特殊人物,有的为自己谋求特殊的生活待遇,使当地学校本就严重匮乏的办公经费雪上加霜;有的把自己当成挂职锻炼,像高高在上的领导,行事特殊,影响极坏;还有的只在上课时才去支教学校,上完课走人,支教工作不深入、不扎实。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3月4至7日,自治区支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厅厅长余益中率领有关处室及区支教办的有关负责人,到兴宾、武宣、象州、金秀等县区的中小学、职业中学及支教点检查指导工作,并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各族师生以及广东支教教师和自治区支教队员。每到一地,余益中都详细了解当地的学校情况,并与当地的党政领导进行了座谈。在看望广东支教教师和自治区支教队员时,他赞扬支教老师不怕艰苦、乐于奉献,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甘洒汗水、贡献青春,并勉励支教教师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6.
蒲大勇  张诚 《教书育人》2009,(12):14-14
众所周知,支教是一种短期行为。从学校层面看.支教学校不愿意牺牲自己学校利益,一般把支教工作当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安排支教人员时.尽量从自己学校利益出发,不管受援学校的需要,“能凑合则凑合”,更不要说支教的实际效果。从支教教师层面看,我们虽然不排除个别师德优秀的支教教师主动投入到支教工作,但绝大多数支教教师是奔着职称和评优而来,支教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不少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八成特级教师分布在城区。日前记从市教委了解到,正在制定的《北京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暂行办法》有望改变城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办法规定.在农村完成一年支教任务并经考核合格的支教教师除获得一定补贴外,还将优先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市级骨干教师评选。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开学的一天,龙潭区首批支教的16名城区学校教师便在全区农村7个乡(镇)的4所中学和8所小学的讲台上,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在"龙潭区欢送首批支教教师仪式"上,龙潭区支教学校领导代表(龙潭区实验学校校长刘群)和受教学校领导代表(乌拉街中心校校长任忠厚)分别对支教活  相似文献   

9.
正9月17日,赣州市章贡区举办2014年支教教师协议签订仪式。章贡区城区中小学的14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现场活动,签订了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的协议,支教派遣学校和受援学校也分别在《赣州市章贡区"两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教协议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0.
吴致玫 《江西教育》2014,(12):24-25
9月17日,赣州市章贡区举办2014年支教教师协议签订仪式。章贡区城区中小学的14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现场活动,签订了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的协议,支教派遣学校和受援学校也分别在《赣州市章贡区“两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教协议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1.
支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却是熟悉而又难忘的.因为2006年8月份,曲阜市教育局启动了"支援农村教育,城区教师下乡支教"这一重大工程,目的在于扶持农村教育工作,帮助农村的孩子,使农村的孩子能更好、更及时地接触到教育新理念和教育新方法,这一重大举措不仅给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更给下乡支教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展示自己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唐文博通讯员李海滨)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和县内校长进城挂职等措施,开展城市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2000年开始,该市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支教制度,每年从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和市内5区选派120名城镇中小学教师,到缺编的农村中小学支教,每学年轮换一次。同时,各县(市)积极开展县域内的支教工作,县直属中小学对口支援本县(市)的边远、贫困乡镇中小学。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后,既缓解了受援学校师资的不足,又为受援学校培训师资,传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为农村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入新鲜…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将校对校对口支援作为基本形式,近两年来推动了四川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校-校对口支援中,支教教师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支教教师完成任务的质量取决于诸多因素,而其中对支教教师的素质要求十分重要.因而在支教前,对支教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重点讨论了支教前教师培训的意义、内容、策略及组织管理,以加强对口支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于2006年2月24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没有支教经历的城镇中小学教师不能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参评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城镇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新聘用的青年教师到农村基层支教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同时,选派的支教教师中骨干教师应该占相当的比例,参加支教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和人事关系,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由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昆明市西山区教育局创造性地提出由城区学校新分配的年轻教师到区属山区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使山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让这些年轻的支教教师得到快速成长。这一创新模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为此,本刊记者专程来到接收支教教师的西山区团结乡永靖中心学校,与7位年轻支教教师在学校同吃同住24小时,零距离地倾听、感受、目睹她们的支教生活。同时,记者又与学校负责人刘绍玉校长对这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型支教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本刊特约请驻校指导专家谷晓华老师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她在永靖指导年轻教师的真实场景。最终形成了这组稿子。也许,这一城乡联动的助学模式能给其他地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四川省松潘县的统一部署,并与松潘县教育局沟通协调,省教育厅近日从合肥市、蚌埠市、安庆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巢湖市、滁州市选派21名中小学优秀教师,赴松潘县对口支教。这是我省向四川松潘派出的首批对口支教教师。7月14日上午,省教  相似文献   

17.
实习支教指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后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全职"教师岗位实习。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我国改革实习制度和应对农村教师短缺的一个创新举措,在全国多地广泛实施后,受到社会、高师院校和师范生的一致好评,对缓解师范生实习压力和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还需将实习支教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倾听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声音,关注实习支教教师的前身份,关注实习支教师范生与受援学校情境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罗峰 《广东教育》2009,(10):52-52
9月14日,省教育厅为9月15日赴汶川支教的支教教师举行欢送会。支教教师由来自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5个地市的6位高中教师组成,其中有4名是“80后”教师,年龄最小的只有25岁。  相似文献   

19.
实习支教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要实现其双赢的目标,关键是建立健全实习支教评价体系。实习支教评价体系应由一元评价转为多元评价,实现任课教师评价、实习支教学校评价、实习支教指导教师评价、师范院校综合评价、实习支教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并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该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实习支教教师以及实习支教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乡镇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支教工作实践,分析支教教师工作重心偏移、缺乏沟通机制、教师顶岗支教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一对一"帮扶、"双向选择"、转变支教模式等对策,以期发挥师范类高校教师支教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