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2.
论文针对“认为《雷雨》始终只有一种版本”的谬误。简介《雷雨》的多种版本及其基本情况,进而论述《雷雨》几种主要版本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曹禺不同时期与背景下的文学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4.
《雷雨》这篇课文按一般讲读课的要求上完之后,我总觉得意有未尽,如对周朴园的性格的分析是否会过于简单,再如电视连续剧《雷雨》的播放,对原著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都还值得思量。我在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之后,决定加一堂评价课。下面是这堂课的节录。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了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针对众多批评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从小说体裁、人物形象重塑、情节的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小说<沙家浜>的得与失.既指出其重塑的阿庆嫂、郭建光形象的失败之处,也肯定了阿庆、许三爷这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情节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茶馆>以它独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社会大变迁的风俗画,三言两语写出各组群像速写,以人物多、头绪繁的特点,独树一帜.这是老舍先生在戏剧创作上所作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7.
话剧《雷雨》出自现代戏剧家曹禺之手,它问世以来,已经接受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使人百看不厌。《雷雨》创作和演出的成功,除作品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以外,耐人寻味而又韵味久远的是它储蓄的语言,具体表现为意在言外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8.
社会支柱     
  相似文献   

9.
《大雷雨》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之作.两部剧作发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但在雷雨的基本主题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在两部剧各自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与蘩漪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文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以卡捷琳娜和蘩漪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对这两部戏剧...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雷雨》自问世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就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之所以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雷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其一,作者是从多方面揭示人物性格内涵的,而不仅仅突出其某一性格特点;其二,作者是在同众多人物纠葛中写出人物性格的,而不作单线条的描绘,使得人物性格既有一定的特征,又有多样的面貌,显现出性格的丰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唐宋以后逐渐成为汉语被动式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发展速度快,类型更为复杂。穷尽性检索分析《朱子语类》的"被"字句,证以CCL语料库检索系统语料,总结《语类》"被"字句的类型与特点,以管窥宋代"被"字句的发展和衍变。  相似文献   

12.
《朱子语类》中涌现出了大批节奏鲜明、表现力强的四字格,这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很多都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不管是四字成语、准固定语还是固定格式,《朱子语类》的四字格吸收了唐宋以来的许多口语俗语,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大量的同义聚合群和由浅入深的修辞特色,体现了宋儒文人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和宋儒语录平易浅近又不失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繁漪是一个最具“雷雨”性格的女性,她从压抑、追求到爆发、毁灭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旧时代个人、家庭、社会的悲剧命运。而再现于戏剧舞台上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对该人物的形象的设计表现出曹禺先生高超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对《朱子语类》中问句系统所体现的人际意义进行了分析.在遵循中国传统伦理规范的大语境下,《朱子》中学生设疑求解,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成为语篇的小语境,同时又构成话语本身.作为话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问句系统,言语交际双方对各种具体形式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在大小语境的制约下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熹与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徽商的古徽州是朱熹的父母之邦.徽商的"贾而好儒"、"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对朱熹集大成的儒学思想精华的吸纳融合,突出了人生价值和商业理性的追求,表现了一种人文的自觉,实现了市场和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程朱理学封建思想的束缚,徽商最终未能完成跨入近代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朱熹理学促成了一代儒商的辉煌,朱熹理学也从徽商的崛起时就决定了这一封建商帮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由于传统化心理和现实学观念的影响,向来不受重视。其中包含的戏剧观念、宗教意识和审美内涵是有待开掘和闻释的。它的寂寞命运,既折射出现代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反映了学史学科曾经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7.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成的诗体。该文首先概述竹枝词的基本特点和演变的历史,潮汕历代、当代竹枝词创作的基本概况,进而从潮汕诗人在竹枝词的创作的丰硕成果中,探索、总结竹枝词的写作手法与创作启示。作者推崇这一诗体,提出学习和研究这一诗体,既要取其所长,又要避其所短,选优鉴劣,古为今用,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新竹枝。  相似文献   

18.
元代以降,云南的竹枝词创作异军突起,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理琛的明珠。究其原因: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后,化得到空前发展;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作家队伍发展壮大;古朴浓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诗如画、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等,为竹枝词创作提供了沃土。  相似文献   

19.
重点调查福建泉州回族郭氏家族和丁氏家族,以及台湾蓝氏家族的妈祖信仰,叙述现状并追溯其历史。指出研究闽台少数民族崇拜妈祖现象,对认识文化的超越与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及对深化南中国区域文化变迁史的整体考察等方面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20,(3):55-60
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对它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语丝》出版时期至20世纪末,既有语丝社同人对社团的实时评价,又有学术界对于这一社团的回顾式考察。第二个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研究者们从民俗学、传播学、文体学等诸多角度切入,从语丝文体、作家评价、杂志研究等方面对语丝社加以考察。尽管语丝社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可供发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