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乐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系统的艺术学科,同样是一种需要满足观众听觉与视觉享受的艺术形式,所以对于声乐演唱人员的专业演唱技巧以及舞台表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声乐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独自进行专业、完美的二度艺术创作,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舞台表演能力.高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在进行声乐演唱时,不仅需要通过自身的声音、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一系列的方式来演绎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故事、表现作品的情感,还需要调动全方位的表演能力来打动观众,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高校的声乐教学开展中,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才能使声乐专业人才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2.
声乐表演是一项集歌唱与表演于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完美的声乐表演不仅对歌声、音乐有较高的要求,它还需要表演者调整、控制好自己的状态和情感。文章分析了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并就情感调控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声乐表演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情感都是音乐这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音乐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并通过情感的推动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声乐的学习效率。严格来讲,声乐教学亦可视之为情感的传达过程,既然是情感的传达过程,那么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必将贯穿其中,因而情感亦可谓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与现实就业的不适应。改革的主线是弱化传统的师范声乐教学模式,强化音乐表演的目标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表演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声乐艺术演唱的情感表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种是演唱者有熟练的演唱技巧,对音乐缺乏乐感,声乐表演欠缺感染力;另一种是演唱者缺乏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不到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声乐教学重技巧、轻感情。因此,文章主要探究歌唱者情感表达技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情感表达的特点,并提出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演唱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技巧,提高音乐的感染力,使声乐演唱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声乐舞台艺术实践课是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培养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闭关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与演唱,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声乐舞台艺术实践的目标、意义以及教学改革的模式,构建科学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艺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还是情感艺术,因为在众多艺术形式当中,音乐在情感表现方面最为直接和丰富。特别在声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声乐技巧掌握水平,丰富学生音乐感知力,完善学生音乐素养。在积极推进高师声乐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情感体验教学的关注,明确其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立足高师声乐教育实际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提出推进情感体验教学的策略,在升华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音乐表演专业中声乐表演的教学是一门主课程,是形成音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声乐表演中的情感处理和心理素质能力培养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声乐表演的最终质量和表现在于充分的展示歌唱的情感和心理能力。本文将重点就声乐表演的情感技巧处理和心理素质培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表演能力的主要途径。从目前西藏各级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的声乐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唱歌教学上,根本不注重技巧、技能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连起码的发声方法、护嗓知识都不懂,所谓唱歌也只是乱吼一气。加强西藏中小学的声乐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声乐知识和技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基础课的同时,重视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突出声乐实践的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完成幼儿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又能够指导婴幼儿的音乐表演工作,从而达到培养高质量幼师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并非只是通过乐音满足人们的听觉需求,还要借助表演传递作品的情绪情感,向听众诠释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往往将声乐元素提纯、按照同一规格训练,虽有成效却导致“演”“唱”脱节,无益于兼具歌唱与表演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及误区,从戏剧角色体验对高校声乐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出发,探讨基于戏剧角色体验的高校声乐引导性教学策略,使声乐教学更加适应新时期文艺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声乐歌唱艺术是富有情感的艺术,是歌唱者通过利用复杂的心理活动调控发声的各种技能而进行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活动。对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和声乐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种丰富的心理情感是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通过长期声乐教学、演唱等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心理调控能力,使发声各器官协调、积极而有控制地运动,科学的歌唱技术才能日趋娴熟,才能使演唱者灵活、科学地发声。而这种心理调控能力需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培养,才能使学生用心理感觉来调控各发声器官,积极协调、配合起来有情感地歌唱,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从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转变到精神层次的满足.音乐、舞蹈、各种乐器演奏等艺术行为在当今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音乐教学、声乐教学、及教学的有效性等等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艺术性最为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感贯穿着艺术的始终,情感培养是艺术教学的灵魂.这要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对声乐教学的情感6220体验.使其充分体会到声乐教学的情感丰富性.并以此成为学习的前进动力.本文主要叙述了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及其常见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音乐心理是人类对客观音乐现实的反映,音乐心理活动又能调节人的音乐行为。声乐既是表演的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在声乐演唱中,调控好自身的心理因素,才能使歌曲的表达更准确,演唱的效果更完美。  相似文献   

15.
动人的歌声总是离不开精湛表演的衬托,在声乐的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表演意识既是声乐表演者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也是情感融入到歌声中的体现。在当今的声乐教育的大环境中,很多学生则而过分注重于演唱技巧的训练,不对表演有过多的要求,而这则恰恰忽略了对表演意识正属于演唱技巧的一部分。表演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乐感、情感以及从对作品的理解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的提高也恰恰是音乐素养的提高,这不仅可以使演唱变得更加完善,也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与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音乐特长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严谨的,要求有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与尽情的在舞台上表演,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当代的舞台表演教学理念,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提高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声乐教学的特殊模式,对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方法和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7.
音乐情感内涵,如声音、情感与声乐艺术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在声乐教学中,给学生设定一个有感而发的歌唱氛围,通过教师引导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训练学生寓情于声,以情带乐。探索一条使声乐专业学生取得理想专业成就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声乐艺术尤其具有独特的魅力,结合表演艺术的声乐艺术尤其具有表现力,它对人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品质追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声乐创作者们要去生活中寻求声乐创作的新花园。高校声乐教学是培养声乐人才重要基地,加强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内涵的渗透,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是高校声乐教学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形式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来说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他们在音乐欣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声乐教学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突出声乐表演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本文先阐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从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与审美观、注重在发声练习中融入审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注重艺术处理中的情感表达、将审美意识培养落实到舞台实践中、善于进行声乐意识培养教学总结五个方面,综合全面的阐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对于声乐艺术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之中,带给人不一样的听觉体验。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对高校声乐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和塑造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