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不朽之作。这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图兰朵》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歌剧从中国素材、传统乐器、民间音调等方面大力渲染了"中国风",并成功运用了极具中国色彩的"茉莉花"这一清新优雅的旋律,使得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得到完美的融合。本文将从歌剧《图兰朵》中所体现的"中国风"、歌剧《图兰朵》中丰富多彩的"茉莉花"两方面,探究歌剧《图兰多》的艺术魅力之根源。  相似文献   

2.
东方主义视角下歌剧《图兰朵》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9,(1):73-77
阐述歌剧《图兰朵》中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中国民间音乐、儒道思想、婚丧嫁娶习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东方学的角度来看,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是西方话语语境中的东方元素,是西方主义者在西方价值维度下建构的产物,歌剧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其实代表的是西方的利益,观众由此产生的崇拜西方文明而鄙视东方、否定东方文明的"全盘西化"心理与文化自卑感,也是所有现代中国人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3.
1926年4月25日晚,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灯火辉煌的米兰斯卡拉剧院举行盛大首演,中国民歌《茉莉花》成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之一。《茉莉花》是普契尼1920年从他的朋友、曾经出任意大利驻中国领事的法西尼公爵家的八音盒中"捡"来的宝贝。他将这首"很中国的音乐"多次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等形式巧妙地运用在歌剧里,还改编成合唱曲《月亮出来了》。借着《图兰朵》的盛名,这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4.
陈燕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109-112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巧妙地将<茉莉花>等具有中国五声调式的"中国旋律"运用其中.在真实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双重话语环境下,普契尼根据音乐的需要、人物表演的需要对选定的中国音乐元素进行了选择性的审美化创作,十分明确地确定了其在歌剧中象征与隐喻的审美作用.<图兰朵>中真正中国本土音乐与作曲家本人独特音乐语言的完美糅合,对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以及歌剧声乐的教学和演唱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音乐旋律三个方面阐释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所蕴含的一种自我想象性表达,表现了中西方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之间明显的二元对立。因此,可以认为《图兰朵》是一个他者镜像观照下的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作品,不仅坚持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而且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歌剧《图兰朵》为普契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图兰朵》作为意大利传统音乐文化与新时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新产物,在戏剧效果与音乐效果上达到了完美融合,在该部作品创作方面实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本文就以普契尼较为鲜明的异国情调歌剧作品《图兰朵》为例,通过创作背景、人物特点、和演唱技巧等几方面对歌剧中女高音声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钢琴协奏曲《山林》的音乐主题材料分析为基础,从题材、曲体框架、和声以及节奏等创作因素探讨作品中的人文性体现,进而探讨作品所传达的音乐文化元素及其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曦 《儿童音乐》2023,(1):50-54
<正>《七朵花》是浙江平湖著名的民间小调,所用曲牌为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的【码头调】。该曲旋律曲折细腻,歌词运用了大量平湖当地方言,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小调的柔美风韵。20世纪30年代,作曲家贺绿汀以《七朵花》为基调创作了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天涯歌女》。此后,《七朵花》跻身于全国民间小调名曲之列,成为曲牌【码头调】的代表作品之一。而同属【码头调】曲牌的诸暨民歌《堂子叹苦》,吸收【码头调】曲牌的音乐形态,遵从中国传统音乐“一曲多变”的创作思维,在曲调、唱词、题材、旋律运动、衬词衬腔等方面,与《七朵花》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先生在创作《莲花谣》中吸取流行于江南绍兴地区的曲艺《莲花落》的音乐元素,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结构带有明显的混合性质,其作曲技法使整首乐曲富有张力,具有完美的性格和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年金秋10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张艺谋携奥运团队在鸟巢演出了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经典爱情故事以中国人的独特理解和现代化多媒体的全新诠释方式展现给世界。如果说通过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那么通过鸟巢版的《图兰朵》,张艺谋则会让中国了解世界。这也正是张艺谋把《图兰朵》带进鸟巢的良苦用心。从鸟巢到上海世博会,再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鸟巢版的《图兰朵》即将踏上一条完美的艺术之路,它也必然会再次把全球的目光聚焦到一个地方——中国。  相似文献   

11.
商洛花鼓戏唱词具备中国传统诗歌思想、韵律、形式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其翻译可遵循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在翻译商洛花鼓戏代表作《月亮光光》与《带灯》中的唱词时,译者应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在选择词语、句式、语态与修辞格时,应尽量关照原唱词意蕴、韵律、形式层面的特征,力求译文尽可能地兼顾原唱词的"三美",使译文读者能够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2.
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作品,每部歌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西方女郎》,等等。他的歌剧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的感情与命运为主,戏剧情节感人肺腑,音乐结构十分慎密。他尤其擅长塑造感情丰富的女性角色形象,大多以悲剧性为主。歌剧《图兰朵》就是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二单元Reading Turandot in Beijing(图兰朵在北京)。本单元主要介绍西方音乐及其发展史,歌剧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本课是某音乐杂志一名英国记者对1998年张艺谋导演的在紫禁城上演的歌剧"Turandot"的评论。学生对歌剧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普遍比较陌生,而对中国导演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充满好奇。这一课会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让  相似文献   

14.
协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是以古老的中国为背景的歌剧作品。组曲《舍赫拉查达》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一部阿拉伯风情作品。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主题进行分析,从音乐与文化角度探究东西方文化如何在音乐作品中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15.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被称为电影的"第二语言"。在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化的释放。在"大片"、"大制作"电影强势争夺观众的背景下,《我的父亲母亲》与《山楂树之恋》作为小成本电影以另一种风格、另一种方式感染和感动着观众。其音乐创作注重"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民间元素、民族元素、原生态元素的创造性运用,传统而不老套,朴素之中又透出清新,成为电影整体结构中鲜活而独特的魅力元素。  相似文献   

17.
山西素有“民歌的海洋”之称,而襄汾民歌则是这浩瀚海洋中的一颗明珠,被人民大众熟知。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题材种类、唱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德国作曲家韦伯的剧东油兰朵特》.采用了币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万年欢》。二幕中的《中国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待》采甩了中国民歌几1茉莉花,上今‘竹」4.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交响声乐套曲诗人的七首唐诗‘:- 乐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 6.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特》均引用了中国曲调。“《大地之歌)·‘泵用了拳百、王维、孟浩袱等肚曲书中国回旋曲》.、一,二的‘《图兰朵特组曲认剧乐 欲~一言 广、.《图兰朵特》、歌剧《图兰朵/法国作曲家鲁赛尔的三部名为·: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合唱曲.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是中国近代音乐先驱青主诞辰120周年早年青主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参加了辛亥革命.留德期间,青主在音乐作曲理论、钢琴、小提琴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习.青主出版的《乐话》和《音乐通论》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中的美学观点至今影响着后人他创作的32首艺术歌曲和60余篇音乐文章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先河;青主从艺术角度最早选择出版了德国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并精心配译了中文唱词;他称席勒的诗和贝多芬的音乐是有着“伟大思想的诗”和具有“最伟大的思想”的音乐.青主《乐话》中小提琴和钢琴理论至今对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啊呕令"是流行在甘肃岷县、宕昌一带的一种花儿曲调。本文从唱词格律、衬词、音阶与调式、旋律形态、节拍节奏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对"啊呕令"的唱词及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