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琴戏是以徐州为中心流行于苏北鲁南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尽管首批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至今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文章探析柳琴戏的历史起源、唱腔特点和代表剧目等,进而厘清柳琴戏的发展渊源和历史脉络,通过对柳琴戏发展历史、文化变迁研究,深度挖掘柳琴戏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着重剖析导致柳琴戏日渐式微的诸多现实因素以及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并针对柳琴戏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柳琴戏是以徐州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通过探析柳琴戏的生存现状和戏曲英译,挖掘柳琴戏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并找出推广传承柳琴戏新的可行性途径,使柳琴戏重新回归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3.
柳琴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独特的艺术特质,本文对苏北柳琴戏的唱腔、节奏、板式、配器、剧目等进行浅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苏北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特色,并与苏北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受到苏北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琴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风靡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成为当地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06年,随着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这一民间戏曲进行研究的热潮也随之悄然兴起.柳琴戏的形成时间,至今不会超过300年,虽时间不长,但它的形成过程却较为复杂,其间历经周姑子、说唱、分流、跑破、戏班五个阶段.在其形成之前,徐州周围就有许多处于强势的民间歌舞、说唱等艺术活跃在本地区,并都有向戏曲形式过渡、转化的趋势.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柳琴戏却脱颖而出,成为徐州地区一枝独秀的新剧种.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巧合,也有对机遇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泗州戏是历史上流布于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地方戏曲的演绎样式,它因乎唱腔婉转优美、柳琴乐器伴奏、句尾鲜明拖腔、声调哀怨悠长的艺术特质而使得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拉魂腔"或"柳琴戏"。  相似文献   

6.
我国戏曲动漫及音乐体现了戏曲和动漫、科技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时代艺术性特点,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弥补了传统戏曲在中小学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不足,促进了传统戏曲文化在国际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广泛传播。通过分析戏曲动漫创作的基本规律、要求和社会功能等,希望促进国产动漫艺术民族化发展,传承衡阳花鼓戏,弘扬中华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其唱腔、表演、伴奏、旋律调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取借鉴了其他剧种,经过历史的打磨造就了现今黄梅戏较为统一的形式。但时代潮流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的变化,人们普遍忽略了戏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黄梅戏电影在继续发扬黄梅戏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化,将黄梅戏与各种姊妹艺术结合起来。因此,不妨从黄梅戏电影去看黄梅戏近些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淮海戏是流传于苏北淮海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传统的淮海戏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对淮海戏的传承与保护造成较大的阻碍.本文首先对淮海戏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阐述了淮海戏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并分析了其发展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最...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笔者认为,三门峡地区之所以能创造出以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瑰宝——民间传统戏曲,这离不开使其生存发展的良好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探究能使其良好生存和发展的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揭示三门峡地区传统戏曲产生和传承与其人文的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多种多样每一种都具有其独特之处,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经由历代的艺术大家,传统戏曲在不断的实践和完善中传承。在经久不衰的传唱和时代潮流的分割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曲类型风格和文化,有着各自的戏曲演唱技巧,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将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吸收运用到民族声乐中。  相似文献   

11.
大型原创舞剧《粉墨春秋》首演以来,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其在创作、演出过程中坚持创新,摒弃了传统舞剧以男女主角爱情故事为线索的情节模式,具有戏化舞的特点;在民族舞蹈词汇中融入戏曲表演艺术,使其更加独特新颖;舞美设计结合戏曲和时代风尚,使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戏剧人生的故事,更是对戏曲绝技与民族精神的深入了解。这种探索与创新,不仅推动了戏曲艺术的普及与传播,也使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12.
衡东(衡山)影戏是一种地域色彩很浓的民间戏曲艺术。它经历了搭桥戏到桥路戏发展历程;音乐分为锣鼓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其锣鼓打煞风格独特,唱腔韵味十足;影人造型模仿戏曲的脸谱和衣饰,制作分成七个步骤,操作技巧独特。  相似文献   

13.
歌唱与戏曲演唱,都是人声的艺术,同属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范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歌与戏之间,有意或无意地相互吸收、借鉴、影响、渗透,它们是血缘关系异常相近的姐妹艺术,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都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①歌唱与戏曲演唱的一致性;②歌唱与戏曲演唱的不同点;③歌唱者应向戏曲演唱艺术学习;④戏曲演员也应向歌唱学习。歌唱与戏曲演唱,是文艺百花园中两朵姐妹艺术之花。它们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应提倡在保留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姐妹艺术中有益的营养成分,来充实壮大自身。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当前国家、省、市、县大力挖掘、保护与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机遇下,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功能愈发凸显。由此以云南镇雄端公戏为例,通过对端公戏的分析介绍,揭示其深厚的民俗历史,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审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以维护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孕育到形成经历数千载,与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期盼,增添了节日氛围。年画作品的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历史故事、宗教等各方面内容,是中华民族各时期社会习俗的缩影。因此木版年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木版年画形成了丰富且坚实的文化环境基础。在戏曲艺术于民间兴起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展现生动戏曲内容的戏出年画应运而生,并于清代发展至顶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戏种,湖南花鼓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其代表曲目《刘海砍樵》不但拥有独特新颖的演唱方式,质朴的乡音俗语,而且具有融合音乐美学、音乐民俗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的多重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民间曲艺发展每况愈下。本文对其艺术风格、曲式特征及唱腔特点等作详细阐述以表露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呼吁人们关注民间艺术,提高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保护和支持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变”是戏曲发展的必然,冯光钰先生说:“中国的戏曲剧种都经历了孕育、演化、衍变、形成到发展,从成热到繁荣的过程”(冯光钰《秀山花灯戏的历史积淀与现代传统》中国音乐2006:(1)1-3)戏曲,是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即将音乐与美术集一身,使过去的音乐形式更加完善系统化。当然可以说艺术形式也一直是以求生存谋发展为轴心的不断由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革新变革史。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9,(3):57-60
黄梅戏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有很多元素可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素材。以黄梅戏的文化元素作为创意之源,通过元素提取、形态的抽象概括、文化寓意的赋予等方式对其进行设计、研究,继而开发黄梅戏戏曲文创产品,对于传播黄梅戏戏曲文化,大力推行黄梅戏戏曲文创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亦对黄梅戏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与其他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传承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途径、规模等方面表现出相对独特性,其教育发展态势呈现出由单纯的技艺传授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由台前到幕后,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三种主要转变。正确认识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科学把握地方戏曲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时代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山西南部地区为黄河三角地带,历史文化沉积深厚,是众多剧种和戏曲的主要传承与发展地区之一,历史上几乎村村建有戏台,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弥足珍贵的戏台建筑遗产。文章以晋南地区部分有代表性的戏台为例,对戏台的遗存、保护及修缮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了晋南戏台的建筑艺术特征和声学要素。提出对传统戏台依据现存类型进行分类,充分考虑戏台的建筑艺术特征及新时代对剧场演出的声学新需求,根据分类结果,分别采取不同的戏台保护措施与开发再利用策略,并结合实例探讨了相应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戏台的保护再利用,传统戏曲的传播与传承,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