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乐合奏课是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艺术实践内容,也是民乐学生的舞台实践训练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合奏的能力,团结意识,演奏技能,还增强了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艺术修养,使得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和艺术实践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当前高师民乐合奏课在教学线路、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复杂的问题,本人就自己所在的高师院校指导下的民乐合奏课,从教材的规范性、训练前中后期的的准备与实践、声部难点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更好地促进高师民乐合奏课教学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各民族特色彰显着文化多样性,民族器乐更是历史积累和艺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民乐合奏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奏是一项特别的乐器演奏训练方式,通过多人开展合作表演,提升个人演奏能力和水平.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意义和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品赏析: 民乐合奏曲《紫竹调》是抒情、悠扬、委婉的江南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演奏的乐器都是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笛子、二胡、琵琶等。全曲共五段,第一段合奏,第二段是笛子独奏,第三段是二胡独奏,第四段是琵琶独奏,第五段合奏。这首曲子无论是在不同乐器的音色、旋律,还是在独奏与合奏等方面都非常清晰和富有感染力,很适合大班下学期的音  相似文献   

4.
西方音乐经过二十世纪的发展之后,各种乐器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以打击乐最为典型:打击乐的演奏功能由传统的色彩和节奏功能提升到独奏。打击乐作品也是举不胜数、纷至沓来。因此,打击乐的演奏形态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变成了室外合奏、室内合奏以及打击乐团三种演奏形态。  相似文献   

5.
民乐合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演奏、音乐审美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素质与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情感,为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奠基,天然附着思政教育的基因。民乐合奏教学落实思政教育的基本思路有:选择的作品需是具有极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料经典”,做到技能训练落实要点、精神引领润物无声,并在互动学习平台不断丰富“同向同行”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 ,民乐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普及课程。高师开展民乐合奏课是可行的 ,同时也是必要的。高师民合奏教材的内容编写 ,也将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清脆的竹笛声,悠扬的二胡声,《青花瓷》《中国话》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在中国古典民乐的全新演绎下别有风味。4月28日,一场由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师生担纲演出的“春和璩鸣”民乐特色音乐会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办。除了精彩的经典民乐演奏,校民乐团还与校合唱队联合,在民乐伴奏下用昆曲曲调吟唱古诗词,呈献了一场特别的《昆曲联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民乐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普及课程,高师开展民乐合奏课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高师民合奏教材的内容编写,也将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笙是一种具有独特演奏艺术特色与魅力的管弦乐器,兼有独奏与合奏等功用,对其演奏技法及制作进行研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笙的演奏技巧及运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笙的制作对策,以期可以有效促进笙这种管弦乐器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目前高师类艺术实践课程民乐合奏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重视不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不足和教学落伍,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优化民乐合奏课的教学应当立足问题根源对症下药,而重点应当突出民乐合奏课教师的作用,比如学生价值观念偏颇的解决有赖于任课教师的引导;生源质量作为课程难以开展的硬伤是长期存在的事实,这个问题有赖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实现自己专业技能的突破,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是师生戮力合作的重心;硬件设施的改良有赖于国家和院校的共同努力,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民乐合奏课的需求,这考验着老师教学的能动性,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姜勇 《华章》2011,(29)
新民乐以其全新的演奏形式、全新的演奏理念征服了亿万观众,为民族器乐演奏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成为当今中国乐坛的一颗耀眼的新星.新民乐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论.对此,笔者另辟蹊径,对于新民乐概念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林沛标 《生活教育》2014,(20):124-125
正一、高瞻远瞩——器乐进校园(一)背景和构想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引领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决定大力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战略,决定将器乐的学习纳入课堂,从"扎根课堂教学,全面铺开;建立民乐社团,张扬个性;铺设星光大道,打造特色"三点分阶段推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种器乐的演奏技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突破口,创建乐器特色校园,以音乐陶冶人性,锻造  相似文献   

15.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二胡来源于边陲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是接受度最高、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中国传统器乐瑰宝。二胡音色圆润,音质纯净,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抒情性在伴奏、独奏和合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二胡的地域特色、情韵和民族性等方面浅述二胡的艺术特色,以及探究二胡在演奏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乐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目前高校艺术课程设置中,民族乐器教学几乎空白,民乐师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加大民乐课程的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小号是西洋铜管乐器中的一种,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穿透力强等特点,是独奏、重奏、合奏、协奏的理想乐器.小号自传入中国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小号作品在创作和演奏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在创作、演奏还是教学中,我们都要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小号艺术的演奏和技术技巧,继承中国优秀的音乐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小号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小号艺术的发展,推进小号艺术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9.
西洋管乐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乐器,其分类也十分丰富,如果将这些不同种类的乐器放在一起合奏,那必将给其欣赏者带来一场听觉的洗礼。乐器的合奏一般都需要演奏者扎实的演奏功底和良好的协作意识,不仅如此,同时还需要清楚的了解不同乐器的特色和声部音色之间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管类乐器也是如此。本文就是要将西洋管乐合奏中可能和容易出现的一些教学问题做一个详尽的分析,以供广大师生的参考,为提升管乐合奏的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室内乐原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小型音乐会,多出现在欧洲的皇室中,规模上有别于宏大的宗教音乐。现如今,室内乐指每一个声部均需要由一件乐器开展特定演奏活动的小型合奏音乐。圆号作为室内乐演奏中的一项重要乐器,在合奏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圆号的教学要求相对比较高。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圆号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室内乐合奏中的实际需求,需要教学人员不断对圆号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