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声是音乐领域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也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发现美声艺术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美声的流行程度根本无法匹配它的价值。很多的音乐工作者都对美声艺术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应该在美声艺术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这样可以使得美声艺术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被更多的大众所接受。笔者从事音乐领域研究多年,对在美声艺术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也有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传统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已不在是我国声乐领域里的主流唱法,民、美声式的"中国唱法"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笔者认为,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则代表着当今"中国唱法"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研究吴碧霞特有的民族、美声演唱方法特点,从而为声乐教学与表演提供更多详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对于促进声乐教学与表演更加科学的向前发展,使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优势相互合理的借鉴融合,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所不同,而且因流行唱法的大众化、娱乐性等特点,流行唱法成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最爱。目前,高校音乐学院中的流行唱法教学日渐科学化和系统化,流行唱法的教学体系也逐渐完善,但还需要音乐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以便为流行歌曲研究、创造、演唱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基于此,在阐述流行音乐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对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流行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京剧与现代音乐的相互融合发展是当代戏剧艺术发展的必然,它避免了传统京剧创作中过于单一化、程式化的弱点,使现代京剧音乐对传统艺术手法有了继承和创新,在保持“京味”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了莛他兄弟剧种、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当代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及西方音乐等,给京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因而出现了样板戏、京剧交响乐、京歌等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它们不断丰富着当代戏剧艺术的宝库,使当代戏剧艺术的殿堂构建日渐宏大瑰丽、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非常迅速,歌曲作为最受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其主要发展出美声、民族和通俗等唱法。虽然三种唱法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三种唱法的融合成为当前歌曲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特点与关系,阐述了三种唱法融合的作用,并针对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融合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推动我国音乐教育和声乐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音乐及歌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声乐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嗓音运用上面,在演唱方法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样不同流派的不同演唱方式,凸显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出世界人民对于音乐美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本文从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入手,基于演唱嗓音运用、表演风格两个基本音乐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唱模式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花腔"一词源于德文Koloratur,(意大利语Coloratura)指旋律精巧灵活的装饰,用于器乐曲或声乐曲中。歌唱时的花腔通常表现为快速的音阶式进行、分解和弦式邑音、颤音、同音反复、连续大跳音程等带有器乐化特点的音乐形式。具备这些演唱能力的女高音被称为花腔女高音。花腔唱法早在格利高里圣咏中就有记录,经过近千年的缓慢发展,阉人歌手以独特的嗓音和娴熟高超的花腔技巧,将花腔技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使花腔唱法成为美声唱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把美声歌曲称为"阳春白雪".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这种艺术形式与生活总有着一定的距离.莎拉·布莱曼的声乐演绎方式却是别样清新,突破了美声唱法的传统定位,用西洋传统唱法融合通俗唱法开辟了雅俗合璧的先河,将声乐演唱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不仅契合了宗教情结的需要,更满足了新世纪歌唱艺术的审美心态.在音乐表现上与当今世界的音乐审美保持一致,具有国际化的审美定位.  相似文献   

9.
田旭春 《华章》2007,(7):164-165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化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声音位置进行比较,并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美声与流行音乐的交融有着繁多复杂的外部因素,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文化因素。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文化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和国家软实力也逐渐相互交融,世界乐坛进入了以各国文化为底蕴的后现代音乐时代:古典音乐不再曲高和寡,逐渐被更多非古典乐迷欣赏,品味也更加通俗化。二是精英文化开始对大众文化妥协,寄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妥协推动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美声与流行歌曲之间的"跨界"现象,使古典音乐(严肃音乐)获得了新的音乐创生。  相似文献   

12.
流行音乐是大众喜爱的音乐类型之一。作为一种艺术,流行音乐在演唱方面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行歌坛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注重歌手的专业演唱技巧,提高歌手的综合文化素质,使歌手能够借鉴科学唱法,唱出自己的风格,将我国的流行音乐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南振邦 《学周刊C版》2021,(16):173-17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在音乐领域,各种唱法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声乐教学推进了新的高度,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及喜爱。在当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意在使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在音乐领域,各种唱法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声乐教学推进了新的高度,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及喜爱。在当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意在使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流行音乐歌坛"中国风"是近些年流行音乐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出现代表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时代的到来。"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横空出世,受到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喜爱。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点也使得很多流行音乐歌手的喜爱。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台湾流行音乐创作歌手周杰伦,他基本会在他的每张专辑里面加入"中国风"民族音乐的元素。周杰伦最为突出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有《青花瓷》《菊花台》,等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6.
轻声唱法作为一种声音训练手段,对花腔演唱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贯穿花腔实践和教学历史,体现时代美学原则;它能够使声乐学习者较快掌握头腔共鸣的技巧,扩展音域,使嗓音逐步向全声发展,增强演唱者对于作品的表现和驾驭能力,是进入花腔演唱殿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发展进入多元时代,特别是流行音乐的盛行,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音乐结构布局。民族声乐一方面吸收西洋声乐技巧,同时为了使民族歌唱更贴近生活,出现了民族、美声、流行杂糅,"三不像"的现象: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的民族声乐教育  相似文献   

18.
民族唱法的形成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各朝的音乐到后来的四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发展到今天的结合西方美声发声训练的民美唱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形成了现在最具科学的民族唱法的形式和风格特点.民族唱法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而美声更是国际化的歌唱艺术.而将这两种唱法相结合,形成了更为科学性的演唱.  相似文献   

19.
通俗演唱方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流行音乐以异军突起之势出现在世界乐坛之后,传统的音乐已不再能独霸音乐界了.流行音乐由于顺应近代文明而诞生,配合现代思想潮流而成长,它无须背负历史文化的包袱,意气纵横,驰骋自如.它率真而纯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在传统音乐中吸取养分,来充实它的内涵,成为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音乐中的通俗演唱方法是由70年末传人我国于80年代兴起.作为世界流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已受到我国广大民众的普遍接受和喜爱.它以无比的朝气和劲力在音乐领域中扩张、成长和壮大.通俗演唱方法,它在发声、呼吸、共鸣、吐字以及歌曲的演唱风格上与美声、民族唱法上虽有相近之处,但它以独有的一种风格与美声、民族在唱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是自己在学习通俗演唱方法的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当代民族声乐的一些作品借鉴了美声的花腔艺术性唱法,成为极具美学价值和唱腔特色的带有中国风格的花腔艺术性歌曲,本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根据花腔演唱的历史及来源,总结其美学特征,分析演唱者发声特点,剖析相关演唱技术,为演唱中国风格花腔艺术性歌曲探索一种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