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大调曲子艺术是流传于我区的稀有古老曲种,文章对它的表演特点、唱腔音乐特点、唱词及曲目特点等做了初步研究,以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田野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在文化生态系统框架下分析南阳大调曲子传承的困境,主要有文化传承空间衰微、曲友心理契约破裂、文化教育隔离以及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遭受破坏等多方面原因。提出当下应以国家级传承人为保护核心、坚守大调曲子的艺术价值体系,建立地方高校特色课程,创建南阳大调曲子新的文化生态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传统筝乐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大调曲子的重要影响。在历史上,传统筝乐音乐以板头曲和唱腔曲牌两种形式随大调曲子从豫东向豫南地区传播,并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大调曲子艺人对其曲目的编订及其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一种具有地方风格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文章针对大调曲子与河南传统筝乐的密切关系,对河南传统筝乐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佳怡 《成长》2020,(4):20-20,22
非遗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无形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变迁,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传递着中华民族美的理想。在新媒体的发展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非遗传统手工艺逐渐融入了大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民族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的重要载体。“非遗”视野下,民族音乐传承及推广应开掘民族音乐的思想价值,解析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全面把握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要素。同时,我们应构建完整的民族音乐评价体系,进而促进民族音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内乡县调查为例,对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传承进行研究.南阳地区曲艺众多,其中南阳大调曲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曲种,曲目众多,但近几年遭遇严重断层,如今爱好者们均为中老年,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传承,如何保护传承好我国的历史曲艺文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南大调曲子是一种现存于豫西南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艺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且在当地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依然活跃于百姓中间,深受人们喜爱。这种曲艺形式题材众多、曲牌丰富、曲式结构复杂多变,有着独特的行腔特点和表演形式。结合笔者对大调曲子的学习、实践与调研,就其艺术特点做一分析阐释,以展现这一古老曲艺形式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它、关心它,促进这门传统艺术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县花布传统工艺作为河北省非遗名录中的传统技艺类别,其保护与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实施"非遗"政策的背景下,魏县花布传统工艺应以国家和省地市政府出台的政策为理论依据,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资金的支持,将机器化生产引入到印染制作过程中,结合传统手工制作的特点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魏县花布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发展还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从业者素质的提高。有了人才的支撑就可以对魏县花布进行有效的产品研发,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取更大的权益。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魏县花布传统工艺要顺应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市场信息进行优化利用,这些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可以帮助魏县花布传统工艺走上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道路,以期实现党和国家制订非遗政策的初衷和目地。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是当今社会迫切面临的一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工程。文章通过对南阳大调曲子的现状及传统传承方法的分析,总结了南阳大调曲子走进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课堂的这种新形式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开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屈原昭君故里”乡村非遗旅游实践,运用扎根理论对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价值共创过程进行分析,构建出多元主体下的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价值共创概念模型,明确政策支持、参与平台、资源整合、文化共识、技术涉入、共同目标六大驱动因素,凝练出价值主张提出、氛围营造共创、资源平衡共创、社会价值共识、文化价值创造、社会价值输出六个循环持续的行为过程。其中,价值主张提出、氛围营造共创、资源平衡共创、社会价值共识是非遗旅游价值共创形成的前提与条件,文化价值创造是非遗旅游价值共创的行动策略,社会价值输出是非遗旅游价值共创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11.
12.
王琼 《文教资料》2011,(5):86-88
河南民间面塑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仍然是民俗文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民间艺术的河南"面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河南民间泥塑玩具是伴随着古老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的。然而在当前,其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研究河南民间泥塑玩具的传承、变异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着区域的历史底蕴、民族记忆、文化基因和文明风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是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形式。学校可对非遗项目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融入校本课程,并通过“研究—培训—实践—展示—评价”一体化的形式推进课程实施,不断完善非遗课程,探究有效的传承策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研究区域非遗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16.
河南曲艺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从具有深远影响的北宋说唱艺术典范诸宫调,到现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都在中国曲艺史上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河南曲艺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受众少、社会传播机制不畅等问题。针对河南曲艺传承的这些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在梳理影响曲艺传承的若干要素及其相互耦合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河南曲艺生态链的应然模型。河南曲艺发展应该回归曲艺本体,注重培养曲艺创作者、研究者和传承人,改善传播机制,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曲艺生态链各要素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河南豫剧发展史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河南豫剧群体创作、重乡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娱乐性强、适合人群广的特点。在论述其音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豫剧无曲无谱、口头传唱的独有特性,揭示了豫剧兼收并蓄、注重自我超越的优良传统,指出豫剧在传承中原文化,展现河南精神,演绎地方文化,幸福百姓生活,展现河南形象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希望河南人通过河南豫剧搭建根亲文化平台,传播中原文化,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创建文化大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四位一体"即为:理论、表演、创作、管理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一体.在菏泽大平调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对于传承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四位一体"角度深入,全方位的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体系.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从菏泽大平调传承现状出发,对丰富相关传承人才类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具体的文化传承环节中,不同传承人才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地方应该加强菏泽大平调"四位一体"传承人才体系的打造工作,深化菏泽大平调理论性人才、表演性人才、创作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的塑造,为菏泽大平调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并对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健全淮北市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设立武术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对民间传统武术的抢救性保护;遴选认定一批代表性的武术传承人,以期有效保护淮北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