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中的音乐形象是整部歌剧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中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对整部歌剧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著名的歌剧中,但凡声名显赫的都有其著名的音乐形象。歌剧《弄臣》便是依靠男一号里格莱托错纵交织的角色塑造奠定了它在西方歌剧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威尔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歌剧创作特点入手,对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茶花女》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选段是第一幕中薇奥莉塔与阿尔弗莱德演唱的《饮酒歌》,这首歌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因此被广泛传唱。《饮酒歌》全曲高音比较多,演唱难度相对较大,通常大学阶段声乐专业的学生很难驾驭。本文在对歌剧《茶花女》选段《饮酒歌》多次现场观摩和聆听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首歌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曲式结构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两部著名的剧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当时中国知识青年命运轨迹及其作者创作前后的思想进程的分析、比较,探索出进步知识青年具有两条命运轨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那旋转的风车绚丽了非同寻常的童年,那荡漾的涟漪沉浮了不由自主的夙愿,命运的轮盘依旧旋转,将你、我的人生搅拌在一起,我们注定要一起面对许多考验。哦,我的王,我来接您回家。我将永远追随您的步伐。虽然你是儿子,我是父亲,但你更是我的王,至高无上的王。  相似文献   

5.
6.
借助表现游走于不同地理及文化空间中的人物的生存问题,奈保尔的小说旨在探讨现代人的命运和伦理困境。通过考察《浮生》与《魔种》中“内”与“外”这两个圆形结构,探讨奈保尔对现代人的伦理思考。在人物的“外部空间”这一层面,威利经历了由印度到英国、非洲、柏林,再回到印度,最终定居英国的生活,其人生轨迹构成一个轮回。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女性的关系这一“内部空间”层面,威利经历了从家庭到家庭的回归,体现了获得幸福的不易。可以说,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在实践“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根本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潇 《考试周刊》2009,(9):33-34
《白鹿原》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通过对三位试图逃离悲剧命运却以悲剧告终的女性的描绘,彰显了封建宗法社会窒息人性的残酷面,控诉了封建传统礼教和宗法制度对女性的侮辱与损害,从而引发人们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集大成者,其歌剧《麦克白》是根据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转型而成,是威尔第首部改编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歌剧作品.戏剧作品转型为歌剧作品,必将原著进行新的设计以适应歌剧创作需要.相较于威尔第其他改编自莎剧的歌剧作品,《麦克白》得到的关注相对较低研究成果较少.对此,笔者对国内外研究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男高音的演唱角度对威尔第的作品<弄臣>进行了分析和认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细致的演唱与深入的表演,从而能完美地再现歌剧大师的这部伟大著作.  相似文献   

10.
《莺莺传》与《春香传》是中韩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春香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莺莺传》的叙述内容和叙述模式有接受。两者都描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两篇故事的结局却是一分一合。两者之所以有结局差异主要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背景的不同,两部作品在思想倾向以及人物性格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阐述了贾府丫头的地位和命运,认为她们是一群被剥夺了人权的奴隶,是一群“物”化的人,从而揭示了贾府的罪恶。  相似文献   

12.
在对建国后17年文学的研究中,由于受到“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城春秋》的文学史地位被《青春之歌》遮蔽了。其实,《青春之歌》的文学史地位的获得,主要来自知识分子类型化的设计和处理,而这一写法发端于两年前的《小城春秋》,《青春之歌》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工、完善和使之更加成熟。两部小说对知识分子类型化设计、处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两个向度”、“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冰与火之歌》一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读者在读此作品的时候始终无法猜测人物命运下一步的变化。本文以书中人物姗莎为例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命运的时候,如何让读者始终无法把握人物命运走势,使读者始终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4.
《草原之夜》这首歌被国内外誉为"中国的小夜曲"。简要分析了以新疆兵团为背景创作《草原之夜》的过程与特殊内涵。同时结合我国民歌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草原之夜》的艺术特色以及它对音乐语言的巧妙运用,进而指出《草原之夜》给现在歌曲创作带来的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写尽平凡人物生活的苍凉困惑以及生命中惘惘的威胁。《金锁记》中,作者笔下尖锐现实的人物叙事将新旧交织社会下人性的渐失和物欲的膨胀展现的淋漓尽致。放眼故事展开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们的悲剧已经超过了个人人物命运的悲剧,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是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的不可实现之间的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是当代台湾小说家中的一个“奇才”,他的小说笔调华丽,描写细腻,视角独特,对命运的思考深刻。本文以《永远的尹雪艳》为例,通过他对颜色的运用,对命运的思考,以及“永远”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解读他的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18.
<正>龙盏镇的精灵安雪儿惨遭强暴一夜之间从云端坠落凡尘;冰美人唐眉要带着痴呆的陈媛赎罪,她的生活没有色彩没有希望;善良的理容师李素贞陷入丈夫意外死亡的愧疚之中;法警安平也许在等待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痴情的安大营坠入格罗江死了,林大花从此没有白天只有无边的黑暗;罪大恶极的辛欣来伏法了,换了肾死里逃生的陈金谷却终究难逃法网……小说《群山之巅》众多人物命运令人唏嘘,但你不得不说,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在现实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9.
伊晓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70-71,122
全文对肖斯塔科维奇之《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的创作背景、思想意蕴及美学风格作了较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活跃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舞台上,他们胸怀天下,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并为之奋斗与牺牲。然而,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他们性格具有二重性,即既有正直、善良、反抗的一面,又有懦弱、妥协、顺从的一面。这种性格的二重性,在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性格缺陷的无形束缚及现代社会的生存挟持下,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命运,《沧浪之水》中以池大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就是其典型。知识分子要改变这种悲剧命运,必须跳脱传统文化的局限,建立起自身独立的人格价值体系,并投身于基层现实生活.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