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作为一种深具美感的艺术形式,舞蹈音乐和舞蹈表演能够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完美的结合。舞蹈音乐将舞蹈的视觉形式进行动人的刻画,舞蹈表演将音乐的听觉效果进行肢体的诠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音乐塑造了舞蹈的形象,舞蹈表演升华了舞蹈音乐的内涵。舞蹈音乐的结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结构的巧妙安排,能够使舞蹈表演形成完整的框架,进而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升华。因此,舞蹈音乐的结构对舞蹈表演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
舞蹈音乐结构对舞蹈表演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表演的成功离不开与之呼应的舞蹈音乐。舞蹈音乐结构包括段落结构和旋律结构两种,常见的几种段落结构为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和交响式。而舞蹈音乐结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构是每种艺术必须重视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都要具备成功的结构安排。一个成功的舞蹈结构离不开音乐结构的巧妙安排,音乐结构会给舞蹈提供一个完整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
舞蹈借助音乐表达情感,音乐与舞蹈两者共同揭示主题,抒发情感,舞蹈音乐在舞蹈中起着启发构思,展现主题,结构舞蹈的重要作用,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是舞蹈创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完成舞蹈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音乐美感与舞蹈教学的关系、音乐节奏与音乐美感的渗透、音乐旋律与舞蹈表演的交融、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升华"四段,阐述舞蹈表演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在什么形式的艺术表演中,都需要创立好完整的音乐结构。一套完整的舞台表演,音乐结构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组合模式,音乐的结构能够影响到舞蹈的结构,并且能够带给舞蹈完整坚实的根基。当音乐与舞蹈组合在一起时,舞蹈变得更加完整,音乐也变得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一个舞蹈学习者,无论从最开始站立的基本动作的训练到最后学习一系列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舞蹈组合的完成,这些过程都是在音乐中进行的。音乐通过舞蹈得以展现;舞蹈则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完善,没有音乐的训练,会使学生渐渐产生乏味感,这种状态下培养的学生会很呆板、僵硬,表演缺乏艺术感染力,更是很难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所以。在舞蹈学习中不能把舞蹈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学习,更不能轻视音乐,节奏鲜明的音乐对舞蹈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表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向娟 《考试周刊》2007,(38):147-148
音乐可谓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舞蹈动作两者和谐统一,音乐可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舞蹈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蹈就失却了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行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语言、文字、音乐以及肢体等。其中通过肢体进行情感表达主要通过舞蹈形式来实现,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通过舞蹈形式展现出来的人类情感更加厚重,也更加深刻,而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该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得以强化,是舞蹈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舞蹈表演技巧,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的控制能力也非常重要。控制能力包括肢体、气息、内在情感以及音乐氛围的控制等,舞蹈表演者对肢体、气息、内在情感以及音乐氛围控制能力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将肢体、气息、内在情感以及音乐氛围的控制紧密配合,才能使舞蹈表演更具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必须重视孩子对舞蹈作品感情和主题上的深刻了解,而不是一味重"形",而忽略了"神"。3~6岁的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的缺乏,但只要用心加以引导,是可以让孩子们"手舞"有物,"足蹈"有理。这样孩子们在表演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共鸣共感,忘我投入,表情自然展现,舞蹈表演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舞蹈动作两者和谐统一,音乐可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舞蹈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蹈就失却了它的生命力。本文简单对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舞蹈技巧的运用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能够更容易表演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舞蹈是一种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只有灵动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去传达情感,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想要将故事形象展现的更加完美,就需要运用到舞蹈技巧,舞蹈技巧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叠加,而是在动作地基础上更自然地去表达感情、人物心理,让舞蹈表演有了灵魂,更能  相似文献   

13.
张婧 《文教资料》2010,(12):183-185
舞蹈形体课是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习音乐表演的学生来说,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从当前舞蹈形体课的教学情况来看,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都比较程式化和单一,没有注重舞蹈对于音乐表演的实效性和在艺术实践上的运用,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两方面分析舞蹈形体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舞蹈和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二者之间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舞蹈表演是通过形体艺术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相比其他情感表达形式,舞蹈比语言、文字更具有美感、更有张力,能将任何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舞蹈表演之所以能够实现打动人心的效果,音乐在其中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可以说在舞蹈表演中,演员的肢体动作是基础,而音乐则是舞蹈的灵魂。本文对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舞蹈艺术在音乐表演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音乐专业的舞蹈教育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论述芭蕾舞、中国古典舞、中外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舞的特点、训练体系及其在音乐专业应用中的特殊性,达到不断完善音乐专业的舞蹈形体课教学,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音乐表演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舞蹈是一门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是简单的依靠画面、动作、表演技巧等而呈现,同时更需要运用音乐提升其情感的表达,引起共鸣.本文就以舞蹈和音乐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如何实现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提升舞蹈表演的品质,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非常符合青少年活泼热情、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它在音乐课中有律动、歌表演,舞蹈表演等表现形式.在不同课型教学环节中,尝试融入舞蹈和体态律动,会有不错的效果。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舞蹈使音乐课堂充满了快乐和活力,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8.
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舞蹈在表演中一直都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能够将观众融入到舞蹈作品的情绪当中,能让观众与舞蹈作品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可以说,没有音乐这个灵魂伴侣,舞蹈作品是不完整的。因此,本文将对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论述了怎样有效训练学生舞蹈表情、提高其舞蹈表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激发学生舞蹈的兴趣、热情;然后训练学生对舞蹈、音乐情绪的感悟能力,在舞蹈时产生情感冲动和激情;最后是加强表演实践,提高学生外在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