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磊 《华章》2011,(29)
合唱是一种具有严密艺术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从“集体音响”这一突出的特点出发,产生了合唱艺术的“统一、平衡、和谐”三项要求.而合唱的统一一般是指演唱时基本音色、节奏、速度、理解表情的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2.
曹元玲 《江苏教育》2014,(17):52-54
"合"而不"和"是小学童声合唱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声声和融一妙趣横生、声声和美一渐入佳境、天籁和谐一有效控制"三个行动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达到童声合唱均衡、统一、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合唱包括“合”与“唱”。唱,讲究唱歌的姿势、正确的呼吸(气息)支持、正确的起声、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圆润的音色、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准确的感情表达、良好的精神状态。合,需要声部之间的配合、均衡、和谐。只有正确处理“合”与“唱”的关系,才能使两者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演绎美妙、动听的旋律,也才能让学生学会艺术歌唱。如何使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学习和掌握这种良好歌唱的能力?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和兴趣活动课教学,从合与唱的角度谈谈对于初中学生合唱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种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声音的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均衡"与"统一"是合唱艺术的灵魂和实质,树立正确的合唱音乐艺术表现观念对合唱音乐作品的诠释尤为重要。文章对合唱作品演绎状态中的"均衡"与"统一"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童声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获得美的熏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增强艺术修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但是,一个童声合唱队,如果没有老师的精心训练,怎么能获得优美而又和谐、统一的声音呢?同样,一步步精心的训练过程,可以解决合唱训练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从而最终达到明亮而又优美、统一而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反映到古诗文课,就是“文”“言”共生。在这里,“文”是指情意、人文、文化,“言”是指语言文字。“文”“言”共生,即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思想教育的同构共生,和谐统一。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7.
与声乐、键盘、作曲、舞蹈一样,合唱指挥也是音乐学科的一个独立的专业。合唱追求统一、和谐,讲究声和、音和、情和,声和即发声方法和谐,统一采用真声唱法;音和即节奏一致;情和即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要一致,每一段、每一句的感觉要一样。做到“三和”声音就有了美感。具体演唱中还要解决好气息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考证历代文献可知,"和"的本义指唱歌时候声音相应,引申为不同事物的协调统一。"和谐"首先被使用在音律上,用来指乐器和音律的协调相应,也指自然万物的协调统一。古代对乐理与自然和谐的阐释,被进一步引申,应用到家庭和国家等社会政治领域中,其词性有名词、动词两种:作为名词是指各种事物"各安其位、不相凌越、各得其理、相互配合、相互回应",作为动词是指使家庭、社会、国家和谐。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发展观,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底蕴,有助于澄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归.一、“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征.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在意义的,指社会发展既有客观的运行法则,又渗透着人的目的和要求,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  相似文献   

10.
何忠琴 《文教资料》2010,(16):80-81
合唱指演唱者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当众多演唱者的声音和谐统一后,就会变得美妙无比,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应注意节奏统一,以独特的表现力和热情,感染每一位听众,打动并震撼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合唱训练中,发声练习是最基本的手段,它是合唱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掌握“打哈欠”歌唱状态对于发声练习尤为重要。阐述了“气息低位置、声音高位置”的“打哈欠”歌唱状态在合唱发声练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打哈欠”歌唱状态的运用方法,对合唱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洋 《文教资料》2010,(26):130-131
合唱训练中,发声练习是最基本的手段,它是合唱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掌握“打哈欠”歌唱状态对于发声练习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气息低位置、声音高位置”的“打哈欠”歌唱状态在合唱发声练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打哈欠”歌唱状态的运用方法.对合唱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和谐这个概念有许多含义,如美、优雅、简单、整齐、对称、有序、规律等等。它的定义可简述如下:“……指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因素中协调一致。和谐的本质是杂多的统一、对立的统一、多样的统一,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一般来说,“和谐”是一个美  相似文献   

14.
现代合唱艺术的发展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合唱队员的声音,而合唱中的声音训练主要有头声唱法、弱声唱法、直声唱法三种。结合多年合唱教学的听、学与实践,本文着重对这三种唱法发声方法、特点以及达到和谐统一音响的训练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田春荣 《广西教育》2011,(32):64-64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歌唱形式,因此“合”字很重要。那么,如何突出高中音乐教学的“合”字呢?  相似文献   

16.
李庆武 《广西教育》2009,(20):52-52
合唱是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这就要求整体的协调统一。协调统一包括很多方面,但声音的统一最为重要。因为合唱是一门歌唱的艺术,没有统一的声音就不能称其为合唱。那么如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获得统一的声音呢?  相似文献   

17.
<正>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合唱是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这就要求整体的协调统一。协调统一包括很多方面,但声音的统一最为重要。因为合唱是一门歌唱的艺术,没有统一的声音就不能称其为合唱。那么如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获得统一的声音呢?  相似文献   

18.
混声合唱中的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声合唱讲究声音整体的和谐统一 ,发声时要做到轻、柔、高、美、直 ;其次是各声部之间在混合共鸣比例上要有所侧重 ,以体现合唱声群音色的层次与深度 ,为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提供基本可能。  相似文献   

19.
“和谐”在西方哲学的演变中是与“存在”和“理性”密切相关的概念,源于音乐元素在结构上的平衡。和谐并非指事物处于一种静止的实体状态,它本质上是“变”的“逻各斯(理性)”。和谐内在地包含了事物的差异和变化,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道”是“天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