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机关报的言论工作,这本来是毫无疑义的事。但是,由于前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又由于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不够,于是产生了一些湖涂观念。比如,对地报该不该加强言论的问题,就存在着“无用”、“无需”、“无为”的错误观念。因此,在谈及地报加强新闻言论时,我认为,地方党委及党报主要负责人丢掉错误观念,是加强新闻言论工作领导的关键。所谓“无用”,就是忽视言论在党报中的地位。认为“言论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作用”。有同志以为,新闻就是传播信息,就是报道客观事实,何须  相似文献   

2.
“关键时候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关键信任度所决定的。而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党报还要看言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了党报的态度,表明了党报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种新闻体裁中,  相似文献   

3.
“加强评论工作,是体现党报权威和特色的重要方面。要针对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阐明方针政策,启迪思想,解疑释惑,增强指导性。”丁关根同志今年2月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工作会议上的这番讲话,再一次阐明了加强新闻评论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新闻单位做好言论宣传导了航。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专业报同样要加强评论工作。 专业报加强评论工作,应做到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4.
“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信誉所决定的。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党报的态度,可以对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  相似文献   

6.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把握住地市报言论的角度与取向,就可以大大改善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言论工作应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小题大做;二是大题小做。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7.
赵志科 《记者摇篮》2009,(11):37-37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地市报作为一级党报,应该重视言论的策划和写作,以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一般来说,地市报与省级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常常是个弱项。笔者认为,地市报县区版虽不如大报立足点高,视野广阔,权威性强,但是小报有小报的优势,小报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多种言论体裁并用,有的放矢地指导当地工作。地市报县区版要加强言论引导作用大有文章可作,策划系列评论,以造成强大舆论声势,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增强服务性,言论写作要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等,这样,地市报县区版的言论也可以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  相似文献   

9.
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主要是指党报一版相对固定的一个著名专栏言论。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等。它刊发的基本是群众自发来稿,见报频,数量多,影响也比较大。在推进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使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发挥应有作用,也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的是加强其战斗性。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党报要文版群众富论的战斗性?党报要文版特点使命的要求。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的职能要求各版的言论应具有战斗性。但是由于各版所担负的任务、风格的不同,言论战斗性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作为要文版──…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 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言论。就主观而言,一怕“祸”及自身。一篇好的言论,必须有鲜明的立场、观点,不是提倡什么就是反对什么,不是表扬什么就是批评什么。地市报编辑由于回旋余地较小,不少名人、大厂长等“白天不见夜里见”,有时还有求于他们,万一一箭射错,势必带  相似文献   

12.
新闻言论大致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等形式。作为地市党报,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新闻言论都应当而且应该组织好,但是,地市报毕竟很少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部头的新闻言论,如何使新闻言论与地市报结合得更好,使新闻言论的旗帜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笔者以为,为新闻配发编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冲击并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地方党报怎样才能保持权威主流的地位?拥有近60年办报历史的《开封日报》坚持浓墨重彩报大事,典型报道出气势,加强言论、强化创意,取得了积极成效。发挥党报优势浓墨重彩报大事对地方党报来说,要发挥党报优势、浓墨重彩报道大事,就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迅速转变为新闻选题,以鲜活新闻解读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最大限度地释放新闻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党报版面上的“言论”,是通过党报表达上级或同级常委和政府的计划、意志、思想、认识、观点、主张等的需要,起引导、指导作用。它比其他体裁的新闻作品所体现的报道意图来得更直接、明了。与各级党报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可读、可受性上有着明显改进的事实相比较,党报包括理论版、各类评论在内的言论宣传的总体上还没有新闻报道的丰富、鲜活、轻松,寻求言论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仍是突出存在的问题,言论宣传“入心”的效果不佳。“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这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5.
媒体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读者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深层因素,迫切希望媒体对新事件、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解读和评论。言论建设是党报体现主流新闻和大报风范的风向标和着力点。发挥好党报评论的作用,对于推进党委政府工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扩大党报影响力、提高党报公信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家报纸,特别是地市报,改版、扩版新颖多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作为报纸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却显得比较薄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市党报的战斗力。所以,加强、改进和完善地市党报的新闻言论,显得愈发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经济报道:新闻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新闻媒介在社会变动中的作用及其经验教训关于经济报道历史转轨与现实走向的思考党报新闻言论要加强针对性从“万里行”看批评报道的运用艺术经济宣传怎样使受众喜闻乐见坚持党性原则是搞好经济宣传的保证企业报应把宣传主焦点对准市场短新闻规律论面对“世界经济报王的思考”澳星未能升空之后走出“马王堆”关于加强改革开放舆论调控的思考试谈新闻改革的现状和今后努力方向编一个惹人喜爱的一版搞好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新闻队伍建设试论电视新闻“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国宁 《新闻知识》2001,(11):47-47
想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缘由,一个是陕西日报六月末一版刊登了省委副书记袁纯清同志视察陕报时强调党报要抓好言论工作,他说:“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的灵魂,它是衡量一个报纸能不能当好党的喉舌的标志,同时也能体现报纸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围绕中央和我省的大政方针、阶段性任务,以好的言论凝聚人、引导人。”我觉得这段话对各级党报具有指导意义。专业报和都市报也应据此精神改进自己的言论工作。第二个缘由是我常读陕西的一些市(地)党报,觉得商洛日报作为地委机关报,言论工作较为出色,它自觉地、经常地注意抓言论…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不可或缺的一员,可以起到延伸党报、行业报、都市报触角的作用。由于当前我国企业报相对于上述报纸来说,一般出版周期较长,因此无形中就削弱了企业报新闻的时效性。但是,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专栏,尤其是集纳性新闻专栏主题集中、新闻造势强烈的优势,弥补企业报新闻时效性较弱的一面。本文旨在探讨企业报集纳性新闻专栏的组织与策划。一、集纳性新闻专栏的作用其一,集纳专栏的优势在于内容集中,主题鲜明。一般来说,集纳专栏“集纳”的都是内容相近的一类稿件。应该承认的是,由于企业报所覆盖的面较窄,新闻资源有限,稿件…  相似文献   

20.
(一) 党的报纸的党性并不排斥新闻的可读性,相反,党报只有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把党性落在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党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育人的作用。 但是,在党报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强调和偏重党性、指导性而忽视群众性和可读性。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和做法,使得党报版面上充斥着长篇会议报道和领导人讲话(文章),其他新闻报道也多是内容上不深不浅,形式上不长不短,文风上枯燥、生硬、呆板的“报八股”。有人称这种“报八股”为“中不溜”,说错谈不上,可能还受到某些对新闻传播规律知之甚少的领导人的称赞,但却不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