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屈原首位原创,为桔作颂,以比兴象征自况一已洁亮、独立、超卓之人格精神。而曹植独心有灵犀,首继而为桔作赋,乃寄托非凡高举之志情,却惨遭迫害之悲剧。一颂一赋,两相辉映,俱绝妙好辞,堪称前后之祖宗篇也。前者热颂,满是乐观昂扬,后者高赋尤多感伤悲凄。  相似文献   

2.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缀宜修,婷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文学的视角,对屈原与曹植的异同及其产生的根由,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宓妃这一形象源于神话,而文人对她的解读和看法各有不同,屈原和曹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屈原的《离骚》中,宓妃是一个骄傲无理、轻浮淫游、变化无常的否定形象;在曹植的《洛神赋》当中,她却是一个缠绵痴情、凄美生怜的肯定形象。追溯形成此差异的原因,便是心境与际遇使然。“否定”出自于屈原的彻底绝望,“肯定”来源于曹植的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5.
曹植是建安赋坛的代表人物,他以诗法入赋,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解放了赋的题材,标志着抒情小赋的成熟。在动物赋中,将诗主抒情与赋主体物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得赋体重获生机,为六朝赋的繁荣开拓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一篇赋作。诗歌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以优美典雅的句子,物我交融的创作手法,展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7.
贾谊的《吊屈原赋》通过比喻 ,把屈原的高洁、正直、才能与奸佞小人的贪婪、卑鄙、庸碌相对比 ,突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混乱。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两汉讽颂赋是俗称的以游猎、京都为主要内容的散体大赋。它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巨大的影响一直被人们视为汉赋的正宗,成为人们赞誉或批评的直接对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两汉重要的赋家如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都以讽颂赋传名,它的兴盛促进了两汉其他赋的的发展,在与其他流向的赋并驾齐驱中,显现出独自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屈原《远游》模式对曹植游仙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远游》作为游仙诗的始祖,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植的游仙诗创作也不例外。《远游》的结构模式以及虚构的神仙世界里的人物意象、环境意象、行为意象等,对曹植游仙诗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屈原赋注》文辞约要,精于“因声求义”之理,从字音入手推敲原文之意,常以“语之转”标注。广引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尔雅》《说文解字》等字书、古注、《史记》《礼记》等古籍,利于厘清文意,为后世屈赋考据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麴举墓志>录自<考古>一九七八年第三期曾忆丹<洛阳发现郑开明二年墓>,录文收于<唐代墓志汇编>,本文时该志文进行校读.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死是一个被冤屈、被折磨的正直善良人的痛苦、寂寞、悲剧性的死。这样的死,才有真实的感人力量,也才能更唤起人们巨大的同情和深切的怀念。  相似文献   

13.
杜甫成为伟大的诗人,不仅在于他转益多师,"尽得古今之体势",而且更在于他有自觉的艺术追求。而这种"自觉"又不仅仅表现在"技巧"、"功夫"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将诗人作为了人生价值的实现目标。这当然是与诗人诗为"家事"的自豪、"窃攀屈宋"的艺术取向、宋玉"吾师"的价值范式和自身现实遭遇构成接受视野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屈原身世命运的关注与宋代士大夫的人生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身世事迹的怀疑,并非起自近代,早在宋代就产生了。但是,宋代学者也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只是源于一种现实的理智兴趣和道德的社会需要。面对民族危亡、人生危机,在疑古思潮中,表现出的对传统的价值人生的重新审视和着眼现实人生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屈原的艺术气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 ,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 ,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 ,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 ,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6.
“美政”就是屈原理想中的完美政治,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如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神仙思想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屈原的神仙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楚地旧有的昆仑神话中的“不死”观念,二是齐、燕一带新兴的方仙道。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感和日益加剧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屈原接受神仙思想的主要原因。神仙思想是影响屈原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斯大林逝世60周年之际,俄罗斯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民以各种方式怀念这位伟大人物。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和国家政治经济转轨的阵痛之后,俄罗斯民众更加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评价“国父”,斯大林的形象正经历一个“去妖魔化”的转变,斯大林主义研究在俄罗斯也是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今本《楚辞》以传释经的编纂体例是刘安定下的,屈原作品为经,述骚作品为传。在儒家还未取得绝对统治地位的西汉初期,楚人刘氏建立的汉朝对楚文化的优秀代表屈骚十分推崇。即使在提倡尊儒的汉武帝时期,"悉延百端之学"的文化政策也为屈原作品提供了称经的文化空间。随着楚文化与各地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汉朝政府无需再以楚文化自我标榜,儒家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屈原作品称经的真相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