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2.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3.
静昕“笑声” 《孔乙己》这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又是在“笑声”中消失的——他“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从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表演,在笑声中谢幕。  相似文献   

4.
笑声博物馆     
上学路上,乔皮奇发观一座“笑声博物馆”。进去一瞧:展览品是一个个一模一样的玻璃瓶,标签上写着:“开心的笑”、“得意的笑”、“阴险的笑”……  相似文献   

5.
短篇小说《孔乙己》,全文仅2500来字,前后却出现了14个“笑”字。这14阵“笑声”,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笑声”引来“快活”,“快活”却带来了“可悲”。仔细品读,其“笑声的可悲”,流露于小说的字里行间。 小说第一部分写道:“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接着,小说第二部分描述了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残废的情景。究竟人们对孔乙己笑什  相似文献   

6.
质疑两则     
<正>《“胡卢”是笑声》所以引《孔丛子》“卫君乃胡卢大笑”,是为证明“胡卢”一词“不合适”以“闷声”或“小声地笑”相对译,细揣其意,得把胡卢模拟成“大笑”声。如是,这不仅与其《辞海》“胡卢,喉间的笑声”相龃龉,而且作为模拟,“小声嘀咕”可说成“嘀嘀咕咕”,“胡卢大笑”就未听说过“胡胡卢卢”。《醒世恒言》二十二:“急忙里用力去推那些醉汉,……有木头般不答应的,也有胡胡卢卢说困话的,”此胡胡卢卢,就未见得是大笑声;且与木头般对举,倒是状了醉汉之态糊糊涂涂。  相似文献   

7.
1.微笑:中国俗话:“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这些都说明笑对人心理的积极作用。笑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笑是人内心情绪的表现,是内心平和、愉快的表现。一天在笑声中度过,在快乐中度过,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苦闷、压抑、忧愁、紧张等都会在笑声中消失。  相似文献   

8.
笑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和许多灵长类动物进化的独有成果。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会发出类似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笑声。在地中海里有一种鲵鱼,会边游边笑。这种鱼的鳔周围有许多肌肉,游动时,肌肉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便会发出类似人的笑声。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牛叫时,这膜便产生剧烈颤动,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牛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们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笑老人”。在澳大利亚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笑鸟,当地人称之为“库…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笑”犹如调料,“笑”出了世俗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笑”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我从“笑”字人手,设计了问题链,进行教学预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笑”字出现的频率很高,粗略统计有14个之多。孔乙己作为主要人物,不仅在笑声中出场,也在笑声中离去。“笑”贯穿了孔乙己的一生,也贯穿了全文,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刻揭示了主题。教学时,可以抓住“笑”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剖析“笑”中呈现的复杂人性特点,理解文本潜在的深意。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群麻本不仁者的艺术形象——“短衣帮” 《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的“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话语,常常“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是在别人的笑声中出场,又在别人的笑声中走向死  相似文献   

12.
在我粉红的双颊上,有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儿。注定了,我爱笑。我爱微笑,笑不露齿;我爱大笑,笑声震天;我爱偷笑,捂嘴低笑,我爱媚笑,挤眉弄眼……我的生活永远不能缺少笑声。朋友们给予我“笑天使”  相似文献   

13.
笑声博物馆     
今天上学,乔皮奇选xuǎn了一条新路,七拐guǎi八弯wān的,他发现了一座“笑声博物馆”。进去一瞧:展zhǎn品是一个个一模mú一样的玻bō璃li瓶píng,标签qiān上一一写着:“开心的笑”、“得意的笑”、“阴yīn险xiǎn的笑”……“笑是拿来听的呀,”乔皮奇想,“不如我偷tōu———噢不,借jiè几瓶笑回去听听吧!”见四下里没人,乔皮奇伸shēn手拿笑瓶———没想到瓶子连着报警jǐng器,一拉就报警。警卫跑来了,喊:“喂,把瓶子放回去!”乔皮奇可不是个听话的孩子,他随suí手将一个笑瓶向警卫“抛pāo”去———瞄miáo准警卫的腿,打脸可不行。…  相似文献   

14.
“哈哈……”一大早,从堂屋里传来了一阵阵笑声。一听,原来是妈妈和姐姐的笑声。我赶过去问:“你们在笑什么?”妈妈说:“你表弟尿床了……”我们吃过早饭,妈妈说:“红海,把你表弟的被子拿出去晒一晒。”当我刚把被子抱出来晒在绳上的时候,被表弟看见了,他的脸  相似文献   

15.
“笑”,是人之常情。文学作品描写笑声,屡见不鲜,不足为奇。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描写“笑声”,却能显示出一种奇特的艺术工力,对构思全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小说主要是写孔乙己的命运的。从全篇的结构层次来看,很明显,孔乙己悲剧的故事情节以“笑声”开端(开头三个自然段,通过小伙计的观察来描写咸亨酒店里的“笑声”),在“笑声”中发展(中间五个自然段写了酒客和孩子们两个层次的“笑声”),最后在己受到众人的冷漠,没人谈天,“只好向孩子说话”。小说通过孩子们的笑声,补充刻画了孔乙己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性格特征。最后在“酒客和掌柜的谈笑声中,我们又得知他被丁举人毒打,看到了他残废的身体。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显示他的性格特征,在笑声中演完他一生的悲剧,他所演的是下层知识分子被封建制度毁灭的悲剧。最后又在笑声中消失。第三,作者还用“笑声”表达创作意国,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读过小说《孔乙己》,大家一定会对文中的笑声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多处写到笑,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为作者的匠心独运。从结构上看,“笑”字贯穿全文。“笑”之一。“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所到的酒店——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课文开头通过对两种喝酒人——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介绍,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压抑、沉闷、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等级森严、贫富悬殊、冷酷、虚伪、势利的社会。“我”这样一个刚涉世谋生的孩子便被这样毫无生气的氛围笼罩着,是极少有欢乐的,孔乙己到店引起的笑声对我来说,当然是很…  相似文献   

17.
笑声俱乐部在德国有一个专门从事笑的俱乐部,叫作“德国笑联盟”。这个俱乐部每年都要组织笑的比赛。比赛项目有:规定笑、自选笑、短时间笑、长时间笑、大笑、冷笑和间歇笑7项。  相似文献   

18.
我们班的故事多,积攒起来就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书里面记录着班里同学的喜、怒、哀、乐。每当看到这“笑声”的故事,我都会忍俊不禁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那天,下课铃响了,值日干部刘慧大喊:“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直身子。突然,不知谁“卟——”放了一个屁,还带着节奏呢!顿时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不起腰,有的“嘻嘻嘻”笑得难以止住。等同学们笑声停止后,老师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地说开了:“屁,屁,乃人生之气,哪有不放之理。”老师的话刚落音,同学们又笑声四起,等同学们笑够了,老师这才笑眯眯地说:“停,别笑…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十二次写到“笑”,“笑声”贯穿全篇,这些笑声在课中有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我在《孔乙己》的教学中 ,发现鲁迅先生反反复复写到人们对孔乙己的笑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 ,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默默地离去 ,人们对他的笑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 ,这个笑也贯穿了全文 ,难道这不是这篇课文的“主旋律”吗 ?鲁迅说 ,写《孔乙己》是要写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而文中的“苦人”孔乙己 ,人们对他的“凉薄”是通过人们对他的笑来实现的。课文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主旋律 ,通过这样的一条主线来揭示主题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在教学中做了下面三点 :一、让学生找出《孔乙己》中的“主旋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