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古典小说有悠久的历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的,从而形成优良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健康地发展着。出现在清朝初年的古典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继承并大大地发展了这个优良的艺术传统,走上了这条创作道路的最高峰,代表着我国古典长  相似文献   

2.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观众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评价涉及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研究历史,切忌以今衡古。很遗憾,许多观众犯了这个错误。过去,长篇小说《水浒传》被誉为“农民起义革命史”,强行用阶级斗争视角图解《水浒传》。结果谬误百出,疑窦丛生。人们无法解释梁山英雄沾染的盗匪习气和许多不良习惯,也无法解释宋江为什么要葬送农民起义革命事业,而走上朝廷招安不归之路。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反思,《水浒传》是“农民起义革命史”吗?不,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是一部武侠小说!第一,(水游传)母…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与《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是伟大的著作。《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古典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这,既是就《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成就而言,也是就《红楼梦》与其它有关作品相比较而说的。并且,后边  相似文献   

4.
《歧路灯》是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描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研究十八世纪河南方言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歧路灯》中的再有一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所以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别致的“三字”艺术结构形成了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全文从头至尾步步采用三层“排比”的结构展开,形成了回环往复的古典诗歌艺术之美。使读者在重章叠唱的诗化艺术结构中。充分感受到巧设辞令的邹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者通过西门庆家史的描写.反映了整个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用夸张以及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虚伪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又名《诉讼》)是其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方式被誉为20世纪西方文学史的经典之作。近年来,对卡夫卡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并逐渐形成了"卡学",对卡夫卡小说的研究对于今天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注意含蓄深隐余味曲包的艺术效果 ,对它们的解读要求我们注意采用一种贴近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特征的细读法。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诗为例 ,解读和分析古典诗歌的复义品质 ,提出对古典诗歌的解读要突破旧式本质主义诉求 ,注意本文的复义性和解读的多元性 ,并要注意诗义的数解不仅可以共存 ,而且互相丰富补益成为一个意义的整体 ,形成对诗歌意蕴全面而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长篇小说创作达到高峰,对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结构的研究,大家辈出,见解纷呈。笔认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是一种圆形结构,本主要从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是古典小学中描写农民起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研读《水浒传》时,善于吸收其精化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具体运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毛泽东同志对《水浒传》的评论,既指出其思想内容的倾向性,同时又赞赏作者是艺术地展示了农民起义史上招安与被招安的现象,及其最终悲剧.  相似文献   

12.
刘心武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小说作家,他在新时期十年中,写出了一系列为读者喜爱的小说作品。当然,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的,自然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钟鼓楼》。《钟鼓楼》的发表和出版,使作者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这部作品以其突出的成就荣膺“中国文学的大奖”  相似文献   

13.
杨燕 《语文天地》2014,(1):39-40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精美的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的中国古典诗词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屈原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尤其如此。为了让诸如《离骚》等意蕴深远、情致丰韵、情感美丽的古典诗词为高中生的文学修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等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此探寻让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活”起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结构是文学作品的构造,是表现作品内容、表达作品主题、展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手段。我国两部划时代的长篇小说,古典文学高峰的《红楼梦》和革命现实主义奠基石的《子夜》,它们的艺术结构都达到了高度的完整、和谐和统一。 《子夜》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真正堪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结构的小说,《子夜》是第一部”,其原因除了作者先进的世界观、渊博的学识、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等因素外,也与他从《红楼梦》中汲取养料、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总体研究方面,出版了《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等一系列有很强理论深度的专著,而且表现在德国古典哲学专人专题研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在古典哲学原著的翻译方面,也有可喜的进展,如《费希特著作选集》的出版、康德三火批判著作的重新翻译和出版等等。  相似文献   

16.
毛宗岗从《三国演义》叙事结构的整体性着眼,对原有直接引用史书的史评与论赞诗一块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删节、修改和增补,把论赞诗作为叙事主体在小说中的叙事批评,开拓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运用诗词的民族传统艺术方法。这是文人直接参与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中西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在20世纪之前相互之间影响甚微。中国长篇小说自《三国演义》到《红楼梦》逐步发展成熟并定型;西方长篇小说虽起步较晚,但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始终处于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文章试从文学渊源、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是独树一帜的,一向为国内外学者所注重,但在认识和评价上却一直存在着分歧。金和在同治八年(1869)所作《儒林外史跋》中说:“是书体例精严,……观其全书过渡皆鳞次而下,无阁东话西之病,以便读者记忆。”而《缺名笔记》却说:“《儒林外史》之布局,不免松懈,盖作者初  相似文献   

19.
出生于簪缨世家的晚清满族作者文康著有长篇通俗章回小说《儿女英雄传》名世。该书多次再版,并于1991年被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丛书之一出版发行。文康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未有详尽资料。是书现存马从善作于光绪戊寅年间(1878)的序文,署“雍正阏逢摄提格(十二年)上已后十日观鉴我斋甫”“序”,及“乾隆甲寅(五十九年)暮春望前三日东海吾了翁识”“弁言”(后两序系文康化名撰)共三篇。《儿女英雄传》中的一些议论和序文,明确揭示了文康写作的契机、指导思想和侠义公案等题材长篇章回小说创作艺术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新约》修辞批评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圣经文学研究的成就和特征。以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为代表的古典修辞学成就卓著,基督教修辞学与古典修辞学既存在尖锐张力又异中有同,二者均为有关辞令、雄辩、说服的艺术。《新约》修辞批评始于宗教改革时期,至20世纪中后期取得多项实绩,形成一些既定的运作规程。现代修辞理论对《新约》修辞批评的深化发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