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些“业余记者”(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内的通讯员们)写出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喜多、报忧少”的现象。对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主要是通讯员们怕“得罪人”,不敢大胆揭短,不敢讲真话。其实,关键原因(恕我直言)还是各单位有关领导的“把关”。大家知道,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各通讯员等秀才们写出来的报道,是要经过本单位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查,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的。不得不承认,许多“报忧”的“揭短”之作就在这一关被“把”住  相似文献   

2.
“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观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曾经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谁要报忧,谁就得承担可能被打成“分子”的威压,逼着人们(包括新闻界)只好跟着说假话空话大话。同时,"报喜不报忧"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积淀。  相似文献   

3.
“报喜”与“报忧”,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对特定概念,也是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 回顾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会发现党报的“报喜”或“报忧”始终是依据各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同,而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在数量比例上有所变化。而“报忧”的指导原则也始终紧紧围绕党性原则这一中心。在党报“报忧”的历史上。“报忧”的政治功能始终居于第一位;至于“报忧”的新闻报道功能,则直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一部分读者对报纸上的报道不满意。如常听人说“报纸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记者不了解实情,不敢说实话”等等。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谁也不能说记者对“实情”总是那么了如指掌的。但如果硬说记者写的报道都是“不真实的”,甚至“专门造假”,就有失公平了;怎么叫“讲真话”,又如何“既报喜又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一提起新闻真实性问题,人们总是把眼光盯在报纸版面的字眼上,什么人名、地点有误,或时间相差有几等等。当然,这也是应该的。但是,这远远不够,还应该查一查那些应报道却没报道的新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报纸,理应如实地既报喜又报忧,才能使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有客观、全面的了解。倘若只报喜不报忧,或只报忧不报喜,尽管所报的喜或忧都是真实的,人们还会产生“不真实”的印象。过去,我们的报纸干了不少不真实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媒介及其内容的可信度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可信度较低的传媒及其内容很难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决定可信度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媒在新闻报道上是否既报喜又报忧便是因素之一。一般的看法是,既报喜又报优的传媒比只报喜不报忧的传媒更能获得受众的信赖;即使是同样一条信息,经由前者传播也比经由后者传播更加可信。但这种看法目前还停留于定性的阐释和分析之中,尚未得到传播学定量研究的证实,因此还未成为新闻传播界一致公认的结论。这种状况固然与注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却也是受到了量化困难的限制,因为“既报喜又报忧”和“只报喜不报忧”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对某种状况的大致描述,要将其衍化为定量的指标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正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可是,稍为认真地注意一下报刊上的文字,就会发现不少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即令是一般人认为最容易掌握的句号、逗号,也有不少混用、错用的。 1、有些领导人头脑发热,只爱报喜者,不爱报忧者。以为报喜的是“自己人”,报忧的是往自己脸上抹黑,是拆台。结果是什么“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这无异于败坏党风,堵塞言路。实际工作中是既有喜也有忧的。应当树立起一种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的良好社会风气。 2、这些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从外地购进香烟装潢,利用自产烟叶,偷偷加工仿冒……名牌香烟,并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新闻宣传总是“报喜”,“报忧”则疑虑重重。记者写“喜”,心里坦然,也倍受欢迎,若写“忧”,心里就打鼓,有时还会受到刁难、冷遇。因而给人一种印象:“广播、报纸、电视宣传的还能是  相似文献   

9.
牛天民 《今传媒》2003,(4):83-84
舆论监督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难以搞好的原因不是媒体不积极、而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喜欢报喜不报忧、怕惹事,因而对舆论监督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行动上却不怎么积极支持。但在我们国家里确实也有一些舆论监督搞得比较好的媒体,他们利用这一特殊工具有力促进了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譬如:山西省长治市的《长治日报》就在这方面开了先河,为全国媒体树立了榜样。《长治日报》舆论监督搞得好的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对待消防突发事件的负面报道 出于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等原因,我国的新闻媒体历来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前,这种现象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大环境的日益宽松,以及国内新闻界不断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新闻理念,我国的新闻媒体逐渐打破"报喜不报忧"的局面.对于灾难性事件,政府认识到一味地隐瞒回避,不仅不会稳定人心,有时反而会引起民众更多的猜疑,从而可能引发另一种灾难,因此不断放松对媒体在负面新闻报道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报纸在增强群众性上动足了脑筋,做足了文章,纷纷开出了如“读者热线”、“我来帮你做”等具有较强服务性、贴近性的栏目。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采编人员群众观点淡薄。本文试从党报记者的角度和要求,来谈谈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的问题。缺乏群众观点的几种表现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有的记者总爱报喜不报忧,怕反映问题,怕反映群众的疾苦,认为这样会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记者片面理解所谓的“卖点”,热衷于采写一此“社会新闻”,去迎合某些人的偏好,致使一部分版面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不强。有的记者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碰到有损于群众利益的事不敢挺身而出,当群众有难事求助时漠然视之,甚至有少  相似文献   

12.
“渤2”事件的报道,在社会上震动很大,影响很大,对干部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对群众是有力的鼓舞。这项成功的报道,给我们新闻战线提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启示,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应当从多年来报喜不报忧的不正常做法中彻底解放出来,走主要报喜而又报忧的实事求是的路子,这也是新闻改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14.
尼爱玲  李勇 《视听界》2006,(3):89-90
县级广播电视台开展舆论监督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一些“父母官”报喜不报忧,直接干预较多;地方关系网盘根错结,阻力大,说情者多;新闻单位领导怕惹麻烦、“捅娄子”,主张“息事宁人”;记者有所顾忌,抹不开情面,不愿意行使舆论监督权。2004年,我台在舆论监督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新闻节目全年播出舆论监督方面的稿件200余条,占全年播出稿量的近10%。舆论监督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多个层面。舆论监督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怎样才能开展好舆论监督呢?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与人为善,治病救人2004年8月份,…  相似文献   

15.
张弘 《新闻记者》2001,(6):36-37
“他长得和布什还真像 !”“听这慢条斯理的口吻 ,是个政治家吧 !”当53岁的欧文·沃曼步入“2001年APEC会议上海新闻媒体培训班”时 ,其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风度引得众人纷纷猜测。不错 ,他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报》 (USATODAY )的华盛顿资深编辑 ,从里根时代即开始从事白宫报道 ,人称“白宫记者” !报喜也报忧“里根喜讲故事 ,克林顿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布什父子 ,我比较欣赏 !”从1983年开始和白宫打交道的欧文头一次向他年轻的中国同行讲起了记者眼中的美国总统———“演员出身的里根讲演才能出众 ,可是…  相似文献   

16.
报喜不报忧,一直是我们的新闻为受众所诟病的顽症。这种新闻多了,会使人的认识出现片面性,总觉得周围一片光明,万事大吉,从而产生怠惰自满情绪,渐渐失去责任心和紧迫感,导致事业的动力衰退。更值得警惕的,是那种报喜未必真是喜的新闻,它可算是假新闻中最具欺骗性的了。这种新闻即使败露了,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肝火。拿它和报忧未必真是忧的新闻所引来的麻烦相比,简直有  相似文献   

17.
潘建中 《中国记者》2012,(11):21-22
主题报道是不是就是遵旨听令的命题作文?主题报道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一些主题报道为何"叫好不叫座"?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道必做的大菜,能不能同时做成美味可口的大众菜,这是一个难解而必解之题。一位既是一线指挥者又是实际操作者的传媒人的思考或许更具实际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既然社会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那么,作为一种权威的新闻媒体,倘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所谓“报忧”,通常是指批评性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为目前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的一些观点仍对开展批评报道有着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萧 《中国广播》2013,(11):68-69
本文针对当下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文章阐明了一个媒体人应当秉承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常熟市报》发表了几组有关群众生活的组合报道。这些报道客观实在,说服力强,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受到普遍欢迎。组合报道并不是《常熟市报》首创,然而《常熟市报》结合本地实际。运用这一报道形式,抓住发生在群众周围,并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报喜又报忧,反映群众呼声,发挥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