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伊始,在许多领域都向当时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高等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学习的内容包括国家办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以及参照苏联高校模式设置专业、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进苏联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等.于是,在中国形成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其中,"苏联模式"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在大学中先设置专业,然后按照专业设置课程,二是课程体系是一种中央集权、高度刚性的国家课程体系,三是课程体系的建构及其运行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四是课程体系具有系统的超稳定性.中国学习苏联大学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苏联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当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加速培养建设人才,苏联政府在全面改革普通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其中许多经验教训是有益的。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高等教育从一九二五年起,苏联人民在克服了国内外巨大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的宏伟目标,斯大林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举行的第  相似文献   

3.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苏俄建立之初,列宁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在发展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虽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戈尔巴乔夫的后期改革则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周葳 《中学历史教学》2007,(1):61-64,80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苏俄建立之初,列宁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在发展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虽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戈尔巴乔夫的后期改革则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彼得一世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对当时国家的进步和国家建设作用巨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过人才培养的变革、创新高等教育和转变质量观念等方式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俄罗斯高等教育推动和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和保证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使教育的变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创新同时又谨慎地借鉴外来经验。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遵照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一系列教导,从苏联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列宁的教育思想,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斯大林关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整个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多级化、私有化、个性化及人道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等.而各类有关高等教育的会议是反映高等教育这些特点的动态窗口.限于篇幅,下面仅拾取几个主要会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是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国家继苏联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联的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的剧变,俄罗斯教育将出现重大变革。苏联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解散后,没有成立独联体教育协调机构。现在俄罗斯高等教育由俄罗斯联邦科学、高等学校和技术政策部领导管理。该部高等学校委员会正在拟订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以便对高等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有关方面决定首先从调整高等教  相似文献   

11.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70多年发展之后,在20世纪末发生了举世震惊的解体,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就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来说,是由于改革的严重失误,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脱离了共产党的领导,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航道。认真研究苏联改革的教训,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正确、顺利地开展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转轨换型是深化改革的关健高校伙食改革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部分,它必须与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相配合。也就是说,高校伙食改革也必须同本校的综合体制改革相匹配,在转轨换型过程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所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原则,正确对待苏联模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加清醒而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苏联及整个世界的改革和新思维=[著、俄]1988.-271p. 本书是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新著。全书分两部分:1.改革的起因、实质、革命性;改革实践及初步结论。2.新思维与世界:怎样看待当前的世界,苏联的改革与社会主义世界、第三世界,苏联对欧洲的外交政策,苏美关系及裁军问题。(张舜华)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分析1.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的课程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的同时,对旧中国留下的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向苏联学习,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过度的专业化和统一化的同时,也给师生们的教与学带来了普遍的不适应.尽管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经验于1958年即告停止,但其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17.
苏联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在历史上,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曾给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很大影响。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愈来愈显露出来。本文着力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苏联中央集权制的来龙去脉,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以期这一努力能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并对预测苏联现阶段的改革前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 ,由于原有教育体制根深蒂固且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非常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因而致使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改革一度陷入困难境地。一、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的局势及危机前苏联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高等院校的统一设置、统一管理 ,压抑了大学办学的自主性 ,使学校失去了活力。而近十年来由于政治的不稳定 ,国内许多先进的成就几乎丧失无存 ,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一 )教育拔款严重不足由于经济危机 ,国家财力不足 ,导致教育拔款的严重欠缺 ,高等教育承担的债务不断增加 ,大学生的培养条件恶化 ,使整个教学活动陷入瘫…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作为其法定继承者,不仅继承了其丰富的遗产,同时也接受了它的种种重负。为了改变目前国家动荡不安的现状,重振昔日大国雄风,十多年来,它一直在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适应世界政治经济开放化、国际化新形式的发展,俄罗斯不断进行全面改革,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作为苏联教育中最引以为荣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对俄罗斯高等教育现状及改革举措有个正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一、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现状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的继承国,同时在教育领域、科技实力方面最强的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交通大学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分别从组建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环节、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过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