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     
娇纵的后果有一位续亲曾要求自己的孩弓尿盆,这个孩子只倒了一女更嘉礁齐菜霍二昏着彗齐孟直让孩子喝了六年蒸馏水,但最赞孩一子由于缺乏免疫力而天折J春天的歌(八木刻︶ 李大成漫画~~  相似文献   

2.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自己节衣缩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孩子付出很多,但教育孩子的收效却不大。究其原因,关键是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有以下表现。物质给予多,心理关爱少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只知买营养品给孩子吃,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指导孩子又缺乏理性,导致有些孩子出现胆小、懦弱、固执、自私等心理异常现象,只知被爱,不知爱人。溺爱放任多,严格要求少家长为孩子提供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孩  相似文献   

3.
在生活中慢慢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使孩子在这一类事情上失去磨叽的氛围和条件,磨叽的毛病也就随之消失了。其实,家长"过多"地考虑孩子的感受,成天纠结于孩子冷了、热了、饿了、渴了等小事,正是一种"磨叽"。有些孩子特别磨叽,翻来覆去只说一件事儿,没完没了提同样的要求,折射出孩子没有自信,或者缺乏足够的自信。如果是这个原因,作为家长,就应该把培养自信心放在第一位,帮助孩子逐渐改掉磨叽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现在,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缺陷:一是缺乏阶段性,少儿教育成人化;二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孩子往往只会说不会做;三是只注意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家庭也开始富足了,家长不惜智力投资,期望子女一心一意读书、成长。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问题上,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希望子女读书,不要求他们全面成长。为了读书,可以"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认为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生活得舒舒服服,甚至连一些举手之劳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也"包"了。不让孩子玩,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担心孩子玩了,学习会不行,安全会出问题,等等。可以归结为父母对孩子过多关注和宠爱。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  相似文献   

6.
品德美育课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教学过程,是真善美的统一。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如果父母长辈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予孩子,却忽视了培育孩子爱父母、敬长辈、同甘共苦的品质,只会造成孩子缺乏爱心,缺乏情感,自私自利,回报意识淡薄的恶果。  相似文献   

7.
最近,外地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一位家长要求把主科成绩几乎都是满分的儿子转到离家很远的一所小学读书,校方颇感茫然,要求家长讲清真正转学的原因,并作为转学的条件。无奈之下,家长只讲了一句话,“靠死打硬拼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教师,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乍一听真令人...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度”就是要“适合予幼儿,有益于孩子”。以下两种教育应引起家长的注意。1.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施以成人式的硬性教育。这种现象多出于较高文化层次的家庭,他们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文化臆想,孩子还在念中班,便开始灌输小学盼课程,孩子刚会说话,就教背唐诗宋词。过重的压力,造成孩子过分的紧张;过严的管教,导致孩子过分的依赖。结果教一只知一,教二只知二,抑制了孩子灵活变通的天性,影响了儿童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2.缺乏对孩子的个性了解,人趋亦趋的教育。家长由于缺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最怕的是缺乏实际具体的方法,只注意说教,而缺乏行为影响。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是工会干部,她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给孩子“上政治课”,特别是吃饭的时候,餐厅几乎变成了政治课堂,使孩子觉得她比  相似文献   

10.
陆雅雯 《考试周刊》2014,(38):192-192
正节奏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心理健康的培养,致普遍存在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别人,缺乏合作,缺乏创造性等问题,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立足于社会呢?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幼儿正处在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心理健康与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部分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缺乏和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机会,自然也缺乏和同龄人分享协作的经验.同时,由于长辈们大多过分地爱护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总是先孩子后自,导致很多孩子任性、脾气大,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别人的想法,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状态,无法与他人合作.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将一切给予孩子,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单向性的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身上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不自觉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易形成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0,(5):14-15
自我控制作为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因为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关乎孩子成长的关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往往会在办事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判断,只按照自己的情绪需求来做事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发布,这是由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历时三年的课题.研究提出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育不能只看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而缺乏与社会的联结.心理课堂是通过在玩中发挥孩子的建设性想象力,培养孩子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的学科.文章首先分析了不会玩的孩子的特点,接着阐明玩的教育意义及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力量,最后分享如何陪伴孩子玩.希望孩子能在玩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C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当孩子的问题变成句号后,一些教育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被忽视的更为突出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乏孩子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孩子思维的“家庭作业”,一些学校只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只应该是其基本意识。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  相似文献   

17.
高庆 《文教资料》2007,(20):132-133
时下,肩背画板的孩子日益多起来,这是好事,然而,由于众多的家长对儿童画缺乏知识,多数家长只以"像"与"不像"作为造型标准来判断孩子绘画水平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德,家长是幼儿健康成长最好的老师.但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已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家长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孩子没有价值观,便有一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想法,逐渐形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其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爱心,心中只有自己,不关心他人,不合群.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人格适应不良 ,是指个体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塑造自己 ,或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据笔者调查 ,导致高中学生人格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家庭因素。现在高中学生的家庭几乎都是三口之家 (父母加独生子女 )。邻里之间往来较少 ,以致于学生从小就缺乏适应环境的实践 ,再加上长辈们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 ,逐渐养成了他们以个人为中心 ,内向、孤僻 ,不会也不愿依据环境调适自己的人格。另外 ,当前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 ,而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缺乏应有的关注 ,表现在对孩子要求 ,只强调提高学习成绩 ,其他都不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教你有商量     
一位访澳归来的同志,著文介绍澳大利亚一个传统的家教方法,就是“蹲下来同孩子说话”。澳国的朋友告诉他:“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讲话的。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当蹲下来同他们说话。”该同志认为: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关切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云云。我想,这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我们未必能够学到。这并非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一种平等的意识。只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二字便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