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技术分析支撑后回环叫腹回环,整个动作由支撑开始,要求手臂撑直(两手握杠,之间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且腹部贴杠。然后两腿稍前摆,肩稍前送使腹部接近杠,上体迅速后倒,同时两腿后下前摆(借助后倒惯性),两臂压杠使下腹部紧贴杠,身体绕杠回环。当腿回环到杠后水平部位时,制动腿减慢回环速度(支  相似文献   

2.
<正> 单杠骑撑前回环的技术结构主要由开始姿势、重心前移、前压回环和上成支撑几个环节组成。其中,重心前移和回环分别是该动作技术的难点和重点。由此,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开始姿势的教学,大量的学生为维持身体的平衡,把杠子贴在前大腿的中上部,形成前腿高,后腿低,甚至前腿接近杠水平的分腿坐撑的错误姿势,以至影响了整个动作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步教法:骑撑,两腿夹紧(在踝关节处交叉互勾)向前回环。练习要求:1.起三力时要梗头、挺胸立腰、直体前倒。2.回环至3/4时,臂伸直,两手和骑撑腿用力撑压杠,同时挺胸立腰,头向上顶。保护帮助方法:站在杠前练习者右侧,两手从杠上扶肩,练习者上体前倒时,左手送肩背,回环至1/4时,右手顺势拨背,当回环至3/4时,左手从杠下托腰背,右手挡肩。一步教法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建立回环感觉,体会直体前倒和近结束时撑压杠、头向上顶的动作技术。二步教法:骑撑、提重心、骑撑腿前跨、上体前倒。练习要求:两手用力撑杠、提重  相似文献   

4.
单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而双杠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倒立(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屈伸(动力性动作)的动作为主。  相似文献   

5.
低单杠后倒挂膝回环上这个动作并无太大难度,是一个借助惯性来完成的动作,但技巧性比较强。从动作要领上可看出,后腿后摆移重心,目的是加大回环半径,增大转动惯性,然后再借助已获得的惯性用力回摆上成骑撑。但这个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也简单的动作,多年来在高中女生的单杠教学中,则成了较难完成的动作之一O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存在下列问题:1对于女生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或体重较大者,在做向后的大幅度重心位移所产生的加速向后下倒动作时,容易产生较强的恐惧心理,因此多数初学者容易出现坐臀下滑动作而无回摆惯…  相似文献   

6.
一、保护帮助时站位要得当单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单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和下法等。保护与帮助者应根据不同动作的结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位置。1.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由于在垂直部位时的动量最大,摆过垂直部位后,出现脱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最大也正是需要加力的时机。因此,在做向前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前侧方(如悬垂前摆转体180度成悬垂);在做向后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如悬垂摆动挂膝上悬垂摆动骑上、悬垂摆动后摆…  相似文献   

7.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8.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单杠支撑后回环时,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动作时,出现后摆高度不高,回环时屈髋太大甚至掉杠、上成支撑困难等错误动作。经过较长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出现这样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随着技术环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头颈姿势,以致影响整个动作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低杠脱手再握类动作撒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摄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高低杠的叶格尔、特卡切夫、京格尔三种类型动作及其繁衍动作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肩、髋角缩小(向前为增大),兜(鞭)腿动作的快速有力,适度留肩动作是上摆的共性特征;制动阶段特卡切夫类和叶格尔类动作的技术特征是髋角变化幅度大,重心远离杠水平,制振明显;撒手瞬时三种类型动作的特征为重心远离握点且位置有高有低,肩角顶开幅度有大有小;人体腾空后获得与回环方向相反翻转角速度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1.
单杠飞行动作的历史发展及其演进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着重从历史角度对竞技体操单杠飞行动作体系的发展与演进规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系统地分析,旨在完善竞技体操动作的理论体系,提高我国单杠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结果表明,单杠上的飞行动作在历史发展中具有5条基本演进规律后摆类飞行动作优先发展、前摆类飞行动作赶超发展、越杠类飞行动作突出发展、空翻在先转体跟进发展、空翻转体越杠组合发展。认识这些规律,对在运动实践中进行单杠项目飞行动作的教学、训练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跳远运动员的落地技术直接影响到跳远成绩的好坏,并可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参加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前5名的男女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数据中我们看到,落地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名次。所谓落地技术就是,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后,两大腿应尽量屈膝高抬,小腿前伸,膝关节伸直,脚尖勾起,两臂同时向后摆。当脚跟触及沙面时,两腿迅速屈膝缓冲,髋部前移,两臂由后向前屈肘摆动,使整个身体快速移过支撑面。运动员在落地时,为了避免身体向后倒体,可以采用上体前倒落地、侧倒落地和…  相似文献   

13.
单杠的特点是绕杠做各种支撑、悬垂、摆动、摆越、转体、回环等动作。经常练习单杠能发展肩上肢、肩带、胸部、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韧带的柔软性、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对前庭分析器官的肌能也有良好作用,并能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在单杠上能做的动作很多,现将大纲中规定的一些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仰卧悬垂,两腿交换上举这个动作可增进上肢、肩带和腰腹力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悬垂方法。动作技术是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臂垂直,两脚在杠前撑地,身体伸直成仰卧悬  相似文献   

14.
影响跆拳道运动水平的因素很多,比赛中动作速度的发挥,动作的起动速度至关重要。 1起腿动作结构分析 起腿一般是从基本站立资势开始的,之后前腿掌短促有力的蹬地,配合上体迅速前倾向击打目标的方向最大速度出腿。出腿时运动员起动的动作结构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要判断对方的出腿方向,确定前腿和后腿(进攻和后击)起动;二是有肌肉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支撑后回环分腿轉体180的动作,常見有两种联接方法:一种是由翻上支撑来接;另一种是由倒立支撑后倒来接。一般的来說,前者是比較容易,因为其回环的速度要此后者来得快,上体在松环后,上昇較高,更有利于轉体。在分析支撑后回环分腿轉体180°下之前,先分析支撑后回环分腿下的动作技术。一、支撑后回环分腿下的动作技术由預先后摆以后来作,后摆时两环必須向前推出并稍外轉,待后摆結束开始,前摆到垂直部位时,两环必須靠近并貼紧腹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研究,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Ⅱ、Ⅲ组别动作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动作,难度动作选择集中在C、D、E三个组别,不同类型动作选用呈现非均衡状态;(2)第Ⅰ组别动作倾向于向后大回环类,第Ⅱ组别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空翻越杠类“平分秋色”发展局面,第Ⅲ组别动作以阿德勒类动作为标配,屈体回环类动作逐渐增多;第Ⅳ组别动作呈现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度下呈垄断局势;(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稳步发展、“阿德勒类+飞行动作”日渐增多、“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短暂减少,连接串将由“二连飞”向“三连飞”快速发展;(4)D分和E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的比赛将是难度与质量的双重较量,建议要努力做到“提难度、保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单杠支撑后回环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基本内容I杠上运动的教材内容,是高中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单杠支撑后回环的教学功能,通过对单杠支撑后回环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动作要领由悬垂姿势开始,两臂屈臂拉杠向上引体,头过杠时,上体后倒收腹举腿,当腹部贴杠两腿伸至杠后水平部位时,两腿制动,接着翻转身体、抬头、翻腕,挺身成支撑。二、教学重点两臂拉杠引体头过杠,收腹举腿倒肩。三、教学难点拉、收、举、倒、贴、伸、翻的协调配合。四、教学要求在完成动作时,要做到两臂用力均匀,整个动作协调、连贯、节奏感好;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发展力量素质;加强保护和帮助,注意安全教育,消除练习者某些顾虑,克服恐惧心理。五、教学步骤(l)集体徒手模仿直臂屈肘收腹举一腿倒肩练习。要求明确慢翻上…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动作过程骑撑,两手在髋两侧反握扛,两擘撑直,肩关节自然上顶,稍含胸,尽量提高身体重心。右腿举起并向前跨出,同时上体挺直前伸。用左大腿上部三分之一处紧贴杠,使身体重心前移。直臂、直体(注意挺胸、梗头)向前伸压,缩小髋角,使重心远离握点,向前回环。回环过程中,紧贴杠的部位由左大腿上部三分之一处随着回环“转移”到右大腿后根  相似文献   

20.
该动作是在高杠上从正握手倒立面对低杠开始,经过下摆、分腿摆越低杠,向前摆动后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180°越过高杠再成反握杠。在此我们将从倒立下摆开始至撒手前定义为准备阶段,并将其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下摆、摆越低杠、下沉和上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