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田野调查、口述整理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梳理分析近代以来沛县武术发展的脉络,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念等不同层面,揭示社会变迁对沛县武术活动内容、人群特征、组织形式、活动过程及习武动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近代以来,沛县武术活动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各个不同方面变化而综合作用的结果,武术目前发展状况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现代化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传承提出新的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要求,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世界,那种"回归传统"的振兴或保护,只能说是一厢情愿的情结.  相似文献   

2.
根据社会变迁的特点和沛县武术发展与流变的实际状况,其发展过程被划分为传统自在期、探索发展期、繁荣期和退却期4个阶段,本文对体现沛县武术发展状况的习练人群、传承方式及内容、武术活动的开展、习武的动机与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沛县武术在发展与流变的各个时期均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自在期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动荡的社会环境影响;探索发展期主要由于社会环境日渐稳定,武术的技击性趋于弱化;繁荣期主要因为国家政策导向及改革开放的推动;退却期主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及传承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武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剧变使传统武术的基础逐渐崩溃,为武术的转变提供了前提人和团运动和清末民初的“新政”.开始了武术进入教育和城市生活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武术成为新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武术活动中的中。C地位已经逐渐被国术馆,武术社团、学校等组织所取代,零散的习武活动被有组织的训练所取代;“新武术”和新编套路、太极操一类新的武术运动形式出现;武术的教育、健身、娱乐方面的意义明显扩大和增强,并开始了用现代教育理论等新的体育科学观来认识、研究武术。这些变化表明:传统中国武术已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的新东西,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一种结果和表现,因而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习武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习武活动的主观原因。了解习武的动机,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社会需求:有助于掌握习武的心态,以便调动心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武术人才。通过对3个院校武术专选班学习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为武术教学和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习武先习德'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也是武术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培养武德,可以使学生了解武术的文化涵蕴,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  相似文献   

6.
陈振勇  姚孔运 《体育科学》2012,32(9):52-61,74
以民族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甘肃兰州地区回族武术习练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习武群体在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三个维度层面的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建构回族武术活动对于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测量指标和文化认同因子,并对文化认同因子进行广泛的社会实地调查,以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当今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领域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尝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底蕴深厚的甘肃省天水市农村武术为调查对象,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由于诸原因引起的习武人群减少、习武氛围淡化等现状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使武术传统文化在广大农村更好地普及和开展,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加入锻炼身体的队伍之中.作为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体育运动-武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以体现武术文化内涵的武术礼仪的发展却忽略了.通过从现代武术礼仪的概念、现代武术礼仪的动作进行论述.表明:现代武术礼仪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遵守的具有浓厚民...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武术拜师仪式的变迁。主要结论:武术拜师仪式是指通过一系列完整的程序来完成师徒关系最终确立的仪式,主要功能有尊师重教、庄严神圣,师出有名、传承之需,广为宣传、确立身份;新旧武术拜师仪式一脉相承流传至今,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二者在功能、目的和主要程序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仅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大都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缩影,但也反映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建议: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武术拜师仪式这一独特的社会民俗行为和武术文化现象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武术的推广必须综合运用定位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多种策略。具体而言,结合差异化战略,首先将武术定位成一种成功的生活方式,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有针对性选择不同武术项目进行推广,并将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再从服装、场地、机械等方面进行包装。努力建成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辅以健身房、网络、电视、武馆、书籍等渠道构成的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武术传播网络。最后,通过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等活动激发人们习武热情,将武术变成全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学生的喜爱的一项运动。武术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传授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武积极性,改善武术动作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武术技能的形成。教学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对武术的热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还应稳定和深化学生的习武兴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和归纳分析法,根据对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分析,就如何提高武术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殷商时期中国武术出现了多种不同技术层面的习武内容,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和甲骨文,为我们提供了殷商时期大量珍贵的武术文化信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新的视角:殷都武风的兴起与武术活动的发展;"巾帼--妇好"映射殷商重武传统;军事、战争是殷商军旅武艺全面发展的动力;冷兵器特点凸显殷商武术文化的厚重四个方面展现了殷都武术文化对丰富我国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武术是儒家文化在其漫长历史进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所显现的武林精神具有强烈的儒家文化色彩,无论是从习武的过程、方法来看,或是从练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来看,中华武术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显现载体.儒家文化与中华武术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幼儿园开展武术教育活动的意义及优势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幼儿园开展武术教育活动应从培养小朋友对武术的兴趣入手,强化习武动机,教育活动的内容安排要切合实际。教法要生动灵活多样,旨在为武术训练的科学化、少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的学习规律与高校武术教学现象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古今武术学习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着重分析了传统与现代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的特点与差异,研究认为:现代习武规律是对传统习武程序的继承与发展,但现代的武术教学中对它的价值把握不够全面,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从客家迁徙中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的变迁探析客家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客家历史上5次大迁徙都伴随社会环境的改变,政变、战乱等动荡的时局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客家从地势阔远的平原迁至崇山峻岭的"盗乱之地",加之生存资源匮乏导致的纷争也是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客家文化融中原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于一体,对客家武术流派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客家武术承载着客家文化与精神,研究其发展轨迹,可使我们更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具备完整结构功能特征的独立文化系统。宏观意义上的武术应是中国传统格斗术的总称。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也随社会文化变迁融入了近现代竞技、体育等文化的因子。但是,竞技武术不是中国武术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武术源头与根基,民间武术文化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近现代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武术教学模式在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激发学生习武兴趣及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与功效性评价方面的情况,得出结论: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相结合是较好的武术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武术理论认知水平、习武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用功效性有较高评价;适度增加武术教学中实战对抗练习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本期"案例研析"栏目邀请浙江师范大学王水泉教授带领一线教师围绕着"中小学如何进行武术教学"展开讨论。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武术,又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武冬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杜晓红博士一起就体育课程如何实施武术教学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期选择的文章既有武术的发展与变迁,又有武术的本质特征以及有关武术教学内容的建议,还有具体的教学方法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广大一线教师重视武术教学,让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入到学生之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学为基础,从仪式学的视角解读和比较武术与现代奥运会的仪式。认为武术礼仪教育的历史悠久、形式得到规范和统一、教育功能显著。建议发展武术的礼仪教育,在武术活动中强化武术仪式,培养“习武先习德”的文明理念,以此来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