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天,今天和明天,日字经常见,用它表示时间。早晨、中午和傍晚,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是北京21世纪课改实验教材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儿歌体裁,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很多值得开掘的内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教学也不例外。在本课识字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太阳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感受时间的变化;通过开掘汉字负载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努力实…  相似文献   

2.
《口耳目》一课是一年级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中把画画、古文字、象形字对应了起来,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笔者想:如果只是枯燥的让孩子学字,必然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通过游戏、儿歌识字,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热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的识字课《小书包》是一篇新增课文。课文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这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课文。教学这篇课文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通过猜谜、字理、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字,理解汉字特点;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逐步养成他们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  相似文献   

5.
《田家四季歌》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呈现了农家四季不同的景象。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儿歌,立足学段特点,引导学生在儿歌中识字、用儿歌来理解课文、在儿歌中想象、用儿歌学写字,从而让语文学习实实在在又充满童趣。  相似文献   

6.
1.情景识字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教材安排中有两组识字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这两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它们是以场景分类的形式出现的集中识字。像“识字一”中安排了《在家里》和《操场上》,“识字二”中安排了《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课堂上学生掌握了课文要求的认读字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一课,知一类,到生活中继续去认识更多的生字。比如,学习了《在家里》一课,学生认识了“沙发、报纸、台灯、电视机、电话机”,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里的家具和电器都贴上小标签,学  相似文献   

7.
<正>识字作为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而且良好的识字习惯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中年级学生的识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要想把字识得更入体,更美观,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指导上多下工夫。一、教师要把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课前识字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然后再在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教师要采用课前识字卡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做  相似文献   

8.
日字经常见,用它表示时间。早晨、中午和傍晚,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是北京21世纪教材一年级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儿歌体裁,篇幅虽然短小,但可开掘的内涵极为丰富。李雪老师执教该课在全国第六届字理识字研讨会上,获评优课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学校组织的汇课比赛中,一位教师的识字课让我深有感触。这位教师讲授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把屏幕中出示的汉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同桌读一读。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比赛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认读,纠正读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是怎么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喻艳丹 《生活教育》2014,(24):112-112
11月14日下午,胡校长应邀给狮山各校的校长和教学主管讲授如何做教师培训。学校决定把微课活动搬到培训现场。我有幸参与现场微课,受益匪浅。一、发现问题在《风娃娃》一课交流识字方法这个环节中,有学生提出"抽"字不会记。我引导他用自己习惯的方法识记。这个学生说可以用"加一加"来记,提手旁加上由就是抽。可接下来在检测识字效果这一环节,却发现这个孩子还是没有记住"抽"字。  相似文献   

11.
郭琼 《小学语文》2011,(1):21-22
【设计理念】《识字4》是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夏天里活动的小动物,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情趣盎然,这为我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学环节提供了依托和平台。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学校组织的汇课比赛中,一位教师的识字课让我深有感触。这位教师讲授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把屏幕中出示的汉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同桌读一读。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比赛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认读,纠正读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是怎么组成的。学生顺利说出如"日加月组成明"等汉字加法。之后的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游戏:先是摘苹果游戏,出示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低段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中的识字能够拓宽汉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字理识字,游戏、儿歌以及字谜识字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可感性,多种方法的结合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高晓倩 《考试周刊》2014,(18):47-47
<正>新课标指出,在小学一二年段,识字量为1600~1800个,其中要求会写的字在800~1000个。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安排看,低年级阶段除了拼音以外,识字课在整个学习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每个学期中有8个识字课,其他是课文,可见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识记这些字呢?一、培养识字兴趣1.玩中学习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习孩子会学得更好。例如在教学二下《识字5》时,我让学生看着图说有哪些活动,试着把这些活动读正确。读正确了,再玩玩这些活动:把词卡给一个小朋友,请他拿着词卡说一句话:我最喜欢玩:××,并做动作。用接  相似文献   

15.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安排了14篇讲读课文 ,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 ,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 ,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 重视朗读的训练 ,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  相似文献   

16.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识字课文三篇。三篇识字课文都属于诗歌、儿歌一类,内容上和生活紧密相连、注入时代新元素、渗透传统文化,形式上短小精悍、充满童趣,所配插图都大气、有趣、精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它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以提高识字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儿歌。基于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先以谜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然后,围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朗读、创编儿歌;同时,通过图片展示、字谜、对比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扎实开展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武荣平 《考试周刊》2013,(43):57-57
<正>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传统的识字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无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以教为辅,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儿歌识字是一种新颖的识字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它的优势。通过儿歌教学,学生能逐渐提高识字能力,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儿歌识字教学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引入儿歌成分,可以为识字教学提供更多学情契机,也能够成功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热情。教师利用儿歌帮助学生正字音、记字形、解字义,学生对生字的认知会更为深刻。儿歌识字教学自然成就一种模式,无疑属于教学创新实践行动,极大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儿童一迈进学校大门,就要过识字关。传统的识字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方法呆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呢?在近几年的识字教学中,我摸索了以下一些识字教学方法: 一、寓教于乐识字法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够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学龄前儿童好说、好动的特点。我们应当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动静结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程式,创造一种学生乐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例如,有的字只要叫学生在课上动一动、玩一玩就可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教“看”字,叫学生们把手遮在眼睛上,向教室外边看。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